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踞东吴的张士诚在陈友谅大举南攻朱元璋的时候,企图坐收渔翁之利。可是陈友谅被消灭以后,长江上游的大片土地和数万汉军士卒尽归朱元璋所有,这样一来西线再无强敌,朱元璋的实力一下子超过了张士诚。于是,朱元璋的第二个进攻目标便指向了张士诚。
反复无常的张士诚
元朝末年,群雄并起,反元义军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派系,一派是尊奉小明王为共主的红巾军,另一派则是非红巾军的义军。红巾军又可分为东西两支,淮河流域以小明王为代表的被称为东系;在濠州、滁州一带活动的郭子兴和长江上游的徐寿辉被称为西系。非红巾军的义军主要是东吴的张士诚和浙东沿海的方国珍。
这两个派系又是有明显区别的,红巾军以彻底推翻元朝统治、恢复汉人江山为目标,因此是与元朝政府完全对立的。非红巾军则没有原则,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元政府给的条件合适就投降,不满意就反叛,再谈条件,如此反复,每次地位都会升高一些,地盘也会更大一些。
张士诚像
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至正十四年(1354)正月,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大周。至正二十三年(1363),自称吴王。
朱元璋这股力量,按理说和红巾军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可当时朱元璋的实力比较弱小,也没有明确红巾军的政治理想,所以只能算是介于红巾军与非红巾军之间。他一面对小明王俯首称臣,另一面又讨好元政府,接受他们的封 赏,两头都不得罪。
张士诚的情况就不同了,他对元朝的态度经常反复。至正十三年(1353),由于受到元军和方国珍部的两面夹击,张士诚主动向元政府请降,被授以淮南江北行省官职,可是至正十四年(1354),张士诚却又自称诚王,建国号大周。至正十七年(1357)八月,张士诚再次降元,被授以太尉之职。当时,元大都急缺粮草,元政府只得招降他让他解决粮运问题。这几年来,元江浙右丞相达识帖木儿一直想劝张士诚归降,后来张士诚连失军事要地,其弟张士德被朱元璋生擒,再加上东边又有苗军杨完者,处于不利境地的张士诚这才不得已降了元朝。
达识帖木儿下令张士诚出粮,又令方国珍出船,一起支援元大都。两个人之前交过几次手,这次突然要合作,都各怀鬼胎,一个担心吞了自己的粮食,一个担心船去兵虚会被偷袭,达识帖木儿费了好多的口舌,才说服二人合作。从至正二十年(1360)到二十三年(1363),每年运往大都的粮食有十几万石。
自立为王
苗军杨完者的军队军纪很坏,每克一城,便纵兵抢劫一番,他们横行无忌,谁的也不听。达识帖木儿与张士诚暗定计策,围剿了杨完者的部队,苗军将士大部分投到了朱元璋那里。这样一来,再没有人能制约住张士诚,达识帖木儿反倒处处受到他的挟制。接下来的六七年里,从前苗军的地盘及称雄淮西的赵均用的地盘全归张士诚所有,他的地盘南到杭州、绍兴,北到济宁,西到汝州、颍州、濠州、泗州,东为大海,绵延两千余里。至正二十三年(1363)九月,张士诚自立为吴王,杀了达识帖木儿,从此元朝再也征不到他的一粒粮食。
张士诚所占据的地方富庶繁华,全是些产粮重地。张士诚为人迟钝寡言,没有什么主见,他手下的大将们全是当年的兄弟,即使做错了事或是打了败仗,张士诚也不忍心责罚他们,久而久之,这些将领们全都忙着盖房子、养歌妓、搜古玩,成天宴会歌舞,放松了国事。
从至正十六年(1356)起,张士诚与朱元璋相互攻打,边境上没一天安宁,不过打来打去谁也没有占到便宜。直至陈友谅覆灭,朱元璋率大军凯旋,集中力量全力攻打东吴,局势才开始转变。
朱元璋攻取东吴的战略计划主要分三步:第一步的攻势开始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战略目的是使东吴的军力局促于长江以南。这一战从至正二十五年(1365)十月开始,一直打到第二年四月,东吴在淮河流域的势力全部被消灭了。第二步的攻势计划是夺取湖、杭二州,以剪去张士诚的两翼,孤立平江。第三步,也是最后一击,是围住平江并最终攻下它!(www.xing528.com)
讨伐檄文
在朱元璋攻打张士诚的战略步骤中,除了真刀真枪的战场厮杀外,还有文字上的攻势。至正二十六年(1366)五月,朱元璋向天下发布讨伐张士诚的檄文。依照千百年来的行文习惯,像这样的檄文,总是要列举十大罪状之类的条目,骂敌 人如何如何该死。朱元璋的这篇檄文也不例外,列举了张士诚的八条罪状。只是在这八条罪状之中,竟有七条是在骂张士诚如何不忠于元朝、如何诈降、不贡钱粮,又如何阴谋害死元江浙右丞相达识帖木儿和杨完者。仅有第八条 指责张士诚诱降自己的将官和骚扰边境的百姓。
明·犀角雕柳荫牧马杯
杯外壁高浮雕牧马人和马匹,整个杯体布局疏密有致,刻画神形兼备。
这篇讨伐张士诚的檄文,如果不看上下文,倒像极了元朝政府的讨伐令。除了替元朝政府骂张士诚,檄文中还详述了元末形势和朱元璋自己起兵的过程。文中不但骂了张士诚和元朝政府,连红巾军政权也给骂了,说什么妖术、妖言,否定了弥勒教和烧香党,把自己完全摆在了公理的位置上。
与这篇檄文前后发出的,还有一道性质相同的告徐州吏民的文告。从这两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一个中心点,那就是此时的朱元璋抹杀了红巾军大起义的意义,骂他们“凶谋”、“放火”、“杀人”,尤其是在述说杀戮士大夫时,将千万条罪状扣在红巾军的头上,把他们说得简直是罪大恶极。在这两篇文章当中,朱元璋正式否定了在此之前红巾军的全部事业,并引经据典,拿古人来作比附,解释自己起兵是为了救民。从这一刻起,朱元璋成了明教真正的叛徒。在对待元朝的态度上,他表现得十分暧昧,表示会替元政府“立功”,共同戡乱。他之所以这样做,是担心万一情况不利,元政府复兴,也 好有个台阶,投效元政府一方。此时的朱元璋成了不折不扣的两面派。
这两篇文章从另一个角度看充满了儒家色彩。红巾军的军队已经没有了,小明王成了傀儡,被软禁在滁州,红巾军这面招牌已经过时了。朱元璋要建立起新的政权,就需要地主们的支持,也需要士大夫们的拥护。这两篇文章,黑白分明地把朱元璋的一生划作两个阶段,在此之前他是穷人的头目,在此之后,他将成为地主阶级的保护人,用儒家思想为他护法,去打破旧的秩序,建立起一个新的社会。
平江沦陷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朱元璋动用了二十万大军,派统帅徐达、副帅常遇春,开始向东吴发起新一轮的攻势。出师之前,常遇春主张直取平江,平江破,其他诸城自降。朱元璋却决定采用叶兑的计划,认为张士诚出身盐枭,湖、杭多为亡命之徒,二城必会全力抵抗来救平江,不如分散张士诚的兵力,先取湖、杭二州,逐个击破,必可成功。朱元璋亲率大军,兵分两路,分取湖州、杭州,切断东吴两翼,战斗打到第十一个月,湖、杭守军才投降。胜利之后,大军进城不杀不掠,也不烧房子、不挖祖坟,生怕刺激了东吴子弟,增加他们抵抗的心理,此时的局势已是三面包围了张士诚的都城平江。
徐元帅平定姑苏
朱元璋平定陈友谅后,谋划攻击张士诚,命徐达、常遇春率军出击。徐达率军夺取湖州、杭州,攻下平江,活捉了张士诚。
朱元璋认为平江指日可得,江南很快会尽归自己掌控。这年年底,他令廖永忠到滁州迎接小明王,船到瓜步渡江,行至江心时沉没,小明王溺水身亡,龙凤王朝就此灭亡。
除掉小明王当月,大军围住平江城,每日用火铳、襄阳炮猛轰,张士诚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多次突围皆告失败。朱元璋送信招降,又派说客劝降,他一概不理。就这样一直僵持到第二年九月,才攻破平江城防,展开巷战。张士诚见大势已去,一把火烧死了家眷,自己也要饮毒酒自杀,被侍者阻止,后为士兵所俘,送回应天。一路上,张士诚闭着眼睛,不说话也不吃饭,谁问话也不理。朱元璋气愤至极,叫人将他乱棍打死后,连尸首也烧成了灰。至此,以张士诚为核心的东吴集团灭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