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宋濂:明初文臣与藏书翰林学士

宋濂:明初文臣与藏书翰林学士

时间:2024-01-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除此之外,宋濂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官至翰林学士,并主持编修了《元史》。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又任命宋濂为江南儒学提举,专门负责给太子朱标讲经。元朝末年,各地大兴私家藏书的风气,当时在浦江地区,论到藏书之广之精,莫过于宋濂。这一时期宋濂的作品多以逃避乱世、歌颂隐逸为基调。

宋濂:明初文臣与藏书翰林学士

作为元末明初的一代名儒,宋濂文学见长,一篇《送东阳马生序》留传至今。除此之外,宋濂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官至翰林学士,并主持编修了《元史》。

青萝山房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 江(今浙江义乌)人,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等,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宋濂自幼家境贫寒,却非常好学,早先曾拜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为师。元顺帝曾亲自下诏,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看出元朝气数已尽,以奉养家中父母为由,隐居到东明山修道著书。

宋濂像

至正二十年(1360),宋濂与刘基、章溢、叶琛先后受聘于朱元璋,被尊为“五经”师。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又任命宋濂为江南儒学提举,专门负责给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宋濂应召编修《元史》,官拜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朱元璋立国时的朝廷礼乐制度,便是由他主管制定的。洪武十年(1377),宋濂看透朝廷党祸,主动辞官告老还乡。

元朝末年,各地大兴私家藏书的风气,当时在浦江地区,论到藏书之广之精,莫过于宋濂。宋濂早在青年时期就开始收藏各种书籍,因元末战火连年,宋濂为避兵祸,举家迁居到浦江,隐居在青萝山中,筑起屋室作为读书之所,并亲笔题名为“青萝山房”。多年之后,兵乱渐止,官家和城中的一些私藏书籍遭到了严重的损毁,宋濂的“青萝山房”却因隐居山中得以保全。

宋濂晚年,长孙宋慎牵连到胡惟庸党案中,全家被流放至茂州(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洪武十四年(1381)五月,宋濂在流放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终年七十二岁,后被追谥文宪,其生前著有《宋学士文集》、《孝经新说》、《送东阳马生序》 等著作。

道统文学

道统文学观念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以韩愈欧阳修两位唐宋时期的古文学家为代表,他们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是用来讲明道理的。另一种是由宋代理学家提出的,他们认为前一种道统文学观是不彻底的,于是提出了“文道合一”甚至“作文害道”的理论,以防文人在“道”之外受到“文”的左右。

宋濂的文学思想属于后一种理学家的观点,他强调文并不是专指辞翰之文,而是道的表象,文与道相始终,道文不可分。宋濂在他的文章中反复强调“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文外无道,道外无文”。由《元史》可知,“文道合一”论受到了当时官方的支持。南朝史学家范晔将《后汉书》分为《儒林》、《文苑》两传,目的是为了区分经学之士与文学之士,从那之后的每代史官编修正史时多沿袭这种分法。但宋濂参与编修的《元史》却取消了这种区分,只单独立了《儒林传》,可见当时官方多数文人均认为经艺文章是不可分的。《元史》的编修奉的是朱元璋的诏命,这样做完全迎合了朱元璋的意愿。在朝廷出面支持的情况下,这种理论给后来的文学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宋濂的文集中,充斥着许多美化明初统治集团及褒奖贞节妇女的作品,这是他的“道统”文学最为集中的表现。宋濂的散文文字简练而典雅,极少做过多的渲染,文风变化多样,一点也不僵硬,具有明显的道德规范的特征。正是这种高超语言技巧和成熟的文章风格,使他的作品成为了明朝初年道统文学的典范。

独尊宋儒(www.xing528.com)

在宋濂身上存在着理学家和文学家的两重性格。他的文学思想主要是继承了郝经、刘将、孙余绪三位老师的风格,以倡天道、事功、文章三位为一体。宋濂在文学本体论上则是延续着理学“文道合一”的观念,这种观念主要表现在编修《元史》时,他将“儒林”与“文苑”二者合一,完全站在了理学家的立场上,并以皇权意识为中心,自觉配合了朱元璋“独尊宋儒”的文化政策。

宋濂的文学创作道路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至正二十年(1360)之前,当时天下大乱。这一时期宋濂的作品多以逃避乱世、歌颂隐逸为基调。第二阶段为明朝建国以后,这一时期他写了许多庙堂典册之类的文字,还有一部分元勋巨卿的碑铭传记,这些文学作品受到同辈及四方文人的推崇。宋濂的庙堂文学总体来说还是有着正面意义的,多数作品中都体现了儒家进取的精神。

宋濂·行书烟江叠嶂图跋

在宋濂的文学作品中,首先采用了“台阁体”,因此宋濂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台阁体”文学的奠基人。在《汪右丞诗集序》一文中,他将文章分为台阁体与山林体两大体派,尊台阁而贬山林的意识非常明显。宋濂所写的那些雍容静穆的庙堂文章主要也是以“台阁体”为创作范本,如《阅江楼记》本着靠近圣意为出发点,设想天子登楼时的思想活动,赞叹朱元璋的“致治之思”。此后的三杨台阁文就是源于此的应制文章。

其实真正能够显示出宋濂文学造诣和精神的文学作品,并不是他的庙堂文,而是由他选材、随性由感而发的传记文,记述浦阳历史名人的《浦阳人物记》就是这类文章的代表作,再有就是为婺州先贤立传的《杂传九首》和其他具有传奇色彩的传记。这些作品准确地抓住具有特征性的细节,采用对比映衬的写作手法,突出表现人物性格,又如宋濂的自传《白牛生传》,形神兼备,形象揭示了其精神面貌。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少年时读书非常刻苦,书到了他的手里,总是马上翻阅,几乎没有一日不在读书,这也正是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文学成就的主要原因。宋濂在文学上主张从真实事物或事件出发,这样才可以写出上等的文章。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篇章,如《秦士录》、《王冕传》、《胡长孺传》、《李疑传》、《环翠亭记》、《看松庵记》等,其中《送东阳马生序》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当时,宋濂还在京城做官,有个叫做马君则的青年是他的同乡,在京就读于“太学”。 明洪武十年(1377),宋濂为避祸告老还乡,第二年,受朱元璋的诏命,从家乡浦江回到京城去朝见朱元璋。还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慕名拜访,宋濂就写了这篇《送东阳马生序》给他。文章主要述说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勉励马君则要勤奋学习,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宋濂并没有因为地位与年纪的差别,板起脸来训教马君则,而是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对马君则寄予了殷切期望。

在《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中,有一部分讲述的是宋濂自己的事,有一部分是别人的事,这些刻苦求学的真实事迹,娓娓道来,如读者亲历,感人至深。当然,马君则也不同于一般的学生,他不怕辛劳,一心求学,不然宋濂也不会如此谆谆告诫。这篇劝学的文章言简意深,一直广为流传。

宋濂不仅学识渊博,文才超群,还是个政治经验丰富的人。他能够看透时局,在朱元璋大杀功臣之前就先行告老还乡,退隐山林。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他对朱元璋加以赞颂,为避猜疑,整篇序文中不讲为国为民这些极易涉嫌政事的语句,只讲那些读书的问题,大谈读书还不忘赞扬一下由朱元璋主办的太学。可见宋濂不仅是个饱学之士,还老于世故。不过,纵使他再小心谨慎,后来还是被他的孙子牵连,最终客死异乡。

宋濂·《阅江楼记》
位于今江苏南京狮子山阅江楼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