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帝国的智囊团:意想不到的敌人

帝国的智囊团:意想不到的敌人

时间:2023-12-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太宗去世后,无儿女的嫔妃们被送到宫外寺庙出家,武才人被送到感业寺。李治本是个不愿拿主意的人,见群臣如此,自然顺水推舟,确定了国本问题。在改立皇后问题上,长孙无忌的确给高宗李治人为设置了重重障碍,在李治看来,这就是弄权。而大臣和君王对着干,倒霉的大多是臣子,长孙无忌即将遭遇他人生中最大的失败。

帝国的智囊团:意想不到的敌人

长孙无忌一面辅佐高宗沿承贞观遗风,继续为大唐事业保驾护航,一面继续为自己铺好后路,以备不时之需。他年纪越老,越明白君恩如流水,权势如乘风,那么多老战友浮浮沉沉,他在思考,怎么能保证自己的地位能岿然不动呢?见高宗皇帝位置已稳,他希望尽快立个太子。不想这件事还好,一着手,长孙无忌突然发现自己多了个敌人,一个他想都没想到的强敌,此人不是文臣不是武将,而是后宫的一个妩媚的女人。

这个女人是大唐开国功臣之一武士彟的女儿,贞观年间被太宗召入宫中封为才人。太宗去世后,无儿女的嫔妃们被送到宫外寺庙出家,武才人被送到感业寺。谁知这个女人竟在太宗生病、太子常常探视之时,对太子李治暗送秋波。李治继位后,去感业寺烧香,遇到已经剃度的武氏,二人泪眼婆娑,竟似久别重逢的爱侣一般。

偏巧李治的妻子王皇后无宠又无子,宫中有个萧淑妃深得李治宠爱,常常对皇后无礼。皇后一气之下暗自命尼姑庵中的武氏蓄起头发,怂恿高宗将武氏接入宫中。李治喜滋滋地将父亲的才人迎入后宫,武氏对皇后千恩万谢,处处恭敬,对李治处处体贴,萧淑妃很快受到冷落。武氏很快就生了自己的儿子,进位为昭仪。

皇帝后宫之事,若不涉及立后立储,群臣很少参与。一来李家王室胡风浓重,在男女关系上一向混乱,李世民的后宫里有隋炀帝的女儿,还有他弟弟李元吉的妃子;二来,儿子纳父亲的女人入宫,这件事虽然不对,但由当朝皇后亲自主持,群臣也不便发言。

但见武昭仪势头太旺,李治又是个耳根软心志不坚的人,长孙无忌等大臣难免生出担心,担心王皇后的位置有一天会被武昭仪夺走。于是,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建议王皇后认高宗长子李忠为养子,再由长孙无忌等人启奏李治立李忠为太子。李治本是个不愿拿主意的人,见群臣如此,自然顺水推舟,确定了国本问题。

但后宫却不安稳,武昭仪得子后,一反之前对皇后的恭顺,开始仗着李治的宠爱笼络后宫上下。王皇后不得不和已经失宠的萧淑妃联合起来,向李治控诉武昭仪的奸诈。武昭仪在李治面前柔情似水,根本不说王、萧二人的不是。由此,李治渐渐不相信皇后和淑妃的话,独宠武昭仪。没多久,武昭仪又做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事:她掐死了自己刚出世的女儿,以此诬陷王皇后,为的是李治能在一怒之下废掉皇后,自己上位。

就连见惯形形色色人等的长孙无忌也为之咋舌,一个太宗的女人勾引太子,在太宗死后还能进入高宗后宫,并且有了取代皇后的趋势,如此心机,怎可不防?偏偏高宗沉浸在他的爱情之中,眼睛里只看得到武昭仪的优点,不论旁人如何规劝,他就是不信,长孙无忌只能百般劝说高宗,千万不可改立皇后。

李治为人重感情,想着自己的妻子出身名门大家,与自己是结发夫妻,就算不宠爱她,也没想过要废掉她,倒也听从了长孙无忌的建议。但武昭仪却不闲着,她又在后宫安排了一场“巫蛊大戏”,一群官人捉获王皇后和她的母亲柳氏在皇宫使用巫蛊诅咒武昭仪,“人赃并获”,这下高宗有了借口,将王皇后囚禁,她的舅舅中书令柳奭也被流放。

李治自然想立武昭仪为皇后,武昭仪也一直追求这个目标。他们也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武昭仪身份特殊,她曾是太宗的才人。这样的身份在后宫当个宠妃尚可,要当国母,实在有损皇家颜面。二人决定寻求长孙无忌的支持,只要贞观元老长孙无忌一句话,谁还敢反对?(www.xing528.com)

李治首先行动,他做了一件帝王根本不该做的事:向大臣行贿。他亲自去了舅舅家,一番酒宴之后,将长孙无忌的宠妾所生的三个儿子封为五品官,又为长孙无忌送上了几大车的绫罗绸缎、奇珍异宝。长孙无忌见他这般行事心里有气,礼物倒是不客气地收了下来,偏偏不答应帮李治立武昭仪。任凭李治亲情攻势、金钱攻势齐上,他兀自岿然不动。

武昭仪也不落后。她让自己的母亲去长孙无忌府上求情。武昭仪的母亲杨氏,有个曾在隋朝当大官的父亲杨达,杨达恰好是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晟的同僚。靠着这层十万八千里远的关系,杨氏几次登门拜访,但长孙无忌根本不想见她,每次都将她赶出去。

一来二去,李治和武昭仪的面子挂不住了,暗骂长孙无忌真是不识抬举,一个大臣非要跟皇帝叫板,到底有什么好处?长孙无忌深谙君臣之道,他不是不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高宗恳求到这个程度,还不踩着台阶往下走,的确不明智,肯定会影响来之不易的君臣友好。但长孙无忌却固执地坚持他的决定,根本没有更改的意思。

一是他要维护王室的体面。儿子娶父亲的女人已经有悖伦常,让人笑掉大牙;倘若儿子娶父亲的女人为皇后,李唐王室还有什么脸面混下去?先帝李世民若九泉下有知,非气得背过气去不可。这关系到李治的名声,更关系到李世民的颜面,长孙无忌无法容忍这种事发生;

二是他要维护朝廷的和平。长孙无忌阅人无数,早就看出想当皇后的武氏头脑精明,蛇蝎心肠,权力欲旺盛。这样一个女人当了皇后,摆布一个耳根软又依赖人的李治,简直是轻而易举!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这是亡国的兆头,他绝对要阻止这个女人掌握大权;

三是他对李治一直存有轻视之心。也许是李治长久的依赖让长孙无忌产生了错觉,他总认为只要自己坚决反对,外甥就不可能坚持到底,李治的性格那么软,怎么可能跟他作对呢?何况朝廷重臣都站在自己这一边,李治能有什么办法?

在改立皇后问题上,长孙无忌的确给高宗李治人为设置了重重障碍,在李治看来,这就是弄权。但是细细说来,这恰恰体现了长孙无忌作为唐朝大臣深谋远虑、坚持原则的一面,这一次,他的行为并不是出于私心。长孙无忌与李世民从无隔阂,与李治之间却存在思维上的差异,对事对人看法不同,又恰好针锋相对,注定他们走向对立。而大臣和君王对着干,倒霉的大多是臣子,长孙无忌即将遭遇他人生中最大的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