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击珍珠港
日本海军于东京时间1941年12月8日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军国主义日本早已提出侵占东南亚的所谓“南进”战略。
美国太平洋舰队于1940年夏进驻夏威夷;以珍珠港为主要基地后,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宫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认为,如不采取必要对策,向东南亚发动进攻时,日军的翼侧必会受到美海上兵力的威胁。他主张开战伊始,首先以航空兵痛击驻泊于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使之瘫痪,才能确保进攻东南亚的行动顺利展开。
因此,山本司令长官于1941年1月7日致函及川古志郎海军大臣,提出了上述设想。随后指定第11航空舰队参谋长大西泷治郎海军少将负责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具体事宜,制定作战计划,并于同年4月上报海军军令部。
联合舰队一面全力争取上级批准这项计划,一面投入紧张的战前训练和种种准备工作。它以舰载航空兵作为训练的重点,首先选拔若干名精悍的飞行队长和一大批优秀的飞行员,利用近似瓦胡岛的樱岛和有明湾海军轰炸机靶场进行刻苦训练。其轰炸机最后达到了从3000米高度投弹误差不超过30米的水平,鱼雷机在训练中一再降低投雷高度,最后可从20米的高度投射鱼雷。与此同时,改进了航空炸弹和投弹装置,并在空投鱼雷上安装了稳定器。
在此期间,日军在了解敌情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挑选适当人员以各种名义派往美国,1941年5月后,仅以不同身份在夏威夷地区进行活动的日本间谍就有200人左右。在开战之前,准确地掌握了瓦胡岛的对空和对海防御设施、兵力部署,舰艇和飞机的种类、数量,驻泊停放情况以及活动规律等。还专门派遣海军军官化装成商人或船员,对预定采用的北航线进行侦察。查明了该航线冬季的气象、海情、有无商船来往等情况。
日军进攻部队袭击珍珠港航路示意图
由于海军军令部认为袭击珍珠港的行动过干冒险,联合舰队的前述作战计划上报后便被搁置起来。至1941年秋,鉴于局势日益紧张,山本派联合舰队首席参谋黑岛龟人去军令部,强烈要求采纳袭击珍珠港的作战方案。后来,联合舰队甚至声称,如不批准袭击珍珠港的作战计划,山本海军大将将辞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之职。经过反复研讨和激烈争论,这项计划终于10月20日得到大本营的批准。12月1日,日本天皇在御前会议上作出对美、英、荷开战的最后决断,大本营随后下达了作战命令。
实际上,御前会议尚未作出最后决断时,进攻部队已经开始行动。
这支进攻部队包括两个编队:先遣编队和突击编队。先遣编队由第6舰队司令官清水光美海军中将指挥,下辖5个战术群:第1、第2、第3潜艇队和特别攻击队,以及要地侦察队,共有27艘潜艇。这些潜艇自11月11日就分别从住伯湾、横须贺和吴港等地陆续出航,昼间水下航行,夜间水面航行,驶往夏威夷。突击编队由第1航空舰队司令官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指挥,辖有航空母舰6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2艘、一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11艘、潜艇3艘和油船8艘。这33艘舰船于11月20日前后就按预定计划,从所在港湾分批出发。它们向集结点行驶时,有的出航后先西后东取道日本海,有的先南后北绕过小笠原群岛,严格实行无线电静默,以便隐匿企图。11月23日,突击编队所属各队已在择捉岛的单冠湾集结完毕,进入待命出击状态。这支突击编队根据联合舰队的电令,于11月26日8时从单冠湾起航,在航空兵的掩护下,沿预定航线东进。12月1日在最高当局作出对美、英、荷开战的最后决定后,山本司令长官根据大本营的命令,向有关部队以“攀登新高山1208”为暗语发出电令,通知以12月8日为开战日。
这时,南云突击编队正冒暴风雨在北太平洋航进,按此电令后一如既往,仍沿阿留申群岛和中途岛之间的原定航线继续前进。虽然波涛汹涌,又须进行海上加油,航行相当艰难,然而令人担心的美国舰船、飞机以及其他国家的船只却未出现。11月30日和12月6日,突击流队的警戒船只两次进行海上加油。12月7日晨,这支编队进至中途岛以东600海里巡逻圈以外水域时,南云司令官下令,径直向瓦胡岛方向航进。
先遣部队的27艘潜艇,皆于7日晚以前驶抵战场;进入规定位置、第1潜艇队在瓦胡岛以北展开,第2潜艇队封锁瓦胡岛的东西海峡,第3潜艇队扼守珍珠港的湾口。特别攻击队于7日夜从水下接近珍珠港入口后,将所携带的袖珍潜艇放入水中。后者先后向港内驶去;准备在航空兵开始袭击之后从水下对敌舰船实施鱼雷攻击。要地侦察队所属的潜艇,均于7日前完成了规定的侦察任务,并将所获的敌情报告给指挥部。
8日1时30分,突击编队抵达瓦胡岛以北230海里处,南云司令官命令突击机群起飞。第1攻击波183架日机,由洲田海军中佐担任空中指挥,在空中编好队形后,于1时45分从云层之上飞向瓦胡岛。约于3时20分,渊田率领突击机群飞临目标上空,并下令开始攻击。持续至4时前后陆续返航。(www.xing528.com)
第2攻击波167架日机,于2时45分开始起飞,15分钟后在空中编好队形,由海军少位率领飞向目标。约于4时30分飞临瓦胡岛上空,发现几架美机升空,首先命令战斗机群将其击落,掌握制空权;然后以俯冲轰炸机对地而飞机进行扫射,并攻击港内的舰船。接着,以水平轰炸机对岛上的各机场进行猛烈轰炸与扫射。
第1攻击波的大多数飞机于5时30分至7时30分之间返回母舰。第1波的其余飞机和第2波的飞机于7时至8时30分之间先后返舰。南云突击编队收回飞机后。向中途岛以北海域撤离。在返航途中,南云海军中将于12月16日遵照联合舰队的电令,派“苍龙”号、“飞龙”号两艘航空母舰以及巡洋舰、驱逐舰各2艘,去支援进攻威克岛的作战。12月23日13时,南云突击编队口到广岛湾联合舰队锚地。
先遣编队的特别攻击队辖有5艘潜艇,各携带1艘袖珍潜艇。这5艘袖珍潜艇皆于8日凌晨之前离开母艇。珍珠港的港口防潜网当时设有关闭,日军的1艘袖珍潜艇于突击机群发起攻击之前,曾尾随美军靶船向港口潜航,但在入口附近被发现,美驱逐舰“沃德”号将其击沉。另1艘袖珍潜艇在港湾出入口东岸触礁搁浅,艇员被俘。据美方资料记载;有1艘袖珍潜艇进入港内,发现美军水上飞机供应舰,并对其发射1条鱼雷,但未击中。在其附近的“莫纳汉”号驱逐舰立即对该潜艇开炮射击,亦未击中,于是准备用舰首将其撞沉。
这时,那艘潜艇对“莫纳汉”号又发射1条鱼雷,仍未命中。这艘驱逐舰随即驶至该潜艇上方,连续投放深水炸弹,将其炸沉。还有1艘进入港内的袖珍潜艇,对1艘巡洋舰发射两条鱼雷;皆未命中,鱼雷撞到附近的礁石上爆炸;这艘巡洋舰发现潜艇后,立即开炮将其击沉。第5艘袖珍潜艇下落不明。在瓦胡岛周围封锁珍珠港的其他潜艇,准备在舰载航空兵突击时截击企图逃离港湾或出海进行反击之敌。但在空袭时,并无大型军舰出港,待机的日潜艇未能大显身手。仅“伊-69”号潜艇在瓦胡岛以南发现1艘运输船,并对其发射了鱼雷,但未击中。后被防潜网缠住,受到深弹攻击,险些葬身海底。日潜艇“伊-70”号于6日下午,在瓦胡岛西南向指挥部报告说。有一航母编队进入珍珠港;此后不久便被美轰炸机炸沉。先遣编队所属的各潜艇队,在空袭结束后便撤离现场去执行其他任务。
珍珠港遭到空袭前,停在港内的美军舰船有:战列舰8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29艘、潜艇5艘,其他舰船35艘。但航空母舰均不在港内。在瓦胡岛上有海军飞机145架,陆军飞252架。基地内的舰艇和航空兵力虽不算薄弱,但其战备思想比较麻痹。日机空袭前数小时,美军就发现了潜艇突袭,并将其击沉,可是并未因此引起警觉。日突击机群还在目标区100海里之外时,已被瓦胡岛北端的卡胡库角雷达站发现,指挥所却把它误为己方的飞机。日机飞临瓦胡岛上空时,美军的广大官兵还以为是己方飞机进行演习。当军舰、机场遭到猛烈轰炸时,他们才恍然大悟。
日机第1攻击波的主要目标,是袭击停泊在港内的战列舰“内华达”号战列舰被鱼雷击中左舷后部,起锚向南水道规避,接着又被击中6颗炸弹,伤势严重,遂在福特岛西南抢滩。“亚利桑那”号战列舰被击中数条鱼雷后,又被击中4颗大圆径炸弹。
其中1弹穿过前甲板在弹药舱爆炸,引起机舱毁裂,致使该舰迅速沉没。“西弗吉尼亚”号战列舰被6~7条鱼雷从左舷击中,旋即向左倾覆沉没。“俄克拉何马”号战列舰先被3条鱼雷从左舷击中,后又被2条鱼雷和数颗炸弹击中,迅速沉没。“加利福尼亚”号战列舰,除有2条鱼雷命中其舰桥和3号炮塔的下部外,还有1条鱼雷命中其左舷,并有大圆径炸弹在舱内爆炸,使其舰首上翘,沉没于海底。“田纳西”号战列舰被击中3颗大圆径炸弹,1座炮塔被炸毁。“马里兰”号战列舰,虽然只被击中两颗炸弹,但因炸弹穿透前甲板在舱内爆炸,也受到了重创。唯有“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受到的损伤比较轻微,因它正在船坞修理,没有受到鱼雷攻击,只被俯冲轰炸机投中1颗炸弹。
日机的第2攻击波集中力量轰炸损伤轻微的舰只。但这些军舰此时已经作了战斗准备,积极组织反击。因此,日机的损失绝大部分都是实施第2次攻击时造成的。另外,珍珠港内的机场也遭到了重点攻击。由于机场上的飞机多是密集地排列着,所受的损失也比较大。而日军的飞机在珍珠港上空仅被击毁29架,另有几架是在着舰时损失的。
这次袭击的结果,美军舰船被击沉6艘,被击伤15艘美军飞机被击毁311架,其中有海军飞机80架、陆军飞机231架;美军官兵死伤3681人,其中海军死亡2112人,负伤981人,陆军死亡222人,负伤360人。
美军在这次浩劫中虽遭惨重损失,但能从中得到教益。从军事思想上看,美海军此前和日海军一样,把战列舰视为海上作战的主要兵力,而把航空母舰看作辅助兵力,一直主张通过交战双方主力舰队的大规模“总会战”来夺取海上战争的胜利。
可是,日军袭击珍珠港,使其战列舰部队受到毁灭性打击,从而不得不另寻良策。加之,受到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以及英国最新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战列巡洋舰“反击”号被击沉等事件的启示,美海军能较快地摒弃传统海战理论,改以航空母舰为核心兵力组织实施海上作战,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逐步创造出一套适于当时海战特点的战略战术。而日海军虽是袭击珍珠港成功经验的创造者,却未能从理论上真正认清这一行动在海军战略战术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在此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日海军依然囿于“对马海战”那种“海上决战”的传统理论之中,未能把袭击珍珠港的胜利当作认识新情况、研究新特点和提出新作战方法的起点,而是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结果,美海军在军事思想上从珍珠港失败中吸取的无形教训,大大弥补了在物质上受到的有形损失,而日海军在物质上从这一胜利中得到的有形战果,却被它在军事思想上存在的无形惰性抵消殆尽。这对此后整个战争的进程与结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