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密教的修持仪轨
密教具有十分严格的规则仪式,依照密法仪轨,凡是修炼密法者,首先应该脱离凡俗,恪守戒律,接受灌顶,具有慈悲之心,这些是修炼密法的基础。之后要择师,选择一位有能力,熟谙密法仪轨,掌握经续内容,德行高尚的人作为轨范师,建造曼荼罗,传授灌顶等,然后依教修行。修炼所得成就分一生成就、十二年成就和十六世成就。
密法修炼时,择师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活动,尤其是灌顶上师,相当于佛的代表,在传授灌顶和宣讲经续时,和佛的加持力没有两样。因此,所选上师应当具备身、语、意三门功德,通晓各种方便和显密经义,能平等待人,圆融无碍。
作为受法弟子应该尊敬上师、学友,虔诚密法,属守戒律;品行端正,消除贪心,具利他心,诚心闻听师教,敬师如佛。“以大信解心,视师如真佛”。[1]
轨范师如同道的根本,凡其所授教法如佛授,入定习法,千万不可轻视诽谤上师。《时轮》中对轨范师也有明确严格的个人要求,包括:轨范师必须通达世俗胜义二谛性空的道理,精通生起第及圆满次第教授,不恋家室,舍弃自身,修法对治贪、瞋、痴、慢、嫉、吝六毒,以菩提心和般若六度拯救他人危难,引导弟子步入佛道正门等等。
其次,修炼密法者必须接受灌顶仪式。灌顶是任何一位密法修炼者必须接受的一项仪式,本质上和律议、道、三昧耶相同。是一种方便和途径,成就的根本,通过灌顶能成熟各续部和三种智慧之器,获得诵咒讲经的权力。传授灌顶的轨范师和接受灌顶的弟子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阿阇黎灌顶的仪轨包括念诵、乞地仪轨、熏坛、曼荼罗等,先修本尊,次修相,后修诵咒等。灌顶前,阿阇黎和弟子首先煨燃香料,摆放鲜花。敲锣击鼓,圆满供养。
密教灌顶分大灌顶、说法灌顶、观象灌顶和结缘灌顶等,具体而言极其复杂。事续部总分为世间、出世部,世间部又分才部、药叉部、余世间部;出世部包括佛部、莲花部、金刚部。各部各有部总、部主、部妃等。
按照规定,修行者入修前布坛四十九日,入坛修行七日,修行期间意想自身为本尊,离坛消除这种观想,期满后拆除坛城。
事部灌顶分花鬘灌顶、水灌顶、冠冕灌顶。修行者接受灌顶后,恪守五部佛所摄的特殊律仪、断不善戒、五学处戒、比丘戒、菩萨戒和密教戒律。密教戒律有十四戒、十三戒和十一戒之分,“金刚鬘”坚持十四戒,“金刚帐”坚持十一戒。格鲁派祖师宗喀巴根据经续提出了密教粗戒八条和根本戒十四条。戒律被视为获得成就的基础。[2]
行续部把外身语和内心禅定结合起来修行,按照规定布坛七日,入坛修行四十九日,期间观想自身为本尊,一直到修行圆满后,取消这种观想。格鲁派认为,行部有杵灌顶、铃灌顶、名灌顶和阿阇黎灌顶。
瑜伽续部通过禅定修行菩提心方便和般若智慧。瑜伽部包括如来部、宝生部、莲花部、羯摩部和金刚部。灌顶分十一种,概括为弟子五灌顶和金刚阿阇黎六灌顶。弟子五灌顶包括水、冠冕、金刚、铃、名;阿阇黎六灌顶是不还灌顶、秘密灌顶、随许灌顶、授记灌顶、解脱灌顶和赞颂灌顶。
修炼无上瑜伽部密法者心意识应该达到非常高的境界,修法仪式、坛城的设置等方面不受严格限制,甚至可以脱离本尊像随意修炼,在观想本尊空的同时,自身亦空,最终二空融为一体,无二无别。因此,无上瑜伽部密法被视为密教的最高法门。无上瑜伽续分大日如来部、宝生部、弥陀部、不空部、不动金刚部和金刚持部,着重讲述方便和智慧一体的修持方法。《集密后续》中说无上瑜伽部灌顶有四种:“第一宝瓶灌顶,第二秘密灌顶,第三智慧灌顶,第四词句灌顶。”宝瓶灌顶包括水、冠冕、金刚、铃、名号五种弟子灌顶和金刚禁戒、行禁戒、随许、传教、气息、赞颂六种阿阇黎灌顶。(www.xing528.com)
宝瓶代表一种特殊的手印身,或手印身曼荼罗,能对治徒众的贪、瞋、痴、傲、慢五毒,宝瓶灌顶,一股依彩色坛城,或布画坛城、身坛城传授。
秘密灌顶是从菩提心的领受中产生的禅定乐,是上师父母的秘密菩提心所授灌顶,在破除宝瓶灌顶心我执念的基础上,调治错误心理所造成的生理障碍,净冶五种烦恼,使金刚身脉[3]、智慧气[4]、清静明点显现,发挥受用身的功能、显示语金刚的本性。宝瓶灌顶从教理着手,秘密灌顶从修行者的生理着手,分别开发各自的智慧。
智慧灌顶一般通过方便智慧双运修持,发挥气、脉、明点的功能,致使气入中脉,逐渐开启秘密轮、脐轮、心轮、喉轮、额轮、顶轮(即“百会”穴),产生“乐空”感觉。或者,依靠手印修炼,出现喜、胜喜、殊喜和俱生喜等引四喜,开发俱生智慧,方便和智慧融为一体产生猛厉火,从中出现上降四喜和下降四喜;当四喜降落到菩提心宝时,引发俱生智慧。
词句灌顶是四灌顶中最深密的一种,其目的是并发七支大手印俱生智慧,达到空乐无别的境界,使自身成为受用身,即空乐双运身。或者,依胜义菩提心坛城,向身、语、意三门灌顶,清除污染习气,成就三金刚一体自性身。[5]
灌顶仪式结束后,举行护摩仪式。“护摩”也叫做“火祭”或“烧施”,把浆树枝、香枝、青稞、花果和各种祭品一起焚烧,以息灾求福。
【注释】
[1]根桑泽程仁波切著:《密宗密法精要》,东方文化艺术研究所,1994年。
[2]十四条戒律是:a.恭敬上师及身、语、意三业戒;b.恭敬三宝戒;c.恭敬大灌顶金刚弟兄戒;d.恭敬一切有情戒;e.心思度脱一切众生成;f.虔信密典戒;g.末受灌顶者,盗听法戒;h.不依密法养身,食时不存观顶腹脐脉,仍守显教苦身,以至杀身戒;i.诽谤龙树、无著诸菩萨戒;j.袒、谤金刚上师徒众戒;k.自矜胜法,弃置性相戒;l.对大乘法器、不应机说法戒;m.道力成熟,智度现前、反拒谤式;n.轻示密法致生疑谤戒。
[3]在修行中把自身意想为尊身,坚不可摧,故名,脉因此成为金刚之脉。
[4]通过修行调顺脉、气,逐渐开发智慧,故名智慧气。
[5]索南才让著:《西藏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