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元末明初二三十年的动乱之后,大明王朝出现了人才稀少的局面,无贤才可选做高官,无能人可选出治国安邦。为了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迅速恢复和完善科举制度成为了大明建国后的又一件大事。
明朝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唐,宋元时期得到延续。那时的科举考试录取名额非常少,一科下来,全国上下也只能有几十个人入选。科举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明朝开始的。洪武三年(1370),大明王朝开始恢复科举考试,并实行扩招,只要刻苦读书就有可能考取功名。于是,很多人开始以读书为职业,也正是这些人后来成为了大明王朝的重要力量。
洪武年间的科考主要分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院试,报考者称为“童生”,考试以州、县为单位,考试成绩分六等,考取高等的考生被称为“秀才”,考取一、二等的考生被称为“录科”,他们享有进行更高等级考试的资格。秀才具有一定的特权,他们可以免除家里一人的徭役,见了县级官员也不用下跪。
第二个等级的考试叫做乡试,这是省一级的统考。乡试每三年才有一次,在洪武年间一般定在当年八月,由省级考官出题,有名额限制,这一级考试及格的人就是举人了。举人有做官的资格,但并不是马上就有官可做,要等着补缺。
第三个等级称为会试,只有考取举人资格的考生才能参加。会试也是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二月份进行。进入会试的考生被称为“贡生”,考场叫做贡院。贡院里有上万 间单间被称为“号房”,这些号房一般只是个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的小间,考生要在这里待几天。通过会试的考生们,就要面对最后一场考试了,这场考试由皇帝亲自提问,因此被称为殿试。皇帝和主考大臣们会根据考生的表现,划分档次,共分三甲。一甲三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经过了这样一个漫长的考试过程后,朝廷会委派官职,这个官职并不高,一般只是个八品的县丞。
明·水阁读书图
图中山峦层叠,石纹繁复,树木茂盛,云气缭绕,涧中溪水之上水阁屋舍掩藏,内有读书文士正抬头凝想,溪水波光粼粼,溪岸石上有两人皆抬头仰望。该图用笔浑厚老健,着色淋漓清润。
科举荣耀
科举考试不仅是读书人获取官位的途径,也是读书人追求荣誉的方式。他们以状元为目标,但状元并不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这个最高荣誉是连中三元的称号。简单来说,三元是指在不同等级考试中的三个第一名。乡试的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的第一名叫状元。只有在这三级考试中,取得了这三个第一名,才可以称得上是连中三元,受万人敬仰。
读书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是为了当官。随着科举考试的广泛推行,那些建国初期的名门望族在朝廷的力量也随之削减,取而代之的是科举出身的进士们。他们在朝中形成了一股科举势力。科举势力一年年壮大,给明朝的政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考中进士之后可以候补官员,而考中举人的要想当官就还要再参加会试,实在考不中的可以到吏部注册,过个几年,也许有哪位官员或死或撤职不干了,有了空缺,吏部就会把这本册子翻出来。选做官员还要看相貌,这些举人会被组织成几队,站在吏部大臣面前凭相貌任其挑选,选中的才可以做官。
明代官员出行也很有讲究,正式出行会带很多人在前面鸣锣开道,还有很多人举着牌子。状元出行,牌子上会写“状元及第”、“钦点翰林”这样的大字。二、三甲出行,牌子上会写“同进士出身”、“两榜出身”。举人的牌子上写不出那么多功名,就会在前面加上中举的年份,如“甲子举人”,如果有什么官位、表彰之类的也会写上去。正是这种荣耀,令很多读书人奋斗终生。(www.xing528.com)
洪武年间在改变科举制度的同时,还创造出一种科举考试的新文体,即八股文。它在后来的几百年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八股文是明朝发明的一种新文体,考生们的考试科目分成三场,第一场考经义,即四书五经;第二场考实用文体写作;第三场考时务策论,时务策论指的是针对某件事,让考生去分析。这三场之中,要属经义最为重要,是取士的关键。
这个时期的考生,要想过第一关,只要认真背熟四书五经就可以了,因为第一场的题目就在这里面出,范围已经是相当小了,写文章的时候,有规定的字数限制,一般限制在五百字内。考试中最难的部分在于格式和个人发挥,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十个部分,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要求的格式最为严格,必须用排比句、对偶句来完成,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这种生硬的写法,对字数要求极为严格,多一个字也不行。为了使格式整齐,达到对偶效果,有许多人胡编乱造凑字数,虽然文字格式上都过关了,看内容却是一团糟。其实不但考生为难,考官也很为难,他们只能从四书五经里出题,还不能与往届考题重复,最后只能去了头尾,拿中间一些字来考人,这种东西,他们自己恐怕也很难说出意思来。
在八股文这样古板的文体之上,明朝还规定,所有的文章要以古人立言,按照圣人的思想去行文。这里所说的圣人,指的就是宋代大思想家朱熹,这么做只因为朱熹在读四经的时候写过注。在这种固定的模式下,竟也有考生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实在不易。
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最早源于隋唐,当时对考生还有身份的限制,从宋朝开始,便不再论出身了,贫富均可以参加科考。这样的政策,不但扩宽了选拔人才的门路,还让社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们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政策对保证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明朝的进士之中,近一半的人祖上是没有读过书的穷苦人,但是他们只要一朝考中,便会身价百倍,这对朝廷来讲,无疑是笼络和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手段。
科举还为历朝历代发现、培养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文化知识的普及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民间因此读书风气盛行。虽然这种推动是以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为目标,但也对整个国家文风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极少一部分人能够进入官场,大多数人还是留在了地方,作为最基层的知识分子,他们对知识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科举制度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从洪武年间开始,科举考试的内容更加僵化,要求考生写出合乎形式的文章,而不是发掘考生们的实际学识。考生们的思想逐渐被制约在四书五经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无论是眼界,还是创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都被严重束缚着。这使得那些具有文学创作或是技术方面的杰出人才失意于科场,被埋没在民间,从而延缓了社会的发展。官场上科举势力的产生,直接导致了官场的腐败,久而久之,科举制度被政治化、人情化了,官官相护也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明·螭纹青玉竹筒形杯
高15厘米,宽1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取形于梅竹,高雅不凡,伏螭寓意祥瑞,应为明代宫廷用器。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这对中国本身以及世界各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方式、人文思想,无不受着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的产生,根本目的是为了从民间给国家选拔出优秀人才。相对早期的世袭、举荐等这些选才制度,科举考试这种形式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才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用人的制度。
最早仿效中国科举制度的国家是与中国来往密切的东亚诸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其中越南废除科举比中国还要晚。进入16至17世纪,随着航海业的发展,欧洲一些国家看到了中国的科举取士制度,他们将之记入游记带回本土,这样科举制度来到了欧洲。18世纪,在启蒙运动中,英、法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公正的选才制度,在欧洲,英国最早将科举制度的主要形式应用于公务员录用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欧美各国先后仿效这种制度,他们文官选拔的考试原则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因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