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长孙兄妹默契:帝国智囊团保护大唐名相

长孙兄妹默契:帝国智囊团保护大唐名相

时间:2023-12-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长孙皇后对哥哥最大的帮助,在于她从不帮助哥哥。没有经过任何商量,兄妹二人采取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处世方式。长孙皇后用她最后的智慧保护着哥哥,长孙无忌自然明白妹妹的苦心,他们兄妹之间从小相依为命,感情非一般兄妹能比,更有长年以来形成的战友一般的默契。若干年后,当长孙无忌又一次回想妹妹的遗言,他默默地感叹着妹妹那具有高度前瞻性的头脑,却无法改变长孙家覆灭的现实。

长孙兄妹默契:帝国智囊团保护大唐名相

在长孙无忌的升官过程中,他的妹妹长孙皇后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长孙皇后对哥哥最大的帮助,在于她从不帮助哥哥。

长孙皇后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贤后,她从小与长孙无忌接受舅舅高士廉的教育,成长为一位具有极高政治智慧的女性。提起这位皇后,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这样一幕喜剧场景:

一次,李世民又被魏徵批评,他气冲冲地回到宫里,刚进门就忍不住大骂:“我早晚要杀掉魏徵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没有宽慰丈夫,而是默默地退了出去。李世民正在纳闷,却见妻子穿着皇后的礼服走了进来,跪在李世民面前,兴高采烈地说:“臣妾听说,为君英明,臣下才会正直。有魏徵这样的直臣,正说明陛下是位明主!臣妾向陛下道贺!”长孙皇后说的巧妙,李世民一腔愤恨不翼而飞,魏徵也因此保住了性命。

与长孙无忌一样,长孙皇后是李世民最初的支持者,一直以来的陪伴者,李世民对长孙皇后尊重礼遇,宠幸不衰。她便愈发恭谨,将李世民莺莺燕燕众多的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竟然让妃子们全对她心服口服。也许对长孙皇后来说,后宫的纠纷不过是小菜一碟,她的志向是做明君的贤后,她真正需要小心应对的,是她的娘家与君权之间的危险关系。

没有经过任何商量,兄妹二人采取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处世方式。他们同样在李世民的盛宠面前表现出谦虚与低调,长孙皇后知道帝王忌讳女子参政,她便杜绝一切干政的可能;长孙无忌在外朝,明白君王最忌惮外戚擅权,一切可能动摇皇权的事,长孙无忌一概不沾边。长孙皇后甚至会主动要求李世民降低对她娘家的赏赐,这一切,李世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但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一样,并不是只管自己享受的避祸之人,她对国家,对朝政,对丈夫的行事,同样有自己的看法。她会在李世民愤怒的时候转移火力,会在李世民需要建议的时候巧妙给予意见,会在李世民头脑发昏的时候及时劝止,她的这些行为都是在“干政”,但却让李世民感激,让朝臣赞颂,让后人敬佩,可见她同李世民、长孙无忌一样,都是成功的政治家。(www.xing528.com)

唐贞观十年(636),年仅三十六岁的长孙皇后病重,李世民急火攻心,太子李承乾想要为母亲做佛事祈福,被长孙皇后拒绝。这位极有政治智慧的女性在临死之前,最担心的就是丈夫和哥哥。她希望找到一个方法,让二者能够减少嫌隙的可能,一直是互相依赖的共同体。为此,她对李世民说了三条遗嘱:一是希望李世民亲贤臣、远小人,千万不要弃用房玄龄;二是希望李世民不要重用她的家人,特别是不要给予长孙无忌太高的官职;三是葬礼要节俭。其中,第二条可谓煞费苦心。

长孙皇后是长孙家的后代,自然在意哥哥的身家性命、自己家族的兴衰。她眼见长孙无忌太过得宠,怕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会招来群臣的诋毁、君王的忌惮;更担心长孙无忌权势太盛,会因为贪恋权势做出不利于社稷之事,留下千古骂名。最好的办法便是让长孙无忌离开权力中心。长孙皇后用她最后的智慧保护着哥哥,长孙无忌自然明白妹妹的苦心,他们兄妹之间从小相依为命,感情非一般兄妹能比,更有长年以来形成的战友一般的默契。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没有遵从皇后的第二条遗嘱,他怀念皇后,将皇后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带在身边亲自抚养,并且更加重用长孙无忌。若干年后,当长孙无忌又一次回想妹妹的遗言,他默默地感叹着妹妹那具有高度前瞻性的头脑,却无法改变长孙家覆灭的现实。

此时长孙无忌痛惜妹妹早逝,他更明白妹妹最担心的,莫过于她留下的几个孩子,妹妹自然希望她的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平平安安,特别是儿子们之间,能够相互友爱,不要再出现“玄武门”之类的悲剧。长孙无忌自然也希望外甥们相互扶持,希望太子李承乾能够顺利继位,李泰和李治安稳地做亲王。

但实际情况,却远远比长孙无忌想得更复杂,也更无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