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洪武帝开创铁腕治河:克敌制胜,挑动民愤

洪武帝开创铁腕治河:克敌制胜,挑动民愤

时间:2024-01-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黄河泛滥之后,他不惧地方农民起义的危险,带领部下深入实地,凿井测量 沿途地势高低,并参照大量史料,写出了极为详细的调查报告,最终得出结论,认为贾鲁的治河方案不具备可行性,而且征调十数万劳役,极易引发大规模暴乱。独眼佛人在贾鲁治河初期,白莲教教主韩山童认为发动起义的时机终于到来,于是他命人暗地里刻了一尊独眼佛人的石像,偷偷埋在黄陵冈的施工地下,并令教徒四下散布歌谣说“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

洪武帝开创铁腕治河:克敌制胜,挑动民愤

元至正十一年(1351),长期利用白莲教在民间活动的韩山童刘福通利用修筑黄河河堤的机会,宣传明王转世和独眼佛人的传说,发动了元末红巾军大起义,各地义军纷纷响应。

黄河之灾

元至正四年(1344)五月,黄河一带连降二十天大雨,河水暴涨,冲破白茅堤(今山东曹县、东明之间),六月又决金堤。洪水向北、向东不断涌向济宁(今山东济宁)、曹州(今山东菏泽)、东平(今山东东平)等二十个州县,直达安山(今山东梁山北),涌入会通河。次年七月,黄河在济阴一段决口,河水向北极速蔓延,直接威胁到济南、河间这些重镇。这一地区是元朝漕运重地,有两漕司下辖的盐场,关系朝廷经济命脉,于是元顺帝急令有关官员,限期提交治河方案。

贾鲁雕塑
贾鲁(1297~1353),字友恒,元代高平人,曾多次领导治理黄河。

元顺帝的命令虽然紧急,但此时的元政府已经极度腐败,此事被拖延了整整四年。直到元至正八年(1348)二月,元朝设立郓城行都水监,任贾鲁为都水使者。贾鲁上任之后,沿河进行实地考察,行程数千里,提出了两种治理方案:一是加固北面堤坝,预防决口;二是加固河堤与疏通河道并举,将黄河引回故道。可是这两个方案上奏朝廷之后,因贾鲁的调职均被搁置了。

直到至正九年(1349)冬,元朝名臣脱脱恢复丞相一职,治河一事才被重视起来。在脱脱以丞相身份大力主张治理黄河的朝议上,以贾鲁和成遵为代表分成了两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成遵出身寒微却勤学不辍,进国子学,最终高居工部尚书之位。黄河泛滥之后,他不惧地方农民起义的危险,带领部下深入实地,凿井测量 沿途地势高低,并参照大量史料,写出了极为详细的调查报告,最终得出结论,认为贾鲁的治河方案不具备可行性,而且征调十数万劳役,极易引发大规模暴乱。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激烈的朝议中,无论是成遵还是贾鲁,都没有考虑到自己利益的得失。最终,贾鲁在获得当朝权相脱脱大力支持的情况下,接任了工部尚书的职务,主持治河大计,并采用了自己的第二套方案,成遵则被就地罢免。

奔腾咆哮的黄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贾鲁治河

贾鲁,字友恒,山西高平(今山西高平)人,少年时即才智过人,成人后更加奋发图强,从儒学教授做起,历任县尹、户部主事、监察御史、工部郎中等职,直至工部尚书。他在任工部郎中期间,亲眼见到黄泛区灾民惨况,曾多次领导治理黄河,救民于危难。这次奉命主持治河大计,贾鲁深知责任重大。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筹备工作,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初四,朝廷正式颁布任命贾鲁的诏书,进秩二品,充总治河防使,负责督率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今河北大名)等十三路河工,共计十五万人,及庐州(今安徽庐州)等处驻军两万人,共同治理黄河。

贾鲁首先集中力量开凿并疏通了从白茅口到杨青村二百八十余里的河道。进入八月,又将黄河由白茅口引到杨青村,截弯取直,引回故道。接下来贾鲁于九月七日将二十七艘大船并连成方舟,又令河工装满石块,同时凿沉于河堤决口处,再迅速投入大量装有石块、草土的竹笼,成功堵住决口。这种沉船筑坝法大大加快了治河的进度,也是治理黄河历史上的一个创举。

从四月二十二日正式开工,七月疏通河道,八月黄河引归故道,九月舟楫通行,十一月完成水土加固工作,贾鲁在仅仅七个月的时间里,便成功解决了延续多年的黄河水患。其工程之巨,效率之高,堪称古代治河史上的奇迹。

然而之前成遵所担忧的情况也出现了。由于此次治理黄河动用民力过甚,导致社会矛盾变得更加尖锐,治河开始没多久,便爆发了元末红巾军大起义。

明教(www.xing528.com)

明教于公元3世纪创立,唐代传入中国,因为创教者是波斯人摩尼,所以又名摩尼教。他们将世界分成明暗两种不同的力量,叫做明暗二宗,明即善、即理,暗即恶、即欲,光明拯救万物苍生,所到之处黑暗就会消失,一切东西都会变得美好。除了宣扬“二宗”的思想外,还有“三际”说。所谓“三际”是指过去、现在、将来,也就是教中所说的初际、中际和后际。明教中的“三际”理论和佛教中的弥勒观念的三世论基本是同一个概念。到了宋朝,摩尼教这个名字已被明教所取代,据说由于明教的神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形象,当时许多中国百姓没见过,以为是魔鬼,因此明教也多了个别名,叫做魔教。

独眼佛人

在贾鲁治河初期,白莲教教主韩山童认为发动起义的时机终于到来,于是他命人暗地里刻了一尊独眼佛人的石像,偷偷埋在黄陵冈的施工地下,并令教徒四下散布歌谣说“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当时,朝廷发的修河经费几乎全被各级官员饱了私囊,河工们连顿饱饭也吃不上,早已怨声载道,韩山童的歌谣和明王转世的传说给了河工们新生活的希望。

一天,开河的河工挖到黄陵冈地段,真的就挖出个独眼佛人来,一时间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很快,参加修河的十数万河工全都知道了这件事,大家三五成群地私下议论,相信光明的一天终要到来。

由于河工中早已安插了韩山童的人,这些人一煽动,人群马上就乱了起来。这一天,白莲教教徒刘福通聚集了三千人在白鹿庄斩白马、黑牛祭告天地,宣称韩山童是宋徽宗第八世孙,自己是宋朝大将刘光世的后人,恢复大宋江山的时候到了。大家拥立韩山童为“明王”,以红布裹头,约好时间一同起兵。正当众人情绪高涨的时候,不知谁走漏了消息,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县令带兵赶来镇压。由于未加防范,韩山童被杀,他的妻子杨氏带着儿子韩林儿趁乱逃出重围,隐居武安山中等待消息。

刘福通见事已败露,迅速集结部队,一鼓作气,攻下颍州、罗山上蔡、正阳、霍山等地,之后又分兵进攻舞阳、叶县。黄陵冈的劳工们得到消息,也纷纷揭竿而起,杀了监工的元朝官员,他们头裹红布,整个大地看起来火红一片。几支起义部队很快会合在一起,不到一个月,红巾军已是拥有五六万人马的大部队了。

江淮一带的百姓早就盼着这天的到来,消息所到之处,百姓闻风来投。起义军接着又攻下了汝宁数地。在这股红巾军的影响下,丰沛的芝麻李、彭大、赵均用,蕲黄的徐寿辉,袁州的彭莹玉,濠州的郭子兴、孙德崖、张天 等相继高举红巾军的旗号起兵造反,元朝统治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

河南开封龙亭公园元末红巾军刘福通起义泥塑

西系红巾军彭莹玉

民间流传的“明王转世”、“弥勒降生”的传说,对受尽元朝统治者压迫的穷苦百姓来说绝对是精神支柱。

出身浏阳农家,后在袁州慈化寺出家为僧的游方和尚彭莹玉利用自己的和尚身份,加上擅长医术的技能,在淮西一带秘密活动,广泛传布弥勒佛降生的教义。彭莹玉所传布的宗教虽然是多元化的,但主要尊奉的是弥勒佛和明王,其主要经典《弥勒降生经》和《大小明王出世经》都在淮西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而赵州栾城的韩家几代都是白莲教会首,他们烧香结众,深得百姓拥护。白莲教和弥勒教同是宣传天下大乱、弥勒降生和明王出世的言论,并以此为根基,起兵要推翻元朝腐败的政权,大家共同指向一个光明的未来。于是,大家都用红布裹头,称为红巾军。彭莹玉的活动区域在南方,韩家则在北方,时人将红巾军看做南北两大派系,彭莹玉则是当之无愧的西系红巾军开山祖师了。

其实早在朱元璋十多岁的时候,彭莹玉便辅佐他的徒弟周子旺在袁州起事。他们先是劝人念弥勒佛号,每晚点火焚香进行礼拜,并且口宣佛偈,信奉的人极多。师徒二人见时机成熟,便约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起兵反元,所有参加的人背心上用赤砂写着一个“佛”字,号称刀枪不入。

至正四年(1344)正好到了农历戊寅年,等到年月日都和预先约定的时间相符时,周子旺自称周王,定了年号,率领五千教众正式起兵造反,然而这支队伍根本没经过训练,信心再高,打起仗来却不顶用,很快就被元军打散了。彭莹玉侥幸逃脱,躲起来继续秘密传播弥勒教,伺机再反,十三年后在袁州起兵终于取得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