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周公旦与西周礼治文明-建立诸侯国,周原之谜解析

周公旦与西周礼治文明-建立诸侯国,周原之谜解析

时间:2023-12-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周原”之称应是周人迁居此后得名,此前应称为岐阳或岐下。《诗经·大雅·皇矣》第二章是描写公亶父至岐阳后开辟荒原情况的:“作之屏之,其蓄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国。”

周公旦与西周礼治文明-建立诸侯国,周原之谜解析

二、建立诸侯国

公亶父在戎狄的逼迫下,离开经营370年的豳地,去另辟新土和建立国家,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经历的艰难和困苦是可想而知的。

1.公亶父为何要选择岐阳

周侯因受到戎狄侵迫,本应向东南迁回邰地,但却向西南有戎族部落的地方迁徙,是何原因呢?这是因为殷王朝已控制了豳地以东的地区,西北有强盛的戎狄,只能向西南迁移。“自公刘至古公亶父,相传其间有九世”[56],“大概在这一时代,周族已沦为商族的属领。因为东有商族的压迫,周族不能继续东徙,他们始终还是居住在豳的地方。直至古公亶父”才被迫迁移[57]。另一原因就是岐阳的地理环境比较优越,那里的混夷、串夷势力弱小,地广人稀,不需要征战就可以占有其地。相比之下,豳地与周都则位于雍州西(今关中西部),处于渭水的中游、泾水的中下游,西有陇山和岍山(今千山),两山之间为汧水(今千水)河谷。岍山东北隔着泾水河谷是子午岭,泾水河谷与汧水河谷地区从而成为西北的两座门户,二者之间在古代有道路连接。豳地(今陕西彬县、旬邑长武)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南部,丘陵沟壑地多于平原;岐阳(今陕西岐山县与扶风县)在岐山以南、渭水之北,土地平坦肥沃,水利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更有利于周围的发展。《诗经·大雅·帛系》云:“周原月无月无(沮漆之间平原美),堇荼如饴(堇荼也有甜滋味)。”“周原”之称应是周人迁居此后得名,此前应称为岐阳或岐下。在适于种植百谷、蔬果的这一肥沃土地上,即使是种上苦菜一类的植物,也会长成“饴”(今麦芽糖)那样滋味甜美的食物,适于发展农业和人们居住。三是岐阳地区是姜姓炎帝后裔的故地,相传还曾是岐伯古国地。岐阳以西的陈仓(今宝鸡市陈仓区)地区更是炎帝的故里,羌部落又与姜姓人关系密切。因此,历有婚姻关系的姬姜两族人更利于联合,进而联合羌族,共抗戎狄。从岐山、扶风、眉县等地出土的商王武丁以前铜器(如岐山县京当窖藏铜器)、陶器群(扶风县白家窑水库出土)看,虽然已属于商的势力范围,但其对岐阳的控制力十分薄弱,有利于周人的生存和发展。

2.公亶父带领私属迁岐的路线

公亶父带领部分周人向岐阳迁徙的经过及路线,文献都记载得比较简略。《诗经·大雅·帛系》云:“帛系帛系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乃姜女,聿来胥宇。”杨宽先生释:“这是说,周族初期生下的子孙如同瓜瓞(小瓜)那样连绵不绝。公亶父带领了周族从杜水前往漆水。原来他们住的都是窑洞(覆)或地穴,没有建成地上的房屋。公亶父早晨带着奔驰的马出发,沿着西边的水流南下,直到岐山之下。于是亶父之妻(姜女)一起来了,来考察建造宫室的地点。”[58]此释基本上是对的,但说“没有建成地上的房屋”,指“原来”住的是窑洞或地穴,则不符合历史事实。许倬云先生说:“(古公)迁移的方向是由东往西。若按传统汧在泾(水)西为说,由汧到岐下,应是直南,如由公刘所居的‘胥’为起点计算,则有先在泾水流域立足的一番转折,再去岐下,‘率西水浒’之说始为合理。也可能由庆节到古公时代,周人分布地区不限于泾(水)西而已。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不应当以为古公亶父时代还不知道建筑房屋。商代遗址中,一般平民住的大都是半地下室的建筑。陕西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也多是半地下室的居室,陶复陶穴一语可能指太王(亶父)初到岐下,还未及建设,周人上下都住当地已常见的半地下居室,也可能只是描述周原一般农村在未有宫殿建筑前的景观。”[59]此说比较接近实际,“陶复陶穴”应是公亶父和“私属”行至漆水旁看到周人居住室屋的情况。《史记·周本纪》载,公亶父“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渡)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集解》徐广曰:“水在杜阳岐山。杜阳县在扶风。”《正义》曰:“《括地志》云:‘梁山在雍州好畤县(今陕西乾县)西北十八里。’郑玄云:‘岐山在梁山西南。’然则梁山横长,其东当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北临河,其西当岐山(今岐山县)东北,自豳适周,当逾之矣。”《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杜阳条云:“杜水南入渭,《诗》曰自杜。”杜水在汉代杜阳的东北(今陕西麟游县西北)。从当时路线与今日地望分析,公亶父带“私属”人员从今陕西旬邑西南出发后,西行过泾水至彬县,再西行至长武,折而南行至麟游,经麟游县西北(古杜水,今漆水)东南行,经永寿至乾县后,折而向西,越过梁山进入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地区,止于岐下。

3.公亶父带领周人辟土建国

《史记·周本纪》载:“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皆歌乐之,颂其德。”

(1)规划周民住宅与农耕区域。(www.xing528.com)

《诗经·大雅·帛系》诗云:“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迺慰迺止,迺左迺右。迺疆迺理,迺宣迺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大意是说,公亶父和姜妃在近臣陪同下观察地形后,就开始按地形规划,以刻龟甲占卜问卦。卜卦说周原是风水宝地,适于居住和修筑宫室。于是公亶父和从人安心在此定居,按左右东西划疆界分区域,疏理沟渠平整土地,田间小路从东向西修通,周人都为营筑居室和开垦耕地忙碌。《帛系》诗倒数第二段应该是修筑宫室之前的事情。“柞img17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马兑矣,维其喙矣。”是说周人拔去柞img18树木辟田,修通了道路,混夷纷纷逃离(可能是古公派军驱逐),“岐阳”地区尽为公亶父所有。《诗经·大雅·皇矣》第二章是描写公亶父至岐阳后开辟荒原情况的:“作之屏之,其蓄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img19。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国。”杨宽先生释曰,“这里一连四句排偶的字句,都是讲用各式方法来清除地面上各种枯木和树木的”,“说明公亶父迁都到岐阳,曾经进行艰巨的开荒工作”[60]。《诗经·周颂·天作》是颂扬太王的诗篇,诗云:“天作高山,太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荒,传统的解释是奄有的意思,但与《诗经·大雅》的《帛系》、《皇矣》有关诗句联系、比较,“太王着实做了一番开辟山林的工作”。“诗中的‘荒’,当是指清理树木开荒辟土的功绩。在对太王的赞颂中,这一件工作是诗义的主旨,足见太王的功劳不仅迁于岐下,而是在于大规模开辟土地。”[61]

(2)大臣率领工匠和民夫筑宫室。

《诗经·大雅·帛系》云:“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扌求之img20,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履冯冯。百堵皆兴,咎鼓鼓弗胜。”公亶父令管理土木工程的司空、管理土地和征发力役的司徒,共同监督、实施修建宫室的事宜。动工前先用拉绳画直线,立木柱img21和用绳捆束木板,在双层夹板中填土夯实成墙(即版筑城垣)。在工序上是先修高大的宗庙,再修宫室,最后再修城垣和城门。民夫们挖土,用筐装土,填入夹板中夯实,之后将上端削平。紧张的施工,连庆贺、鼓劲的大鼓声音也湮没在劳动声中。经过工匠、民夫们汗流浃背的劳作,历数月终于修建了高大、威严、肃穆的宗庙,筑就了宽敞、明亮的宫室,接着就是营筑宫门、城垣、城门和神社及道路。《帛系》诗云:“迺立卑门,卑门有伉。迺立应门,应门将将。迺立冢土,戎丑攸行。”宫室的外门(卑门)修得很高大,正门(应门)修得很堂皇。“皋门”、“应门”是与当时宫、城外门与正门的同一个称谓。因为那时的宗庙、宫室外均有围墙,墙的门称外门,宫室门称正门。整个城垣的门亦称外门。高耸入云的外门(皋门),当指周原版筑土城的门楼。还营修了祭祀社神的高大土台,祈求保佑周人年年获得丰收。城外还修有通向四邻诸国的道路。公亶父家室从此定居于周原,百官僚属亦在此处理政事,国家制度进一步完善。这时又有大批周余民或他国之民纷纷归依公亶父。许倬云先生说:“公刘时代族长可能住在不很永久的庐旅,太王却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工作。《帛系》诗中描述建宗庙宫室的步骤:画线、版筑、运土、堆土、筑墙、削平的各种嘈杂声音。许多房屋造好了,号令约束工作人员的大鼓声也咚咚不绝。造的房屋有宗庙,有冢社,有卑门,有应门。诗人的描述十分生动。”[62]从豳都已有城垣看,周原的都城亦应有城垣。

(3)考古资料反映的都城实况。

《汉书·地理志》右扶风美阳下云:“《禹贡》岐山在其西北,中水乡,周太王所邑。”《水经·渭水注》云:“城在岐山之阳而近西。”从建国后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知,周原遗址位于陕西岐山、扶风两县的北部,东西约六华里,南北约十华里。西至岐山县的京当、罗家、北郝家、南郝家的北南一线,东至扶风县上樊、下樊、召陈、任家、康家的北南一线,范围较广。相传从西汉至清末,在周原这一地区不断有西周铜器出土,如著名的大丰鼎、大盂鼎毛公鼎青铜器就出土于此。建国以来,在岐山县董家和扶风县齐家、庄白、召陈、强家、务子等处共发现铜器窖藏十多起,出土了包括裘卫四器、微氏器群在内的大约200件西周重要铜器;历年来在岐山贺家和扶风刘家、庄白、云塘、齐家等处发掘了相当数量的中小型墓葬,年代最早可到商代的“姜戎墓葬”,还有先周文化以及西周早、中、晚期的墓葬;在周原遗址还发现多处铸铜、制陶、制玉石手工业作坊遗迹。在岐山凤雏村和扶风召陈还发现有两处大型建筑基址。周原为都时间较长,难以具体分辨出哪些是公亶父时代的遗存。但从当时的生产力情况看,宫室建筑还是比较简陋的,民居应当还停留在“陶复(覆)陶穴”阶段。

1961年,考古工作者在岐山县礼村发现一个长方形浅土窖穴式房屋遗址(南北长2.5米,东西宽不详)。从地面向下挖成长方形土窖,坑壁作墙(深1.5米),门道地窖穴的西南角(长1.5米,宽0.88米),第一个台阶长0.45米,第二个台阶长0.95米,略呈慢坡状。西墙壁上挖一个平弧状壁龛,与门道相连,龛的底部与第二层台阶等高。灶坑位于窖穴内的西北角,呈半椭圆形,南部较高,北部较低,底部有被火烤的硬土层(4—6厘米厚),屋内出土有先周高领乳状袋足陶鬲,窖穴上面还有木柱支撑的茅草棚。这些都与《诗经·大雅·帛系》所说的“陶复陶穴”房屋一样,应是公亶公时代的建筑遗存。

周人所立的国家何时称“周”?传统说法是公亶父立国于“周原”之后。《史记·周本纪》《集解》“徐广曰:‘山在扶风美阳西北,其南有周原。’马因案:皇甫谧云‘邑于周地,故始改国曰周’。”杨宽先生考察公刘所开创之豳国的情况,尤其是至高圉、亚圉时期的社会状况后说:“我们认为‘周’的国号早在建都豳的时候已经存在。后来公亶父迁都到岐山之南,称为周原,是沿用旧称,迁移新都而用旧名,这在古代是常见的事。”[63]此说是正确而可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