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之位已定,长孙无忌松了口气。李治年幼,性子软,又记得他的拥立之功,每次看到他,都带着真心的恭敬和感激,也让他很是放心。长孙无忌考虑完李世民,当然也要考虑自己了,如今见李治听话懂事又重感情,想必今后当了皇帝,也会尊重他这个舅舅。
但没过多久,长孙无忌的心又一次提了起来——太宗竟然又想改立太子!
李世民是个颇为自负的人,这也难怪,一个靠能力打天下,靠实力治天下,赢得“天可汗”称号的人,怎么会不自负?李世民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们个个是好样的,尤其是太子,最好像他一样聪明,像他一样果敢,像他一样是全才。而李治从小丧母,性子又多愁善感,难免显得英气不足;再加上悟性、头脑无法和李承乾、李泰相比,学东西比他们慢,这让李世民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李世民把目光投到了其他妃子的儿子们身上,他发现吴王李恪最对他的心气儿,赞叹李恪“英果类我”,他不由动了改立的念头。这一次,长孙无忌没和其他大臣商量,直截了当地反对说:“吴王是隋炀帝的后代,怎么能继承大统?”李世民一琢磨,话也没错,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这样的血统做皇帝,传出来的确不好听。而且太子废了立,立了废,也的确动摇人心,当下打消了这一念头。
李世民想来想去,决定亲自教育李治。此时的李世民年老多病,但仍然亲自写了《帝范》十二篇,教导李治节俭、纳谏、亲近贤臣、勤政爱民的道理,这也是李世民当帝王的心得。此外,李世民又为李治选择良师,贞观朝所有能人几乎都当了李治的老师。
这一回,李世民吸取了经验教训,不再像对待李承乾那样整天板着脸,也不再像对李泰那样宠个没完,他对李治既有慈爱又有威严。长孙无忌也不再避嫌,和李治格外亲密起来,经常亲自教导李治各种道理。李治见父亲、舅舅、群臣对自己寄予厚望,自然不敢怠慢,读书勤恳,待人有礼,监国时注意听取意见,于是李世民和大臣们都对李治的表现很满意,认为他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贞观事业还在稳步发展,李世民却日渐衰朽。李家人自称是道教老祖李耳(老子)的后代,对道家学说很是痴迷。李世民总是服食道士们炼出的“仙丹”。这些含汞含铅的仙丹并未让李世民的身体好转,越来越多的时间,他都躺在病床上。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在翠微宫中,李世民陷入弥留状态,他的人生即将走到终点。李世民招来太子和大臣们宣布遗嘱,其实,他早就预备有这么一天,所以,国事、外事、家事,他早已打理得井井有条,为的是让李治顺利接班。他宣布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顾命大臣。李治泣不成声,李世民告诉他:“有无忌、遂良在,你什么都不用担心!”(www.xing528.com)
李世民又将长孙无忌叫入内室,看着这个一辈子对自己忠心耿耿,也是自己最信任的大臣,李世民抬手摸着他,一时说不出话。长孙无忌平日不声不响,很少表露自己的感情,这时候悲不自胜,大哭不止,李世民想说点什么,又觉得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几十年的默契,几十年的休戚与共,也许在这个时候,他们之间不再需要语言了。
李世民又将褚遂良叫了进来,嘱咐他与长孙无忌一并辅佐太子,又对忠心正直的褚遂良说:“我能得到天下,多亏有无忌,我死了以后,你千万要保护无忌,不要让谗人离间他,否则你就不是一个忠臣!”
李世民担心长孙无忌,他希望长孙无忌继续贞观事业,所以将太多的权柄交给了长孙无忌,这必然会招致其他大臣的妒恨,甚至有可能会让长孙无忌和自己的儿子李治产生矛盾。所以他希望有个人可以保护长孙无忌。在他心目中,长孙无忌与他心意相通,目标一致,只要长孙无忌在,他的贞观事业就还在。可见,李世民至死依然将长孙无忌视为自己最信任的人。
长孙无忌内心的哀痛自不必说,特别是看到李世民临死还对自己的安全念念不忘,更是大为感动。见李世民阖目而逝,李治泣不成声,几乎支撑不住自己。但想到如今太宗将朝廷大事、自己的后事全都交托在他一人身上,他咬了咬牙,决定一定不能辜负李世民的遗愿。
长孙无忌做事沉稳老练,李治还在父亲的尸身旁哀哀哭泣,他便已下令封锁消息。在仪仗队的吹拉开道中返回长安。皇帝在行宫逝世,若传到长安,恐怕有人借机生事,联合武将作乱,唯有顺利到达长安,才能宣布李世民的死讯,并安排太子登基。此时的李治只有二十一岁,一直疼爱呵护自己的父亲去世了,他伤心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一切都听舅舅的安排。
看到这样的李治,长孙无忌有些无奈,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只要有他在,李世民开创的一切就不会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