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长安,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同时意识到,这里是更加危险的战场。
按照皇室向来的传统,皇太子是国本,不宜外出行军,所以,在大唐开疆扩土的过程中,太子李建成一直在长安帮助父亲李渊处理政事,军事功劳最大的人是秦王李世民。看到二儿子屡战屡胜,唐高祖李渊大喜过望,不断提高李世民的地位,从秦王到太尉、尚书令、司徒,最后又被封为天策上将,甚至破天荒地允许李世民设立自己的天策府招揽臣属——这是太子才有的待遇。但李渊在封赏李世民的同时,仍然推重太子李建成。
长孙无忌老到,他看得出来李渊不希望伤害父子间的感情,不希望两个儿子反目成仇。这种调和无疑是失败的,一方面太子李建成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一方面那些对李世民忠心耿耿的部下们见李世民功勋卓著却要居于李建成之下,都在愤愤不已。长孙无忌更担心的是,李渊已经年老,一旦李建成继承王位,他怎么能允许自己的弟弟有这样庞大的势力?
这种担心是对的。李世民回到长安没多久,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就勾结在一起,伺机对秦王府下手。李建成并非无用之人,他在长安将政事掌管得井井有条,他也是个懂得招纳人才的人,手下有不少谋士和武将。恰好此时河北刘黑闼叛乱,他便亲自请缨,平定了河北地区。在不断积累政治资本的同时,他又不断笼络李渊身边的臣子和后宫的妃子,使李渊耳边总能听到旁人对太子的颂扬。
太子府不断打探秦王府的一举一动。李世民让车骑将军张亮去洛阳,广泛地结交当地豪杰。张亮办事得力,在河南、山东一带为秦王交下了不少“好朋友”。这件事很快被李建成和李元吉知道。李元吉立刻到李渊面前状告张亮想要造反。李渊自然不能允许有人心怀异志,命人抓来张亮严加审问。张亮在监狱里被打得皮开肉绽,受尽苦刑,但他是个硬骨头,就是不供出李世民的名字。
秦王府草木皆兵,时时提防太子的行动。李建成并不真想害死李世民,他只想剥夺李世民的权力,分散他的人手,让他孤掌难鸣。他向李世民的手下尉迟敬德送了一大车金银,试图“挖角”,被尉迟敬德婉言谢绝;李建成又不断将秦王府的人调到外地,李渊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世民眼睁睁看着人才流失,毫无办法。
秦王府的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文员武士们心里都有一个念头,但谁也不敢第一个说出来。当今之计,唯有劝李世民先发制人,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逼李渊立自己为太子,或者干脆直接夺权登上皇位。谋划造反,挑拨父子兄弟关系,威胁国家安全,条条都是死罪。谁敢去提这种大不敬的建议?
所有人都在嘀咕,秦王府的智囊头子房玄龄偷偷跑到名不见经传的长孙无忌家里,对长孙无忌说:“秦王和太子间的怨恨已经成形,再也无法更改,一旦祸患发生,不但秦王府不能保全,社稷安危也会动摇,不如劝秦王行周公之事,以保全国家。事关存亡,不能犹豫!”周公之事,指的是周公曾经杀死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这话不去和李世民说,却来找长孙无忌商量,可见房玄龄深知长孙无忌的分量。
长孙无忌一向主张冷静,不做没把握的事。他看上去是个守成持重之人,但在关键时刻却往往果敢善断。他当即说:“我早就有这个意思,只是不敢开口。既然你也是这个心思,那么我立刻就去劝说秦王。”当下二人会同杜如晦,一起去找李世民。(www.xing528.com)
李世民何尝不知道情况险恶,但一来顾忌着父子兄弟之情,二来又掂量自己的实力并不如太子府,三来他这个人特别在乎个人形象,不想留下“残害手足”的名声,所以一直犹豫不决。长孙无忌反复陈述利害,他最了解李世民,说的话字字入心,李世民一向了解长孙无忌的缜密,如今他开了口,又有房、杜二人在旁劝说,就知道事情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
但造反是件大事,李世民依然下不了决心和狠心,他一犹豫,太子府又有了新动作。李建成早就调查过李世民的家底,他对李元吉说:“秦王府只有两个人需要忌惮,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很快,李建成借故调走了房、杜二人,李世民失了左膀再失了右臂,这时候,只能庆幸长孙无忌从来就不露头角,才躲过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虎视眈眈,让他身边始终有个可靠的谋士。
到处都有监视的耳目,李世民只能在秦王府闭门不出,长孙无忌在这个时候不辞劳苦,偷偷与那些被调到外地的文员们联系,充当了秦王府的情报员和统战部长,传达李世民的意思,又将众人的意见汇总给李世民。长孙无忌看得明白,双方都在暗地里搞小动作,不肯起正面冲突,但时间拖得越久,太子府势力越大,秦王府实力越弱,局面越有利于李建成。在正史上,这一段历史还有若干小插曲,如李建成、李元吉安排李世民骑劣马差点摔死李世民,设计李世民喝毒酒让李世民吐血数升,等等,这些细节应该是史官们为了维护李世民的形象,故意抹黑李建成和李元吉,不足为信。但局势的剑拔弩张却是真的。
唐武德九年(626)农历六月,大唐的老对手突厥趁着唐朝还没站稳脚跟,带着军队越过长城,想要直攻长安。李世民很想借着抵御外敌的机会带着一批手下离开长安,但李建成哪里肯给他这个机会?他启奏李渊,以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出征,还命李世民的心腹武将尉迟敬德、段志玄、秦琼、程知节等人一同前往。
消息传来,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叫苦不迭,秦王府的重要文士几乎被李建成调空了,如今李元吉又要带走李世民身边的武将,这件事倘若施行,李世民就再也没有还手余地,只能任人宰割。长孙无忌见情况紧急,连忙派人偷偷给房玄龄和杜如晦送口信,让他们务必赶回秦王府商议大事。
公元626年6月29日,太白金星出现在天空,古代人认为这是“变天”的预兆,处于政治旋涡的长孙无忌等人,预感到大事即将发生。长孙无忌和仍留在秦王府的幕僚们苦劝李世民下定决心,李世民仍在迟疑,尉迟敬德大声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大王还在犹豫不决!人都是怕死的,您如果不行事,请允许我立刻逃跑,以免被您连累!”长孙无忌推波助澜,也说道:“尉迟敬德说的没错,如果您还不下决心,那么我也会和他一起逃亡,不留在这里等死!”
见属下们如此,李世民终于下了最后的决心。
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兵于皇宫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逼迫李渊下诏诛杀二人子女、亲信。三日后,李渊再次下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宣布所有国家大事由太子全权处理。这就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