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刘始立国
1.从何地迁豳
《毛诗传》说公刘原居邰,后从邰迁居豳。此说是可信的,因姬鞠时周部落已从庆州弘化县返回故地邰。另一说是公刘从其他地方迁豳,地望不详。《诗经·大雅·公刘》云“瞻彼溥原”,应是其原居地。《大克盂鼎》铭文云“赐汝田于原”,指的也是“溥原”,具体地望亦不可知。王玉哲先生说,公刘“人民繁多,择地而迁,经过胥和原等地,最后到豳。公刘从何地迁来,诗人未提。解诗者认为是自邰迁居,也无佐证”[33]。其实,“溥原”即大平原,仍指的是邰地。其理由为:一是邰地临近渭水,土地平坦肥沃,水利资源丰富,自然条件有利于农耕;二是邰地为有邰氏族故地,经济开发较早;三是弃的“封”地,历为周人氏族部落所经营。不窋为后羿所逼逃于戎狄之间时,部分族人仍留居邰地。形势一好转,鞠便带族人返回邰地。鞠的职权随着生产发展、人口增多而增大,阶级、私有产生,开始向国家过渡。
2.迁豳原因
《史记·周本纪》载:“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为扩大耕地面积、发展生产而迁徙;《史记·匈奴列传》载:“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邑于豳。”是说失官而迁徙。这里将不窋之事附会于此,显然不可信。《史记·刘敬列传》云:“公刘避桀居豳。”《毛诗传》亦云:“公刘居于邰,而遭夏人乱,迫逐公刘,公刘乃避中国之难,遂平西戎,而迁其民邑于豳焉。”即公刘为避难而迁居豳,此说亦不可信。《诗经·大雅·公刘》云“匪居匪康”。郑(玄)笺云:“不以所居为居,不以所安为安。”朱熹《诗集传》曰:“不敢宁居。”公刘不可能避难。因此,应以《史记·周本纪》所说为是。公刘迁豳的原因,“是为了振作有为,不敢安居晏息而迁移。他的迁都行动,是积极的,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周族,巩固和扩大这个新建的国家。所以《周本纪》对此作出结论说:‘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34]。
3.迁徙经过
公刘带领族人迁徙的经过,《诗经·大雅·公刘》记载较详。首段前两句之后云:“迺场迺疆,迺积迺仓。迺裹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大意是说,公刘先带领族人整理好邰的土地,储存好粮食等物,以保证留居农耕的部分人生产、生活需要。再使迁徙的部分人,用大袋小袋装好粮食,带足干粮和生产、生活用品,张弓矢,扬干戈,喜气洋洋从邰地出发。孙作云先生说:“看情形,在迁居之前甚富庶,在迁居之时甚威武。”[35]《孟子·梁惠王下》云:“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史记·周本纪》云:“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这一是说明公刘迁徙,是扩大地域,故地仍经营不弃;二是说明农业生产和人口都有一定的规模,有力量守本土和开拓新土;三是说明手工业有了一定发展,有能力去豳地营建新都。
公刘带领族民到达豳地后,稍作休息,就带领官员察看地形,认为土地平坦肥沃,宜于农耕。这就是《公刘》诗中所说的“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接着他们登上土山观望四周地势,下山后又到平原查找水源,再登上南面的土山,选择建邑城的地方。即《公刘》诗所说“陟则在山献,复降在原”;“逝彼百泉,瞻彼溥原。迺陟南冈,乃觏于京”。营建“京”的高地确定后,人们就风餐露宿在这个地方。公刘、群臣、族人情绪高涨,谈笑风生。之后,便以豕(猪)、酒、匏瓜等祭祀天神、地神,又以宴会形式分贵贱、长幼等级和次序。《公刘》诗对此情景描述曰:“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孙作云先生释:“言公刘定居以后,召集同族人,举行宴会。看它说‘君之宗之’,可见公刘在这时候,既为君长,又为宗族长。这‘君’字所指,应该不是酋长。”[36]此说甚确。许倬云先生说:“《公刘》一篇描述了公刘率领族人武装移民的景象。带了武器,准备了干粮,跋山涉水,由诗中语气看来,公刘率领的周人,离开了有‘百泉’的地区,登陟高冈,往胥及豳地定居。而京也许只是指望台的大建筑,也就是政治中心”。“在胥与豳,周人举行了宗教仪式,‘君之宗之’,亦即建立了族长的权威”[37]。“族长的权威”之说,显然是将公刘时代的社会文明程度估计得过低。《诗经·大雅·公刘》云:“维玉及瑶,琫容刀。”这是说公刘带领部分族人迁徙及带领官员察看豳地情况时,腰间系着镶有玉石的宝带,身上佩戴着镶嵌有玉石的宝刀,富贵威武,俨然是国君的尊容,而不是酋长的模样。从而说明公刘在邰已建立了方国。
4.营筑宫室(www.xing528.com)
接着公刘带领官员划定“京城”区、农耕区及安置族民区,组织众人挖掘土窑洞或修筑半地穴式房屋居住。对京城的营建十分重视:在高冈上以测量日影的方法确定方向,观察四周范围,如何引泉水入京城,供饮用,并择保卫京城的军队驻守地。还丈量京城地域的面积,对京城建筑布局做了规划。《公刘》诗描述曰:“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迺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三单”,《毛诗传》云:“相袭也。”林义光《诗经通解》第四册引俞樾《达斋诗说》云:“三单则何以相袭?疑毛公读‘单’为‘禅’,禅者,禅代之义,故云相袭也。三军所以得相袭何也?为三军而用其一军,使之更番相代,故曰三单。”“三单”应是以军事编制的族军。公刘带领族人刚迁入荒野地区,只能全力组织民众垦荒辟耕地,解决迁民的衣食住行问题。
规划工作完毕后,公刘令大臣分别带领工匠、民众开始筑城。部分人渡过渭河,到南山(今秦岭)去伐木、取石,运回豳地做建筑材料。《公刘》诗云:“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史记·周本纪》载:“自漆、沮度(渡)渭,取材用。”《正义》云:“公刘从漆县(今陕西彬县)漆水(今扶风至兴平的氵韦水)南渡渭水,至南山取材木为用也。《括地志》云:‘豳州新平县即汉漆县也。漆水出岐州普润县东南岐山漆溪,东入渭’。”从公刘筑豳城的地望在今陕西旬邑县西南分析,取材用的周人应是过泾水入彬县,过氵韦水入西南行至麟游县,过漆水折而东南行,越过乾县梁山,从岐山县渡过渭水至南山。用采来的这些木、石材筑的宫室(较宽敞、明亮的地面房屋),是供公刘家室及群臣使用的。
豳都城的规模和建筑,文献无确载。从《诗经·大雅·公刘》的记述中可知:都城的营修地,是一块宽大的高地,靠近河流,高地内有泉水或小溪流,向阳通风,北依土山。《尔雅·释丘》云:“绝高谓之京。”《诗经·鄘风·定之方中》云:“景山与京。”《毛诗传》云:“京,高丘也。”卜辞和金文的“京”,像高地上半地穴式的建筑结构。周人把国都称为“京”或“京师”。“先秦国都的布局,多数是坐西朝东的,把主要宫殿建筑放在西部,可能就起源于公刘时代。公刘时代,是周族开始振兴的时期。这时创建了国家机构,有计划地选定和营建了新的国都,对国都的布局做了适当安排,在郊外,对平原和低地加以开垦,在高冈一带驻屯了三支军队。在京都,建设了招待族众集会饮食的厅堂,并在西区建造了许多宫室。说明当时新建的国都已具有相当规模。当然,所建筑的厅堂和宫室还很简陋。多数宫室可能是窑洞式的和半地穴式的,直到公刘以后九世(或十一世)的公亶父,在迁到周原以前,还是‘陶复(覆)陶穴’呢。看来厅堂也不过是树木架起的草棚而已。”[38]此说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豳都(在今陕西旬邑县西南部,泾水以东)建成,社会秩序稳定,百姓安居农耕,发展生产,粮食增加,民心欢悦。接着人们从居住区越过“皇涧”(可能是今三水河)水,继续开垦土地,扩大耕地面积,豳国由此渐强。《公刘》诗赞曰:“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迺密,芮鞫之即。”从此,周人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公刘所建立的豳方国,当时只有今旬邑县大部分地区。
5.豳国初立
关于周人的立国,一般认为公刘时代已初立奴隶制的周方国。孙作云先生说,从公刘迁徙的整个情况看,“不像是一个酋长,而是一个国王”,“周人进入阶级社会,约与商人同时,都在夏代末年,即公元前1700年左右”[39]。又云,“我们根据《诗经·大雅·公刘》篇,有理由说:在公刘时代,周人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建立了国家。不窋的情况无法确指,因无诗”[40]。“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在周族早期世系中,公刘是第一个称‘公’”。而“‘公刘称公’,该是当时同族人对国君的尊称。从公刘第一个称‘公’讲,周族建国当在公刘时代”[41]。
6.庆节“国于豳”释义
公刘迁豳,有都城、军队、统治机构等,豳国之立已很明确。《史记·周本纪》却云:“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集解》徐广曰:“新平县(今陕西彬县)之东北(今旬邑县)有豳亭。”《索隐》云:“豳即邠也,古今字异尔。”《正义》引《括地志》云:“豳州新平县即汉漆县,《诗》豳国,公刘所邑之地也。”即公刘的豳国有今陕西旬邑县和彬县大部分地域。公刘已初立国于豳,又说其子庆节“国于豳”,该如何解释呢?《史记会注考》引清代洪亮吉语云:“按《诗》笃公刘‘于豳斯馆’,则公刘时已迁豳,不至庆节也。”从当时历史实际情况分析,公刘在邰时,已有雏形国家的邑城。他带领部分族人迁居豳开拓疆域时,留居经营邰的部分周人,由其子庆节管理,驻守于邰。公刘去世,庆节离邰赴豳继位,定都于豳,故曰“庆节国于豳”。司马迁之说是有道理的,也是可信的。陕西先周以前的长武县地区,为炎帝后裔“长”氏族部落的居地,经济开发较早,原始农业较为发达,夏末商初亦是如此。公刘迁豳,初始应当只有泾水以东的今旬邑县大部分地区,后逐渐向泾水以西发展,又有今彬县部分地区。至庆节为国君后,又向西发展,占有今长武县部分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