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傅友德率大军攻下四川,斩敌无数

傅友德率大军攻下四川,斩敌无数

时间:2024-01-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此战中傅友德勇猛异常,独驾小船冲杀于敌阵之间,身受重伤仍威风不减。阶州、文州之战当傅友德的北路大军抵达川蜀边境时,发现阶州、文州果然如其所料,夏军以为险要之地,守备虚弱。蜀夏灭亡进入四月,依照朱元璋战前的战略部署,由傅友德所率的北路前军一鼓作气拿下阶州、文州两处要地,马不停蹄地渡过青川,全速向成都挺进。傅友德的大军势如破竹,相继攻下江油、彰明、绵州。

傅友德率大军攻下四川,斩敌无数

四川自古为险峻之地,原天完国徐寿辉的部下明玉珍在此建立大夏国。他本想安居一方,得享太平,但朱元璋要完成他的统一大业,必然要收服这块土地。在劝降未果的情况下,明朝大军水路并发,进兵川蜀。瞿塘天险可以挡住汤和、廖永忠,阶州、文州之险却拦不住一代名将傅友德

大夏政权

明玉珍(1331~1366)是元末著名的义 军领袖之一,原名昱玉珍,字维周。至正十 一年(1351),天下大乱,明玉珍召集乡里,聚集千余人占据青山。至正十三年(1353)冬,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成立天完国,因为同属明教派系,于是明玉珍率众投军,被任为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春,明玉珍受徐寿辉之命,由巫峡引兵进入四川,攻克重庆,被天完国授为陇蜀右丞,次年,他率部攻下嘉定(今四川乐山),从此逐步占据四川全境。至正二十年(1360)七月,明玉珍在重庆称陇蜀王。这时陈友谅已杀死了徐寿辉,在采石城自立为帝,国号汉。

明·青花鱼藻盘
盘内、外壁装饰图案采用鱼戏莲池题材,用以比喻“如鱼得水”的幸福生活。

第二年春,明玉珍率义军途经泸州,宣使刘泽民推荐当地名人刘桢,此人才识过人,被授以参政之职。此后,刘桢多次评说当今局势,劝明玉珍抓住时机称帝即位。至正二十二年(1362)正月初一,明玉珍采纳了刘桢的建议,在重庆称帝,国号大夏,改元天统,刘桢为宗伯,掌管礼部。

大夏国建立之后,作为重要谋臣之一的刘桢,仿效周制,设立六卿、翰林院国子监、提举司等机构,以补充所需要的人才,又将四川分为八道,下设府、州、县三级,减轻徭役赋税,实行屯田,铸发“天统通宝”、“天统元宝”纸币,改变了元末通货膨胀的局面。在刘桢的辅政下,大夏的纲纪法度井然有序。

至正二十六年(1366)二月六日,明玉珍在重庆病逝,留下遗嘱,让大臣们固守川蜀,切不可进取中原,其子明升继位,改元开熙。这年冬,刘桢出任大夏国丞相

大明诏旨碑
位于今山东曲阜孔庙御碑亭内。石碑立于明洪武三年(1370),上刻明太祖朱元璋的诏令。

名将傅友德

傅友德年少时就骁勇好战。元末红巾军大起义,他参加了刘福通的部下李喜喜的部队,跟随入蜀,后归附明玉珍,成了徐寿辉手下的名将。后来陈友谅篡夺了徐寿辉的天完国,无奈之下,傅友德又变成了陈友谅的部下。至正二十一年(1361),傅友德借朱元璋攻打江州(今江西九江)的时候,率众归降,朱元璋见他是少有的将才,让他跟随常遇春去打庐州(今安徽合肥)。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了决定双方命运的大决战。此战中傅友德勇猛异常,独驾小船冲杀于敌阵之间,身受重伤仍威风不减。他的部下见状后,斗志更高,奋勇杀敌,最后大获全胜。此战后,陈友谅阵亡,傅友德奉命进军武昌,仅率数百兵勇就夺取了高冠山(蛇山),攻克了武昌,被朱元璋封为雄武卫指挥使,后转战江淮,因战功卓越被拜为江淮行省参知政事。

洪武元年(1368),傅友德跟随徐达参加了北伐战争,接连攻克了沂州、青州、莱阳,攻入大都后,又追随常遇春击败了扩廓帖木儿等元军主要军事力量。

洪武四年(1371),傅友德随冯胜进入甘肃,先以五千兵马连下元军两座城池,后又率军深入,七战七捷,创造了明军战场上的一次奇迹。

阶州、文州之战

当傅友德的北路大军抵达川蜀边境时,发现阶州、文州果然如其所料,夏军以为险要之地,守备虚弱。傅友德当即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先是集中兵力,扬言要进攻金牛峡,其目的是要吸引夏军注意力,后又选出五千精锐兵马为前锋,大军紧随其后,攀援山谷而进,昼夜兼行,直捣阶州、文州。(www.xing528.com)

洪武三年(1370)四月初四,大军来到阶州城下,夏军守将平章丁世真出兵迎战,被明军击败,阶州失守,丁世真逃往文州。明军随后追击,在距文州城三十余里处,夏军拆毁白龙江桥,挡住明军。傅友德急令军士抢修江桥渡江,进至五里关时,丁世真早已重新集结兵马,据险抵抗。傅友德亲自督军强攻,夏军抵挡不住,溃败四散,丁世真仅以数骑再度逃走,文州被攻陷。

阶州、文州之战中,傅友德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调走夏军守关主力至金牛峡,然后乘虚进取阶州、文州二城,顺利地达到了预期的战略目的,为进攻川蜀之地打开了一条通道。

进军川蜀

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派使者到重庆劝降,遭到大夏皇帝明升的拒绝。洪武四年(1371)春,朱元璋任傅友德为前将军,统率十数万大军,展开了对大夏明氏政权的进攻。当时的明朝基本上已经统一了全国,仅有北方大漠的北元势力和南方的四川大夏政权及云南梁王政权还没有收复。

劝降不成的朱元璋仔细拟定了灭夏的战略部署和进军路线。他认为,大夏听到自己要出兵西伐,必然聚集其精锐部队,东守瞿塘,北固金牛(全称金牛峡,亦称五丁峡,今陕西宁强境内),以阻挡军队的进攻,如果军队直接突袭阶州、文州这样的险要之地,大夏军心必散。

于是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兴、德庆侯廖永忠为左右副将军,又令营阳侯杨璟、都督佥事叶升等率京卫、荆、湘舟师从瞿塘走水路,进兵重庆。北路则以颍川侯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顾时为左副将军,与何文辉等率河南、陕西步骑,从秦陇方向进攻成都。朱元璋又令卫国公邓愈为后援部队,前往襄阳训练军马,运送粮饷,保障征西部队的后勤补给。

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明升最终决定接受太尉吴友仁的意见,一面假意遣使与明朝修好,争取备战时间;一面派平章莫仁寿、邹兴,丞相戴寿以及吴友仁等用铁索横江,切断瞿塘峡口,企图挡住从水路而来的廖永忠等人的明军水师。闰三月,明军水师抵达夔州(今四川奉节)大溪口,几番强攻瞿塘峡,由于铁索横江,均被大夏军队扼阻击退,不得以只好退还归州(今湖北秭归),屯兵三个月,不能前进半步。

蜀夏灭亡

进入四月,依照朱元璋战前的战略部署,由傅友德所率的北路前军一鼓作气拿下阶州(今甘肃武都)、文州(今甘肃文县)两处要地,马不停蹄地渡过青川嘉陵江支流,在四川平武县、青川县境内),全速向成都挺进。傅友德的大军势如破竹,相继攻下江油(今属四川江油)、彰明、绵州(今四川绵阳)。接着渡过汉江向汉州(今四川广汉)进发。傅友德为激励汤和率领的南路大军,同时也为瓦解夏军斗志,令人在数千个木牌上刻写带有攻克阶州、文州、绵州的消息,然后投入汉江,任其顺流而下,以告知汤和。这一招果然有效,夏军瞿塘守将戴寿、吴友仁见到消息后,当即率兵离开瞿塘紧急回援,却被明军击败,这样一来大大减轻了南路军的压力

六月初一,傅友德攻下汉州,大军进驻成都城外。初五,朱元璋获悉征蜀的战报,下诏责令汤和迅速进军,以配合傅友德的军事行动,并令永嘉侯朱亮祖为右副将军,率军增援汤和。汤和在严令之下,加上傅友德的捷报,才敢放心大胆地挥师入川。

初十,廖永忠的水军终于攻克夔州,突破瞿塘天险。次日,汤和南路大军赶到,两军会师后,决定以汤和率步骑,廖永忠率舟师,分兵并进,攻取重庆。廖永忠所率舟师,如入无人之境,沿江州县望风而降。十八日,舟师抵达铜锣峡。二十二日,汤和的南路大军也抵达重庆。明升见大势已去,开城投降,川蜀大夏政权宣告灭亡。

明·十三陵神道石刻(石像)

另一方面,傅友德在攻下汉州以后,于六月十五日挺进成都。七月初十开始围攻成都,大夏守将戴寿拼死守城,在听到重庆沦陷、明升投降之后,戴寿也开城归降。接着,汤和、傅友德两路明军又相继攻克其他川蜀州县。八月二十日,傅友德攻克川蜀之地最后一座城市保宁(今四川阆中),擒获吴友仁,至此收复四 川全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