首页 历史故事 阿马尔王族断绝香火,贝利撒琉率军进军罗马城

阿马尔王族断绝香火,贝利撒琉率军进军罗马城

时间:2024-01-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三百年来令全欧洲人谈虎色变的阿马尔王族彻底断绝了香火。这位士兵为自己的发现所震惊,立即回营报告主帅。贝利撒琉知道此时的破竹之势不可失,便在休整了数日之后,立即向罗马城进军。罗马城的哥特驻军也出来迎战,双方在塔拉岑纳相遇。哥特军阵脚大乱,连忙撤回罗马城内。贝利撒琉见维提吉斯主动拆毁了部分奥勒良城墙,知道敌人一定会反攻过来,便立即组织军民予以修复。

阿马尔王族断绝香火,贝利撒琉率军进军罗马城

与汪达尔王国覆灭同年,东哥特国王阿塔拉里克病逝,没有子嗣。不仅如此,整个阿马尔王族都像遭了天谴一样,长期以来人丁稀薄,早已命若游丝,若连若绝。东哥特官吏们找来找去,除了汪达尔国王特拉萨蒙德与阿马拉弗里达公主所生之子提奥达哈德之外,再也查不到一位还有阿马尔血脉的男人了。阿马拉斯文塔太后非常不喜欢提奥达哈德,但无奈祖训如山,只得诏命提奥达哈德即东哥特王位。

▌阿马拉斯文塔像

提奥达哈德的即位,在东哥特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他是半个汪达尔人,而且还是被希尔德里克废黜的汪达尔太子,自然令素来鄙视汪达尔人的哥特人非常恼怒。受查士丁尼征服汪达尔王国的影响,意大利民众也认为这是东哥特王国覆灭的前兆,纷纷蠢蠢欲动。提奥达哈德本人受过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深受柏拉图哲学影响,思想倾向于古典多神教,对于军事一窍不通,因而又遭到各派基督教会和哥特军方的抵制。这些矛盾纠缠在一起,便相互刺激,迅速激化。阿马拉斯文塔太后因为对提奥达哈德不满,主动给查士丁尼写信,请他派兵来意大利,接管这片国土,并许诺给予相应的支持。不料公元535年初东窗事发,提奥达哈德以叛国罪为名,将阿马拉斯文塔太后囚禁在一个岛屿上,尔后又派人将她淹死。查士丁尼闻讯,感到这真是天赐良机,自己师出有名,于是立即命达尔马提亚总督蒙多与贝利撒琉兵分两路,直捣意大利。同时,宦官纳尔西斯携重金前往巴黎,试图说服法兰克军队南下进攻意大利。

▌印有提奥达哈德头像的东哥特金币

蒙多得旨后,立即带上自己的独生子毛里求斯,率4000人马向西进发。提奥达哈德也调兵来迎,两军在今克罗地亚的斯普利特城郊相遇。担任东罗马军先锋的毛里求斯意气风发,不等蒙多的主力赶到,就带着曾祖父阿提拉昔年的骁勇,一马当先杀入敌阵,结果死于乱军之中。蒙多为独生子的死讯所震动,完全丧失了理智,于是同哥特人连日恶战,最后自己也重伤不治,父子二人与胡王埃拉克一样,都葬身于哥特人的长矛之下。不过,毛里求斯的儿子提乌迪蒙德(看得出来,胡人的名字至此已经十分日耳曼化)仍然保存着阿提拉家族最后的血脉,他成年后加入贝利撒琉的部队,参加了与东哥特人的复仇战争;毛里求斯的女婿赫鲁利人阿鲁特后来也加入了纳尔西斯的军队,在翦灭东哥特势力的决战中立下过功勋。但从此之后,阿提拉家族的男性苗裔便毫无音讯地归于尘土,唯有遥远的顿河草原上,或许还保存着“上帝之鞭”最后的一丝血脉,流传于埃尔纳克的保加利亚人之中,但这并无法得到严谨的证明。后来入侵欧洲的阿瓦尔人、马扎尔人与土耳其人等欧亚游牧民族均以阿提拉后裔自居,然而都很难考证了。

正当东哥特军队的主力向东北边境集结之时,贝利撒琉率领7500名士兵从君士坦丁堡登船,扬帆来到他们曾经受到友好接待的西西里岛。这里的哥特守将本来就对提奥达哈德心存芥蒂,东罗马军队一到,他们便纷纷望风而降,其中甚至包括提奥达哈德的女婿埃佛蒙德。这样一来,贝利撒琉几乎兵不血刃,就征服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西西里岛,但正当他想从这里挥师北上,在意大利南部登陆的时候,北非却传来急报。原来查士丁尼担心将领谋反,所以一直喜欢委任宦官为各行省总督。在贝利撒琉俘虏格利摩尔,凯旋回君士坦丁堡之后,宦官所罗门就被委任为阿非利加总督,管理原汪达尔王国领土。这位宦官总督忠实地执行查士丁尼的高税收政策,导致民怨沸腾,最后连罗马驻军都哗变了。加上摩尔人连年入侵,所罗门在迦太基无法立足,只能亲自来西西里岛,向老上司贝利撒琉请救兵,贝利撒琉于是赶紧转赴北非平叛。半年之后,他才登上意大利半岛南部,包围了那不勒斯

这段时间本是东哥特人发动反攻的大好时机,但他们之间的内讧却愈演愈烈。提奥达哈德听说贝利撒琉占领了西西里岛,又欲在意大利登陆,便派大将维提吉斯率军南下迎战。不料,维提吉斯本人素有野心,一旦兵权在握,便萌发异志,率部反叛,处死提奥达哈德,自立为东哥特国王。至此,三百年来令全欧洲人谈虎色变的阿马尔王族彻底断绝了香火。不过,维提吉斯还是找到了阿马尔王族最后的女性后裔——提奥多里克大王的孙女马特斯文塔公主,强迫她与自己结婚,这样便可以为自己的王位增添一点合法性。

▌印有维提吉斯头像的东哥特金币

正当维提吉斯忙着给自己操办婚礼之时,贝利撒琉已经攻陷了那不勒斯。这座重镇里的哥特守军抵抗得很顽强,贝利撒琉久攻不下,极为烦恼,甚至准备放弃。一日,东罗马军中某位伊苏里亚裔的士兵对连接那不勒斯城和外界的古老引水桥发生了兴趣,便爬上去参观。不料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到了那不勒斯城墙之下,而此处竟然没有哥特守军,唯有一块大石头堵住水道,水就从石头两侧的狭小间隙向城内流去。如果能够设法搬开这块巨石,就很可能轻而易举地涉水冲入城内。这位士兵为自己的发现所震惊,立即回营报告主帅。贝利撒琉闻讯大喜,当夜就派出一支小部队前去开路。他们担心砍砸的声音会惊醒敌人,便用锯子小心地锯下一块石头,使间隙能够容一人通过。次日,400名东罗马精兵携带大鼓和军号,钻过引水桥直扑城内,不料首先闯进了一位老妇人的厨房,把她吓得当场晕厥过去。此后,他们便在城内四处敲锣打鼓,高呼城池已陷。哥特守军大吃一惊,不知进城的敌军究竟有多少,于是纷纷弃城而逃。占领那不勒斯之后,东罗马军士气大振。贝利撒琉知道此时的破竹之势不可失,便在休整了数日之后,立即向罗马城进军。罗马城的哥特驻军也出来迎战,双方在塔拉岑纳相遇。正待交锋,哥特方面突然传来维提吉斯处死提奥达哈德,自立为东哥特国王的消息。哥特军阵脚大乱,连忙撤回罗马城内。此时,新婚燕尔的维提吉斯本人也抵达了罗马,他见部队军心不稳,更重要的是罗马城的民心不附哥特,担心难以守城,便拆毁了一部分城墙,然后带着全体罗马元老北上拉文纳,在那里囤积实力,伺机反扑。于是,公元536年12月,贝利撒琉未费一兵一卒,便在万众欢腾之下开进了永恒之城。自公元476年以来,罗马城陷于日耳曼人之手已经长达60年,如今终于在一位胡人将领的努力下,回到了罗马帝国的怀抱。贝利撒琉见维提吉斯主动拆毁了部分奥勒良城墙,知道敌人一定会反攻过来,便立即组织军民予以修复。

古罗马引水桥

▌贝利撒琉安抚意大利百姓

果然,还没等贝利撒琉修好奥勒良城墙,公元537年3月,维提吉斯便在北方纠集了号称15万人的大军,南下包围罗马。同时,纳尔西斯的巴黎之行已经失败,东哥特人软硬兼施,迫使法军暂时放弃了南下的企图。维提吉斯没有了后顾之忧,便专心研究攻破罗马城的办法。此前,奥勒良城墙共被外敌攻破过两次,第一次是阿拉里克于公元410年8月24日攻入萨拉门,第二次是里奇梅尔于公元472年6月11日攻陷哈德良皇陵,而盖瑟里克、奥多阿克和提奥多里克等人的入城是未经抵抗的。所以,东北方的萨拉门与西方的哈德良皇陵被公认为奥勒良城墙最薄弱的环节,维提吉斯自然深知这一点。他于是采取声东击西之策,在萨拉门外大造井阑等攻城器械,而将主力埋伏在哈德良皇陵外。这一招几乎得手,当贝利撒琉将弓弩手集中在萨拉门上之时,哥特军突然潮水般地冲向哈德良皇陵。这里罗马守军火力不足,只得拆毁皇陵上的大理石雕像,用作滚木礌石,虽然破坏了大量珍贵文物,但总算艰苦地守住了城墙。贝利撒琉闻讯后也发动反制作战,打开萨拉门,牵制对方的兵力。就这样,最艰苦的一天终于熬了过去。

这次猛攻之后,双方均受兵力不足的限制,无法真正威胁到对方,战事陷入僵局。其间,贝利撒琉发现罗马教皇西尔维琉斯有通敌之嫌,便将其放逐到希腊,代之以维吉利乌斯。尔后,他陆续从海路获得一些增援,便利用有限的兵力频繁骚扰敌军的后方。虽然互有胜负,但在公元538年初获得5100名骑兵(可能还有数万步兵)增援之后,东罗马军队终于攻占了罗马与拉文纳之间的要塞阿里米努姆。消息传来,东哥特军心浮动,维提吉斯只得放弃占领罗马的计划,北上围攻阿里米努姆。同时,宦官纳尔西斯率7000援军在皮森努姆登陆,加上当地的驻军,共有1万人,前来与贝利撒琉会师。法军知道东哥特军已经败退,也大举翻越阿尔卑斯山脉,逼近米兰。受这些事件的刺激,米兰居民自发地赶走了哥特驻军,向贝利撒琉与纳尔西斯求援。

为了是否解救阿里米努姆驻军和增援米兰的问题,贝利撒琉与纳尔西斯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贝利撒琉主张先救米兰,打通与君士坦丁堡之间的陆上通道;至于阿里米努姆,本是一海港,哥特人没有海军,无法加以封锁,即便失陷,守军也可以乘船逃走,不至于全军覆没。纳尔西斯则认为哥特军主力正在包围阿里米努姆,己方里应外合,正可毕其功于一役;何况阿里米努姆近,而米兰远,若提数万之众北上米兰,要耗时一个多月,恐怕会落得鸡飞蛋打的下场。查士丁尼听说二将不和,便写信来调解,而军中将领大都支持纳尔西斯,贝利撒琉只得屈服,星夜增援阿里米努姆。维提吉斯见势不妙,立即解围撤往拉文纳,同时分兵去攻米兰。等到东罗马军队渡过波河,米兰已经沦陷,贝利撒琉于是借机写信给查士丁尼,怒斥纳尔西斯贻误战机,于是后者被免职,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公元539年,维提吉斯在东罗马与法国军队的双重打击下,终于兵败如山倒,放弃了米兰等重镇,退守到拉文纳城内,被贝利撒琉以优势兵力团团围住。他试图拉拢北方的伦巴第人,又写信给波斯王薛思罗(又译作“库思老”或“库萨和”),请他们攻击东罗马帝国的后方,但都远水不解近渴。人性都是相似的,见大势已去,维提吉斯于是像姜维和王衍一样,想出了一条自投罗网的苦计。他写信给贝利撒琉,表示愿意拥戴后者为西罗马皇帝。贝利撒琉既不是曹魏的钟会,也不是后赵石勒,他首先假意应允,等到维提吉斯开城献诚之际,突然将其捆绑起来。这时,波斯王薛思罗接到维提吉斯的来信,知道东罗马军主力在意大利,于是率军入侵叙利亚,而叙利亚首府安条克的东罗马军队仅仅500人,根本抵抗不了。查士丁尼听说拉文纳已破,而安条克失守,连忙召贝利撒琉班师回朝。维提吉斯与格利摩尔各在君士坦丁堡获得一处不错的房产,在那里安静地终老天年。

至此,东哥特王国宣告灭亡,但这只是短暂的。在意大利北部的帕提亚城,最后一支东哥特军队在维提吉斯的侄子乌莱亚斯的领导下,仍然不打算投降。贝利撒琉的突然离去,给他们以喘息之机。乌莱亚斯被推举为东哥特王,但他自称不是王室后裔,坚持让位给另一位贵族伊尔德巴德,因为后者是西哥特国王提乌迪斯的外甥,有利于东哥特人争取外援。没想到伊尔德巴德即位后恩将仇报,处死了乌莱亚斯,结果自己又被忠于乌莱亚斯的军人杀死。公元541年秋,乌莱亚斯的侄子巴杜埃拉在帕提亚城登基为东哥特国王,人称“托提拉”。“托提拉”的意思是“小阿提拉”,而他也果然不负此名,很快成为贝利撒琉最难对付的敌人。此时在意大利的东罗马军队虽有两万余人,但分归11位将领管辖,各不统属,被仅有1000兵力的托提拉施展调虎离山之计,各个击破,米兰和那不勒斯等重镇相继陷落。当公元543年,西亚地区爆发瘟疫,查士丁尼和薛思罗被迫收兵和解之时,托提拉已经扫平了除罗马和拉文纳外的意大利全境,队伍也发展到3万之众,贝利撒琉往年的战功葬送殆尽。

在这种情况下,公元544年,查士丁尼不顾国穷民困的现实,再次发动对东哥特王国的大规模战争,而这次的主帅自然还是老将贝利撒琉,但他的到来并不能解救罗马。贝利撒琉手中的兵力有限,对付不了如此漫长的战线,而查士丁尼派来的援军往往都只有几百人,根本派不上多少用场。最可笑的是,有一次派来的亚美尼亚雇佣军居然既不会说拉丁语,也不会说希腊语和哥特语,只会说亚美尼亚语。他们稀里糊涂地来到意大利,稀里糊涂地走进了哥特人的军营,最后稀里糊涂地被消灭了。经过反复拉锯,部分罗马守军终于丧失信心,主动开门纳款。公元546年12月17日,托提拉未遭大的抵抗,便攻陷罗马。是日仅有60名罗马士兵战死,其余或降或逃,贝利撒琉的军队虽然近在咫尺,却毫无作为。托提拉对罗马市民长期以来敌视哥特人的态度非常恼火,他拆毁了一部分罗马城墙,并将城内的百姓迁徙到坎帕尼亚去。不过,古籍中关于哥特人这次破坏罗马城的记载多有夸大之嫌。同时,托提拉释放奴隶,减免农业税收,所以深受下层百姓拥戴,却为旧贵族集团所不容。(www.xing528.com)

趁着士气大振之机,托提拉派使者前往君士坦丁堡,向查士丁尼皇帝提出和谈,要求两国恢复战前的边界,如若不然,他将完全摧毁罗马城,处死所有已被扣押作人质的罗马元老,并向巴尔干进军,威胁君士坦丁堡。查士丁尼知道军情不利,又不想背上卖国的骂名,于是采取踢皮球的战略,向东哥特使者表示,贝利撒琉将军全权负责意大利事务,让东哥特使者再回去与他商量。贝利撒琉为人贪忍,几乎从不考虑援助盟友,对于人质的生死更不感兴趣。但他从信中看出,托提拉因民心不附,不打算坚守罗马城,于是采取分兵诱敌之策。托提拉果然率军南下,贝利撒琉趁机在罗马市民的协助下,再次进占永恒之城。托提拉得报后立即返回,重新包围罗马城。这次的拉锯战更长达4年之久,真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在此对比一下贝利撒琉与托提拉两位名将,应该是颇具趣味的。二人都称得上是英俊潇洒,少年得志(虽然贝利撒琉要比托提拉年长10~15岁,不过出道也早);都才兼文武,能言善辩,精通多种语言;都喜欢亲自冲锋陷阵,也都以广受军民爱戴著称,而且可能都有一些胡人血统。说到血统,东罗马与东哥特两军中真正的贵胄其实是阿提拉的玄孙提乌迪蒙德,他虽然在贝利撒琉麾下服役,却根本配不上这个荣耀,因为除了善于临阵逃跑之外,此人似乎没有一丁点本事,难怪古人要说“为将三世者必败”。贝利撒琉与托提拉没有高贵的出身,全靠个人努力发迹,实在令人佩服。但经过多年的血战,两人手中的兵力都捉襟见肘,能够拿来对阵的往往只有几千人,实在不足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军事才能。

正当贝利撒琉和托提拉在罗马城僵持之际,西哥特国王提乌迪斯看到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已经顾此失彼,于是率军渡过直布罗陀海峡,侵入北非。作为提奥多里克大王的老部下,提乌迪斯是一位勇猛的军人,但绝非高明的政客,因为他毕生四处树敌,而没有为自己争取到一个盟友,坐视汪达尔王国和东哥特王国灭亡。此时,宦官总督所罗门已经被摩尔军队杀死,北非的局势混乱,提乌迪斯觉得这实乃天赐良机,自以为能够收渔翁之利,直捣迦太基。但他毕竟不是盖瑟里克,结果于公元547年在休拉战役中被东罗马驻军击败,只得狼狈地退回西班牙,次年便遇刺身亡,西哥特王位由提乌迪吉斯克卢斯继承。

与北非战场上的大捷相反,贝利撒琉尽管陆续得到了更多的援军,却无法解除罗马之围。他苦于兵力不足,反复到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征召士兵,但东罗马帝国此时正受瘟疫所累,人口锐减,根本不可能满足他的要求。公元548年6月28日,贝利撒琉最坚实的后台——提奥多拉皇后病逝,举国哀悼。贝利撒琉的妻子安东尼娅是提奥多拉的密友,她甚至可能就是由提奥多拉介绍给贝利撒琉认识的。所以,当贝利撒琉夫妇出现在提奥多拉的葬礼上时,没有人会为此惊讶,何况意大利的战事如今看来已经非人力所能挽回。公元550年1 月16日,托提拉再度攻占永恒之城罗马。此前,罗马百姓曾经多次反抗哥特驻军,这次,东哥特王是否会履行自己当初“完全摧毁罗马城”的誓言,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呢?与许多人料想的相反,托提拉这次选择了“以仁报怨”。没有多少市民被杀,只有一些富人的财产被没收,就连原定拆毁罗马城墙的计划也没有付诸实施。他这样也许是出于不得已,因为西北方的法兰克人趁此机会南下,在征服了勃艮第人之后,又占领了波河流域的大部分区域。托提拉不想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所以派使者去见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的侄子提乌迪伯特,请求娶他的女儿为妻。提乌迪伯特没有答应,但还是同意和东哥特人结为同盟,命大将布提林和柳塔尔率军去意大利,帮助托提拉防御意大利的东部海岸。托提拉本人于是腾出手来挥师南下,扫荡了整个意大利南部,又建造海军,攻占西西里和撒丁两岛,甚至逼近非洲海岸。东罗马海军连遭重创,只得龟缩进迦太基港,不敢出战。

看到托提拉的威胁越来越大,查士丁尼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棍,决定调集帝国的一切人力和财力,与东哥特人决一死战。公元550年,查士丁尼还是任命自己的侄子日耳曼乌斯为意大利总督,率部前往西西里。此前,东哥特废王维提吉斯已经病死在君士坦丁堡,在查士丁尼的安排下,日耳曼乌斯与维提吉斯的遗孀马特斯文塔结婚,而后者已经怀孕。可正当日耳曼乌斯即将出发之时,他突然意外病逝,查士丁尼只得改任宦官纳尔西斯为意大利总督,并斥巨资向周边蛮族征集雇佣军。

自从哥特战争开始之后,东罗马帝国内的人口便一直十分稀少。查士丁尼每次派往意大利的部队虽然不多,但是每年也少则数千,多则数万,同时还需征发更多的工匠。15年来,直接参加这场战争的壮年男子不下30万,加上瘟疫横行,查士丁尼如今已经很难在本土召集到有经验的军人,只得求助于雇佣军,而这完全背离了古罗马的募兵原则。公元550年时,多瑙河地区的两大日耳曼民族,即中游的伦巴第人和下游的格皮德人交恶,连年作战,伦巴第人战败,于是求救于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为了拉拢伦巴第人,不惜背弃与格皮德人订立的长期盟约,派1万名骑兵去帮助伦巴第人,结果迫使两个日耳曼民族都同意派雇佣军去讨伐东哥特人。这一策略虽然看似高明,却使得东罗马帝国信用扫地,日后还需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纳尔西斯的军队主要由伦巴第和格皮德雇佣军组成,各有6000人左右;此外,保加利亚库提吾尔部的酋长辛尼昂也派来了4000名精锐骑兵,他本人就曾经追随贝利撒琉讨伐过汪达尔人。由于这些雇佣军大都来自巴尔干半岛周围,所以纳尔西斯决定不再走海路,而是从巴尔干半岛西部的大营出发,经陆路直接扑向意大利。同时,在金钱的诱惑下,法兰克人转变立场,决定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放任东罗马军队穿过自己的辖区。当纳尔西斯的3万军队一路上未受任何抵抗,于公元552年6月开入拉文纳城时,东哥特军主力还分散在意大利南部沿海地区,完全没有料到法兰克人会出卖自己。事到如今,托提拉虽然来不及调集全部兵力,但也只能勉强应战了。

公元552年6月底,托提拉匆忙率1.5万名士兵北上,企图阻止东罗马军队向罗马城进军,结果在佩鲁贾城东的山村塔吉奈与纳尔西斯率领的2.5万名士兵遭遇。托提拉本来希望等副将特亚率领的2000骑兵赶到再交战,但老谋深算的纳尔西斯及时发起挑战。托提拉批复说再过8日交战,但他在次日便领兵出营,企图占据一个地势颇佳的山丘,结果却发现纳尔西斯早派士兵埋伏在那里。这样一来,两军便发生冲突,只得列阵交战了。特亚的及时赶到给托提拉增添了信心,他决心投入全部兵力殊死一搏。双方各有4000名弓箭手,但哥特弓箭的射程不如对手,所以托提拉让所有弓箭手都改用长矛。纳尔西斯知道自己的重骑兵不如对方,于是效法亚历山大大王,以马其顿式的长矛方阵应战,同时将弓箭手和轻骑兵布置在两翼。

▌正在向牧师作战前祷告的托提拉

战斗开始之后,果然一切都按照纳尔西斯的计划进行,没有地利的哥特军无法冲破高处的东罗马步兵方阵。东罗马军的弓箭手和轻骑兵立即从两翼压出,摆出扇形阵势,组成交叉火力,朝密集于包围圈内的哥特人射击,几乎箭无虚发。苦战4个小时后,哥特军开始崩溃,阵亡及被俘者多达6000人。黄昏时分,托提拉亲自掩护全军撤退,但一支格皮德人的标枪刺穿了他的脊椎。当夜,这位广受爱戴、被属民誉为比阿拉里克和提奥多里克还要优秀的东哥特王在一个小村庄里咽了气,就连敌方都对此惋惜不已。

▌维苏威——东哥特人的最后一战

东哥特人虽然丧失了他们的领袖,却仍然不打算投降。特亚被推选为新任东哥特王,不过他手中的部队只剩下7000人,被纳尔西斯团团围困在维苏威火山附近的乳山上,海军的叛变又使得他没有了退路。他再次向法兰克国王提乌德巴德求援,等来的却是冷冰冰的绝交信。特亚于是和斯巴达克斯一样,放走所有战马,然后率全军冲下山去,与东罗马军队作最后的殊死肉搏。特亚站在第一线上,他的盾牌上插了12根敌人的标枪,重得完全拿不动。他于是向手下要新盾牌,正在换手之间,一支罗马标枪正中他的胸部,穿背而出。余下的哥特人继续苦战到深夜,终于决定投降。在纳尔西斯的要求下,他们离开了意大利,回到自己遥远的北方故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哥特人的19年顽强抵抗就此结束,这段历史给其他日耳曼民族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军将他们在1944~1945年间负责防守的意大利北部战线称为“哥特防线”。

提乌德巴德得知东哥特王国灭亡,以为时机成熟,于是命大将布提林和洛塔渡过波河,攻取意大利。纳尔西斯的军队此时已经精疲力竭,屡战屡败,只好退守几个主要城镇。不过一年之后,法军耗尽了力量,而纳尔西斯则恢复了元气,终于在卡西林战役中,用和塔吉奈战役中同样的战术大破法军,斩杀布提林。从此,纳尔西斯便完全征服了意大利。因为他是一个宦官,所以查士丁尼完全不怀疑他的忠诚,放心地把意大利交给他管理,只是贝利撒琉恐怕未必会对纳尔西斯的胜利感到由衷的高兴吧。

征服东哥特人之后,查士丁尼的好运还在继续。公元552年底,西哥特王国也爆发内乱,王子阿塔纳基德起兵反叛父王阿吉尔失败,于是向君士坦丁堡求救。查士丁尼从北非调去一支军队,依靠阿塔纳基德的帮助,在几个月内便占领了新迦太基、科尔多巴与马洛卡等多座城市,完全征服了向来与西哥特统治者离心离德的汪达卢西亚地区。这时,西哥特人才终于觉悟,发现自己如果再不团结,也会像汪达尔人和东哥特人那样灭亡。于是,阿塔纳基德和阿吉尔言归于好,共同抵抗东罗马军队,阻止了对方的扩张。

公元557年,是查士丁尼大帝即位的30周年大庆。此时,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已经臻于极盛,除西班牙中北部、高卢和不列颠岛之外,罗马帝国昔日的版图已经全数收复。除巴塞罗那至马赛一线之外,地中海又重新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尽管瘟疫肆虐,哀鸿遍野,但没有多少人敢于怀疑,在查士丁尼的雄才大略指引下,罗马帝国将会很快恢复以往的荣光。他们未必知道,与此同时,就在和君士坦丁堡隔黑海相望的东欧草原上,已经重新卷起了一股不祥的游牧民族风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