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乱世奸雄,袁老四如鱼得水
胡燏棻编练的定武军为袁世凯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也许很多人会问,袁世凯怎么运气这么好,这刚长熟的桃子怎么就让他给摘了呢?
这事说来话长。袁世凯(1859—1916),字慰庭,号容庵,他的这一生,说起来还真挺复杂。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那老袁家在数百年间原本也是默默无闻,后来也不知是他家祖坟的篙子翘了还是文曲星路过他家,这袁家突然忽喇喇的发了——乖乖,父子进士,弟兄举人,一门两代四贵人,了不得啊。于是项城袁家也便成了望族。
父子进士,弟兄举人,本来和袁世凯都没有直接关系。这所谓的父子进士,指的是袁世凯的叔祖父袁甲三和堂叔袁保恒(袁甲三的长子),这对父子分别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比曾国藩早一届)和道光三十年(1850年,比李鸿章晚一届)中了进士;所谓的弟兄举人,指的是袁甲三的次子袁保龄和袁世凯的叔叔袁保庆(袁树三的次子,袁甲三的侄子)分别中了举人。
古代人说科举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大家想,当年这科举考试是何等的难考,那举人进士可都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当时的读书人考不中是正常,考中了那才是稀罕。袁家不过区区两代人,一下子就出了两个进士,两个举人,真是发大了。
不过,老天爷又是公平的,这袁家虽然显赫,但家里做官的却大都命不长。比如袁世凯的叔祖父袁甲三,当年也和曾国藩一样文官从戎,和太平军捻军厮杀,干的是刀口上舔血的营生,靠着无数颗人头,才染红了头上的顶子——大概杀气太重,只活了57岁便见了阎王。袁甲三的两个儿子,袁保恒和袁保龄,这进士老爷和举人老爷两人寿命更浅,分别在52岁和48岁便告离世。
说完了袁甲三家,再来说说袁世凯家。袁世凯的祖父袁树三是袁甲三的长兄,他老人家只是个秀才,和弟弟袁甲三相比差得太远。不过,袁树三的儿子袁保庆也中了举人,也算是争了口气。不过,这袁保庆有一遗憾,那就是年近四十依旧膝下无子,于是便从他的兄长袁保中那里过继了一个儿子。袁保中也是个秀才,他在功名上不如弟弟袁保庆,但他能生儿子,一口气生了六个,这过继给弟弟的就是老四。
这老四是谁呢,估计不说大家也知道,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袁世凯啊。
袁老四的运气着实不错,他七岁的时候便跟着嗣父袁保庆生活。袁保庆虽然是个举人,但官运不错,曾经在济南和南京等地为官(做过盐法道,大概是厅级干部)。可惜的是,袁家的魔咒对这个举人大老爷依旧有效,袁保庆活到44岁便去世了。无奈之下,袁保庆的遗孀牛氏只好带着十四岁的袁世凯回到项城老家,偏偏第二年他的生父袁保中又因病去世。虽然袁家乃官宦世家,吃穿不愁,但此时的袁世凯母子活脱脱就是孤儿寡母了。
这时,袁世凯的运气又来了,他的堂叔袁保恒见他们母子可怜,袁世凯年纪又小,而这个进士大老爷身下也只有一个独子,于是便把袁世凯接到北京(当时袁保恒在翰林院做编修)去跟随他读书,让他走科举之道。于是,十五岁的袁世凯便去了北京。
只可惜的是,虽然堂叔袁保恒是个翰林,但在他的严格教导之下,袁世凯在考举人的时候仍旧是两试不中。据沈宪祖在《容庵弟子记》中说,袁世凯在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而名落孙山后,他在羞愤之中将以前所作的诗文全部付之一炬,说:“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这话难道是袁世凯最先说的?),乌能龌龊久困笔抵砚间自娱光阴耶?”
袁世凯的话颇有意思,当年洪秀全考不上秀才也曾撕烂了圣贤书,大骂:“再也不考清朝试,再也不穿清朝服,老子以后要自己开科取士!”——于是洪秀全就造反了。其实话说回来,那时考不中举人真是太平常了,比袁世凯年长一岁的康有为算是有才华吧,可照样五试不中,足足虚掷十六年的光阴!如此看来,科举顺利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多为守成之臣,而科举之路坎坷者如康有为、袁世凯则多有叛逆之心,或者说更有改革的需求和愿望,这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袁世凯出身官宦世家,他还没到要去造反那一步。不过,袁世凯也知道自己不是科举这块料,于是他在结婚以后便放弃功名,另寻出路。1881年5月,袁世凯跑到山东登州,投靠了嗣父袁保庆的拜把兄弟吴长庆。吴长庆当时统率庆军六营驻防在登州,督办山东防务,袁世凯去后便在庆军营务处任会办一差。在军营的日子里,袁世凯还曾拜在吴长庆幕府、后来的状元郎张謇门下学习,但袁世凯的文章“文字芜秽,不能成篇”,让张謇无从删改,深以为苦(袁世凯和张謇的故事颇为有趣,另文撰述)。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袁世凯虽然文章写得糟糕,但处理起军务来却如鱼得水,井井有条,似乎天生就是干实事的料。如此看来,在局势变幻不定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袁世凯投笔从戎倒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www.xing528.com)
1882年8月,朝鲜局势动荡,突发“壬午兵变”。在朝鲜国王的请求下,清廷派庆军入朝鲜弹压。袁世凯在朝鲜帮办军务的时候崭露头角,以整顿军纪和镇压兵变有功,为朝鲜国王所看重,并获得清政府奖叙五品同知衔。袁世凯在朝鲜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他帮朝鲜训练了一支五千人的德式新军,令朝鲜上下大为慑服。后来,这支新军在朝鲜“开化党人”政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袁世凯协助国王控制了局势并镇压了亲日的“开化党人”,日本在朝鲜的势力也因此大受挫折。
袁世凯在这些事件中的出色表现,给李鸿章等朝廷大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袁世凯便被清廷任命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一举成为朝鲜的“监国”大员,而此时的袁世凯不过二十六岁。当时的朝鲜也是内外交困,内有各派势力矛盾重重,外有俄日英美势力的窥渗,在如此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袁世凯在朝鲜洋务军事一把抓,倒也从容应对,游刃有余,这比一般的举人进士要强得多了。正因为袁世凯的优异表现,朝鲜国王还特赐了他四个朝鲜美女,其中一个还是贵族女子。
十九世纪的最后十年,朝鲜风云变幻,袁世凯能力虽强,但帝国主义的力量更大,特别是日本更是对朝鲜势在必得。在甲午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袁世凯被升为浙江温处道(挂名官衔),但仍留在朝鲜。随后的一年中,朝鲜东学党起事,日军在清军应邀进入朝鲜后也大举进入,由于清廷在朝鲜问题上决策屡屡失误,局势终于不可挽回。就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前夕,袁世凯见势不妙,最终设法找了个机会落荒而逃,回到天津。
战争爆发后,袁世凯被派赴东北前线,仍旧以浙江温处道的名义协办前敌营务处,负责筹拨粮饷,联络各军。由于练军和湘淮旧军在战争中节节败退,朝野人士交章上奏,争相向朝廷献言练军之法。说到练军,那些士大夫当然都是些纸上谈兵的书生之见,哪里比得上袁老四经验丰富、能力突出?
以袁世凯当年在朝鲜练就新兵的经验,让他做个前敌营务处会办,实在是有点屈才。袁世凯当然也不甘心,他利用朝廷急于速练新军的心理,组织了一批人帮他翻译外国军事教材,包括训练方法、编制、营中制度等,然后他结合当年的练兵经验,草拟了《练兵要则十三条》、《新建陆军营制饷章》、《募订洋员合同通稿》等在朝廷大员们中间广为散发,为自己赢得了知兵治事的赞誉。当时很多朝廷大员,如恭亲王奕、庆亲王奕劻、兵部尚书荣禄、军机大臣李鸿藻,还有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督抚,都对袁世凯交口称赞,一致推荐。
这真是奇了。要说上面的那些大员,那可都是当时朝廷最显赫的权臣,怎么会对这不过三十六岁的袁老四如此看重呢?要说呢,这袁老四的确是有两下子,姑且从他的《练兵要则十三条》说起吧!
和胡燏棻一样,袁世凯对旧军队的弊政是了然于胸,但他比胡燏棻更胜一筹的是,他在朝鲜可是有成功的实践经验的。由此,袁世凯提出的《练兵要则十三条》更加具体,更加到位。先看第一条,讲的是军律第一,规定士兵必须要背诵,并在营中设立执法处,练就一支节制之师;第二条是军饷发放,杜绝营员克扣而由粮台直接发给,这个办法与胡燏棻的设想相同,也许袁世凯是借用了其想法。但是,袁世凯多留了一手,那就是士兵领饷后必须接受操练检查,防止冒名顶替或者滥竽充数;第三条是枪械统一管理;第四条是设立军事学堂和派遣军事留学生,培养军事人才;第五条是制定募兵标准,如新兵的年龄、体格要求等;第六条是教导士兵忠义之道,类似于在部队中设立政委;第七条是改习洋操,并定每年演习;第八、九、十条是请病假、事假和抚恤制度;第十一条是军衔品级制度;第十二条是训练的奖惩制度;第十三条是改进军服问题。
这《练兵要则十三条》加上《新建陆军营制饷章》和《募订洋员合同通稿》,其实就是袁世凯对编练新军的一整套设想,包括军制、饷制、器械、募兵、教育、奖惩、营制、聘请洋教习等,当时确实让那些不知新军为何物的朝廷大员们大开眼界,称赞有加。由此,袁世凯便也被调入督办军务处,以备顾问。
进了军务处后,袁世凯编练新军的机会便唾手可得了。恰好这时编练定武军的胡燏棻被调去督办津芦铁路,袁世凯乘机上下活动了一番,督办军务处的领导恭亲王奕、庆亲王奕劻、翁同龢和荣禄等人便联名保荐袁世凯接替胡燏棻前往小站练兵,当时声望正隆的李鸿藻大学士还给了袁世凯极高的评价,说他“家世将才,娴于兵略,如令特练一军,必能矫中国绿防各营之弊”。有了这些朝中大佬的保荐,事情当然好办。
保举袁世凯的奏折上去后,很快引起了光绪帝的兴趣,他随即批示说,“温处理道袁世凯既经王大臣等奏派,即著派令督率创办,该道当思筹饷甚难,变法匪易,其严加训练,事事核实,倘仍蹈勇营习气,惟该道是问。”
由此,袁世凯便屁颠屁颠的跑到天津小站练兵去了,这也是他真正的发迹之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