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伦理意识笼罩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伦理意识如同一张看不见的网,牢牢地束缚着中国人的思想,如同地球被一千公里厚的大气层包裹着一样,中国封建社会浸透了以“仁”、“义”、“忠”、“孝”为基本规范和理想人格的伦理意识。从帝王将相的安邦治国之道到山野小民的饮食起居,从宿儒宗师的高头讲章到骚人墨客的风月之作,从恪守陈规祖训的遗老遗少到企图变法改制的新派人物,无不受到伦理意识的约束,烙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印记。即使是那些如流星一般划过夜空的名教叛逆,也只是对某些具体的道德现象进行有限的针砭和抨击,而对于基本的伦理规范,仍然不敢越雷池之半步。批判始终囿于传统思维方式的圈子内,没有超越出伦理意识的参照系,因此批判就变成了一种自我批判或讽刺。
现世性和实用性是伦理意识的一对螯钳,它们伸展到中国文化的主要精神领域如哲学和宗教中,凡是被它们触夹过的东西,都带上了殷红的印迹。于是我们看到,从“天”到“理”的中国哲学正宗(儒家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始终围绕着现实性的伦理规范兜圈子,许多形而上的概念最终都要被赋予经验的道德解释。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没有纯粹的哲学本体概念,一切貌似“本体”的概念,如“天”、“理”等说到底只是一种道德本体。经验的道德规范被抽象化为形而上学的本体,而形而上的本体又具体化为道德规范。一个本体概念既“实”又“现”,同时兼有形而上与经验的双重色彩,这种由伦理意识加以界定的飘忽不定的“道德辩证法”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特点,它表明了中国哲学范畴的直观性和经验性。现世意识使中国的宗教(无论是土生土长的,还是外来的)带有浓重的此岸性色彩,在吃斋念佛的虔诚背后掩饰着肉体得救和遗泽子孙的功利目的,宗教信仰成了世俗欲念的一块冠冕堂皇的遮羞布。由于伦理意识的统摄作用,上帝(或佛、仙)与君、父相比退居次要地位,“孝僧”、“忠僧”则屡见不鲜。而凡有悖于伦理规范的外来宗教教义,都被拒之于国门之外。(www.xing528.com)
古代的中国人是崇尚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并非思辨理性,亦非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理性,而是围绕于现实伦理关系的实用理性。这种理性始终带有经验和功利的色彩,即使在对待形而上的对象时也不例外。它始终侧重于现实实用的目的,轻视从理论上去探讨玄奥的哲学问题,忽略纯思辨的抽象,却专注于各种抽象范畴的实用功能,并最终落实到道德教化的效用上。它摈弃了各种宗教的狂热和神秘的教义,用清醒的现实的理性作为实践的引导,以规范塑制人们的情感、愿欲和意志。对于这种实用理性来说,重要的不是深奥的思辨,不是精美的理论体系,不是对彼岸某个永恒之存在的信仰,而是现实的道德实践,是行为本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