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江东桥会战:朱元璋聪明改建石桥

江东桥会战:朱元璋聪明改建石桥

时间:2024-01-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朱元璋力排众议,主动迎敌于江东桥,展开了与陈友谅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在这条汉军必经的水路上,唯一一处能够阻挡战船进入应天的入口,是三叉江上的一座木桥,名叫江东桥。朱元璋雕像如果陈友谅通过了江东桥,那么接下来,朱元璋只能用他弱小的水军去面对那些和城墙一样高大的汉军战船。在安排好埋伏之后,朱元璋又命李善长连夜把江东桥改建成石桥。

江东桥会战:朱元璋聪明改建石桥

陈友谅在群雄之中实力最强。由于常遇春池州(今安徽池州)之战中激怒了陈友谅,于是他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行动,一举攻占了采石、太平府,眼看就要兵临应天城下。朱元璋力排众议,主动迎敌于江东桥,展开了与陈友谅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

大战前奏

至正十九年(1359)十一月,陈友谅已夺取了天完国的军权,自称平章,实际上他已经完全控制了天完国。徐寿辉成了傀儡,他在陈友谅的挟持下,多次向朱元璋发起进攻。陈友谅一方无论是在兵士作战的能力上,还是在兵士人数上都占明显优势。从地势上来讲,湖北、江西尽归陈友谅所有,所以他根本没把朱元璋放在眼里。

明·大碗口火铳
一种管形火器,由前膛、药室和尾銎构成,威力较大。

面对陈友谅的多次挑衅,朱元璋下令常遇春与徐达进行反击。大军先是拿下了枞阳水寨,之后攻取池州。陈友谅闻讯后大怒,亲率大军前来报复。陈友谅的大军离开汉阳后,四处扬言要攻取安庆。徐达与常遇春分析后,认为此乃声东击西之计,陈友谅大军的主要攻击目标应该是安庆附近的池州。二人商议之后,决定将计就计,设伏九华山下,诱敌深入。骄横的陈友谅果然中计,腹背受敌,大败而逃,这一仗徐达、常遇春俘虏了陈友谅军三千人。

常遇春有个不好的毛病,那就是杀降,这次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对徐达说要杀了这三千俘虏。徐达坚决反对,表示要将此事上报给朱元璋。常遇春不等消息到达应天,竟然命人连夜把那三千俘虏活埋了,并且让留下来的几个俘虏带话给陈友谅,就说是常遇春打败他的。

痛失太平府

陈友谅听了俘虏带回来的话后,愤怒到了极点,马上下令全力打造大型战船,加紧练兵。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他率领强大的水军,顺江而下,前往应天。这批战船每艘都有三层,甲板上可以跑马,一只战船就可以容纳两三千人,由铁皮包裹,各种火炮齐备,若与朱元璋的水军小船相遇,只需撞击,就可以将小船摧毁。

陈友谅在进攻之前,派人通知了张士诚,让张士诚与他东西夹击,这样一来两路大军将以绝对优势会师应天。

当朱元璋在应天得知陈友谅大军顺流而下时,陈友谅的水军已经攻占了军事要地采石,速度之快,令人震惊。陈友谅以为过不了几日,便可以打下应天,便迫不及待地杀掉了徐寿辉,于暴风骤雨之中在采石的五通庙里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年号大义。

采石一下,太平城孤零零地暴露在陈友谅的十万汉军面前。城中仅有三千士兵,守城元帅正是朱元璋手下得力大将花云。这是一场可怕的攻城战,十万汉军围住太平城之后,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等到夜里,把大船靠近江面的城墙边,靠梯子从容不迫地爬进了城头。陈友谅的战船实在是太高大了,高大得几乎和太平城的城墙一样高。守军将士还没有明白面前怎么会站着敌人,便被突然出现在城中的汉军杀得人仰马翻,花云也稀里糊涂地死于乱军之中。陈友谅只损失了很小一部分兵力,便一举拿下了应天最后一道屏障——太平府。

战略决断

太平失守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应天,这对朱元璋集团的影响很大。在应天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大部分人害怕了,他们一面痛斥常遇春的鲁莽,一面凭想象吹嘘汉军的强大,总之是极力为逃跑寻找理由。也有少部分人建议主动出击,抢回太平,用来牵制陈友谅的兵力,以缓解应天之危。

朱元璋坐在高台之上,看着这些人,倍感失望,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刚刚从青田请来不到三个月的刘基身上。他发现这个人从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只是偶然有些表情变化朱元璋琢磨刘基应该有话要说,便主动问他的看法。刘基投军以来一直和善待人,并没有显露半点才能,也没有人把他放在心上,现在的刘基却似乎变了一个人。他站在大殿正中,蔑视众将,大声指责那些主降主逃的人是背主之臣。在痛斥了这些懦弱之徒之后,他指出陈友谅虽强,却骄横自大,只有主动迎敌,决一死战,才是唯一出路。

朱元璋听后,觉得正合心意。后来,他留下刘基又单独谈了很久,认为投降和逃走都不是办法,目前只能正面迎敌。迎敌又有两个策略:一是东西兼顾分兵夺回太平,这样两线作战,必败无疑;一是集中全力,看准敌人弱点,一举击溃,然后再回头对付另一线,这样就有缓有急。眼下的形势,张士诚的士气、兵力都比不上陈友谅,只有一战打退陈友谅,使张士诚势孤,他也就不敢再进攻应天了。经过一番研究,朱元璋决定取长避短,诱敌登陆,一举解决来犯之敌。(www.xing528.com)

设计江东桥

考虑到自己手下的水军远不是陈友谅的对手,朱元璋最终确定只有引敌上岸,预设伏击,才有取胜的把握。他与刘基分析了陈友谅水军的进攻方向,认为汉军定会顺长江而下,入秦淮河,直抵应天城下。在这条汉军必经的水路上,唯一一处能够阻挡战船进入应天的入口,是三叉江上的一座木桥,名叫江东桥。

朱元璋雕像

如果陈友谅通过了江东桥,那么接下来,朱元璋只能用他弱小的水军去面对那些和城墙一样高大的汉军战船。在江东桥堵住陈友谅,就可以逼他弃舟登陆,而在应天城北恰好有一片开阔地,叫做龙湾,随时可以设下伏兵,伏击汉军。

朱元璋召集了从濠州跟他一起打到应天的生死兄弟,他首先派驻守应天正北方的邵荣放弃阵地,那块阵地,正是他和刘基为汉军选好的墓地——龙湾。接着,他又命令冯国胜、赵德胜、常遇春、徐达带领所部埋伏在龙湾和南城一带,准备伏击汉军。最后朱元璋亲率预备队驻扎在西北面的狮子山,作为决战力量,他将在山顶以挥舞红黄旗帜为号令指挥全军。

在这次战役之中,朱元璋军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叫做康茂才,他和陈友谅是旧相识。他让人带着自己的亲笔书信,偷偷跑去联络陈友谅,并透露了很多军情,自愿里应外合攻取应天。陈友谅不知是计,大喜过望,当听说江东桥只是座木桥的时候,陈友谅兴奋异常,当即令水军依计而行。

朱元璋在假消息送出之后,急调胡大海进取广信(今江西上饶),切断了陈友谅的后路。在安排好埋伏之后,朱元璋又命李善长连夜把江东桥改建成石桥。一切准备就绪后,陈友谅果然率军到来。

龙湾伏击圈

至正二十年(1360)六月二十三日,沉醉在喜悦之中的陈友谅率领庞大的舰队半夜里抵达了江东桥。他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叫人尽快与康茂才联络。汉军的信使站在船头,向城里喊了无数次联络暗号,城里就是没有任何回应。陈友谅感到情况不妙,忙叫人观察环境,发现在月光之下横在江面上的并不是木桥,而是石桥!

陈友谅马上意识到中计了,立即下令大军后撤,并改变了以水路攻取应天的战略,令其弟陈友仁率一万人马,在新河口北面的龙湾先行登陆,占稳滩头阵地,准备从陆路攻打应天。

伯温计破陈友谅
陈友谅称帝后,率精锐水军进攻应天府,朱元璋向谋士刘伯温请教后,采用诱敌深入的计策,大败陈友谅。

次日下午,陈友谅的主力大军开始在龙湾登陆。这一切都在朱元璋的计划之中,在确定了所有汉军进入伏击圈后,朱元璋摇动红旗,一时间,隐藏在石灰山、应天南城、大胜关等处的五路大军从不同的地方出现了,他们站在高坡上注视着汉军。陈友谅的军队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在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朱元璋又挥动了黄旗,军队从四面八方冲下山坡,直杀入敌阵。陈友谅的大军惊慌失措,拼命地向河水的方向逃跑,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噩梦般的事实,使汉军彻底绝望,由于正逢退潮,绝大多数战船搁浅,大多数汉军只能跳到长江之中逃生,陈友谅在亲随的掩护下狼狈地挤进一条小船,一路逃回了九江。

这一战,陈友谅死伤两万余人,被俘七千多人,而朱元璋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并且还缴获了一大批大型战船,这些战船成了朱元璋后来与陈友谅再度决战的利器。太平、安庆、信州、袁州先后被收复,而张士诚果如战前所料,只派出少量军队转了一圈就回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