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红巾军大起义以来,大江南北反元义军四起,短短数年间,不少义士就被历史淘汰,能够存留下来的,均可谓当世英雄。然而在那个群雄并立的时代,必然只有一人可以称雄天下。于是,陈友谅、张士诚二人的崛起,成了雄心勃勃的朱元璋最大的敌人。
四邻之地
至正十八年(龙凤四年,1358),朱元璋经过两年的努力,解除了外围的威胁,也掌握了处理内部生产的办法,他把下一步的目标转向了浙东、浙西的粮仓之地。在正式出征之前,他先是打下了皖南诸县巩固了自己的大后方,然后由徽州(今安徽徽州)进取建德路(今浙江建德),后改建德路为建安府,其先头部队迅速来到浦江(今浙江浦江),完成了对婺州(今浙江金华)的侧面包围。这年十月,朱元璋亲率十万大军攻取婺州,设置中书浙东行省。
青玉双龙耳杯
明代饮酒器,龙身弯曲接附于杯体上端两侧形成杯把,做工精巧。
婺州是两百多年来的理学中心,有“小邹鲁”的雅称,经过这些年的战乱,学堂都关了门,儒生们都不知散到何处去了。朱元璋一进城,马上聘请当地有名的儒生来为他分别讲解经书、历史,并建立郡学,复兴学堂。从这时开始,朱元璋接触到宋儒学问,他的思想也从此发生了变化。
婺州攻克后,朱元璋又分兵攻取了浙东诸地,至正十九年(1359)五月,小明王升任朱元璋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同年八月,元将察罕帖木儿攻陷汴梁,迫使 刘福通、小明王又撤回安丰。朱元璋的大军在此期间相继占领了诸暨和衢州、处州,浙东地区被孤立的元军据点也被逐一消灭了。
此时,朱元璋的割据范围也有了变化,东面和北面邻接张士诚,西邻陈友谅,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所在之地仍是群敌环伺。比较来看,张士诚最富,陈友谅最强,方国珍与陈友定只为了保一方疆土,并无大志。根据这一情况,朱元璋决定对东南采取守势,对西北采取攻势。他拿张士诚和陈友谅进行比较,认为张士诚顾虑太多,疑心过重;陈友谅野心极强,出手狠绝。两人一个是自保待攻,一个是寻机进取。两面的攻势又要分轻重缓急,打陈友谅,张士诚未必来攻,打张士诚则陈友谅必然趁机偷袭。最终朱元璋决定,对张士诚以守为攻,扼住江阴、常州、长兴几个咽喉重地,使他不能西进半步。而对陈友谅则要以攻为守,使他军力分散,不能集中兵力进犯。
明孝陵内景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始建于1381年。
张士诚与高邮之战
张士诚,江苏泰州白驹场(今江苏大丰)人,小名九四,以贩卖私盐为生。当时,盐是受国家统一管治的,不允许百姓私自买卖交易。盐是从海水里晒出来的,不需要多少生产成本,官盐却要比私盐贵上几倍,所以历朝历代都有相关刑律,用死刑来震慑贩卖私盐的人。然而为了生存,仍有不少的穷人铤而走险,从中牟取暴利。张士诚同他的三个兄弟士德、士信、士义还有盐枭李伯升,干的就是这种营生。
至正十三年(1353),张士诚眼看着其他盐贩被元朝政府个个剿灭,再也不堪忍受盐官们的压迫,就带着他的兄弟和朋友共十八人起兵反元。不久,张士诚攻下了泰州、兴化、高邮等江北重镇,并于第二年建都高邮(今江苏高邮),国号大周,纪年天佑,自称诚王。元政府很快派脱脱亲率百万大军南下攻打高邮。在元军到来之前,高邮城中已有很多人建议张士诚弃城逃跑,以图再战。张士诚考虑到退则必死,最终决定拼死守城。
元朝大军布好兵马,先是用火炮猛轰城楼,之后步兵开始攻城。张士诚和他的两个弟弟张士义、张士德身先士卒,站在城楼上与士兵们一同抗击敌军,将士们备受鼓舞,竟然顶住了百万元军的猛攻。此时,元朝内部出了奸党,脱脱被阵前罢官,元军内部自溃,张士诚和他的部队取得了高邮之战的胜利。
至正十五年(1355),张士诚继续向南攻取了平江路(今江苏苏州),改名隆平府,之后又攻占了江浙一些富饶的地区,成为当时群雄之中占地不大却最为富有的人。
明·碧玉镂雕龙纹嵌件
青玉质,嵌件长方形,嵌件中部呈长方委角形,四周为朵云纹,中间镂雕一龙,雕工精细,层次分明。(www.xing528.com)
枭雄的崛起
陈友谅原姓谢,生长于沔阳(今湖北仙桃)一个普通渔民家庭。因不堪世人对渔民子弟的歧视而发奋读书,在当地县衙找到了一份写文书的差事。不过,这份差事并没有使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对他改变态度。
徐寿辉早年以贩布为生,后来刘福通起义经过他的家乡,他效仿红巾军利用明教发起了大起义,不久成立了天完国。徐寿辉的经历在陈友谅的身上再现了,当徐寿辉的义军队伍来到陈友谅的家乡时,身为元朝政府小吏的陈友谅决定参加义军,他要利用这个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至正十三年(1353),元朝政府把军事重点放在了刚刚称帝不久的徐寿辉身上。元军调集几省的军队围攻天完国的国都,最终城破,彭莹玉战死。徐寿辉从皇帝的美梦中清醒过来,他将部队撤退到湖北黄梅一带打游击,重整旗鼓,进行大规模的反攻,重新夺取了江西、湖南的大片土地,并于汉阳县城(今湖北武汉)重新建都,改年号为太平。
在徐寿辉的手下,有邹普胜、丁普郎、赵普胜、傅友德四员大将,正是他们帮助徐寿辉创立了天完政权。身为天完国丞相的倪文俊自认文武全才,不甘久居人下,起了篡权夺位的心思,结果被人告发。陈友谅当时身为黄州守将,是倪文俊一手将他提拔起来的,平时二人亲如师徒。事发后,倪文俊只有逃往黄州去投奔陈友谅。陈友谅先是热情地接待了他,之后又询问了一番汉阳的情况,当得知赵普胜这些悍将仍忠心于徐寿辉后,倪文俊的人头便成了陈友谅登上天完国第一重臣位置的垫脚石。
陈友谅篡权
陈友谅与朱元璋的第一次较量,是在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底的池州战役中。在那次战役中,虽然朱元璋赢了陈友谅,但他发现守池州的赵普胜是员勇将,于是暗中用重金收买陈友谅的人,使用离间计陷害赵普胜。赵普胜毫不知情,逢人常自夸功劳。陈友谅正要剪除徐寿辉羽翼,这恰好是个绝好机会。于是,他以会师共图池州为名,从江州率领大军来到安庆。赵普胜信以为真,带了酒肉美味打算在船上宴请陈友谅。两人如约相见,就在赵普胜上前躬身施礼之际,被陈友谅的手下一刀砍掉了脑袋,而徐寿辉这个天完国的皇帝却全然不知。
私盐
食盐专卖制度的实行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正处于齐桓公时期,其丞相管仲为发展本国经济,控制盐业税收,开创了食盐由国家专卖的制度,即官盐前身。
有官即有私,私盐的出现也是在这一历史时期,这是针对不合理的食盐专卖制度的产物。虽然食盐专卖制度产生于齐桓公时期,但真正明确食盐官卖、严禁私煮的法规,却是在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才出现,这是中国最早将贩卖私盐列为法禁的开始。法令除了规定严禁私煮、私贩食盐之外,还制定了相关的刑法标准,官府采取强制手段垄断了食盐的买卖。
从此之后,陈友谅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不但知人善任,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而且还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奇才,益发得到徐寿辉的重用,亲信也日渐增多。丁普郎和傅友德看出陈友谅的野心,尤其是赵普胜被杀之后,恐被谋害,不久便寻找时机,投到朱元璋的帐下。徐寿辉转眼之间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陈友谅除掉徐寿辉的计划终于开始了。
徐寿辉听说陈友谅屡立奇功,对他非常欣赏。当时正逢龙兴(今江西南昌)新克,因喜欢此地名字,徐寿辉想要迁都到龙兴。陈友谅本不同意迁都,可徐寿辉执意如此,自带几万兵马,不由分说从汉阳直奔龙兴,途中正好路过陈友谅的大本营江州。陈友谅把握时机,在江州城内暗设伏兵,等到徐寿辉和他的禁卫军进了城,马上关闭城门。就这样,徐寿辉的数千禁卫军尽数被杀,他本人也被软禁起来,成了陈友谅手中的一颗棋子。
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谅挟持徐寿辉进攻朱元璋。六月十六日,陈友谅的十万大军攻克了朱元璋的采石城以后,就在城内的五通庙里将徐寿辉锤杀。从此,陈友谅雄霸一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