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至姬鞠
1.不窋失稷官逃入戎狄之间
台玺、叔均约与禹晚年(含其为夏王)和启王的时代相当。启之子太康继位后,不窋任稷官,主管农业生产。对于不窋是否为弃之子,历有怀疑。《世本》和《史记》所说后稷生不窋,当然不可信。若按《路史》记载,不窋应为弃的曾孙。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就说:“周祖的真实始祖是不窋,生当夏朝之时。”“古文字不与丕同,是大的意思,窋即窑。不窋之称表明夏朝时的周族过着穴居生活,还没有地面建筑,经济生活则与当地的戎狄相近,停留在游猎和粗耕阶段。”[31]周人的祖先从帝喾和姜嫄、后稷、台玺至叔均,明白无误,说始祖为“不窋”显然不准确。周氏族部落以原始农业生产进步著名,过着定居、农耕生活。“游猎”、“粗耕”是指不窋逃入“戎狄间”的状况,代表不了周部落的经济水平。
关于不窋失去“稷”官的时代,学术界的认识并不一致。《史记·夏本纪》云:“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清代崔述(即崔东壁)《丰镐考信录》云:“不窋之父,乃弃之裔孙为后稷者,不窋非弃子也。《国语》后称夏衰,盖为孔甲以后。谓在太康之时,误矣。故今不从《本纪》、《世纪》之说。”此论认为不窋之父是任“后稷”者,非弃,是对的。但说不窋是在孔甲以后失官,则是不准确的。不窋失去“稷”官,不可能晚至夏代孔甲时期,代系的失载,也不可能在不窋以前。《史记·周本纪》载:“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集解》韦昭曰:“夏太康失国,废稷之官,不复务农。”此释是对的。《索隐》曰:“《国语》云‘弃稷不务’。此云‘去稷’者,是太史公恐‘弃’是后稷之名,故变文云‘去’也。言夏政衰,不窋去稷官,不复务农者也。”太康是被东夷有穷氏国君后羿拒绝回宫,从而失去政权的。后羿信任东夷人寒浞等,排斥或驱逐华夏旧臣,不窋失去“稷官”之职,又为避祸而逃入“戎狄之间”。《正义》引《括地志》云:“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今甘肃庆阳市)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夏代庆州的“戎狄”,主要是北狄系的犬戎,以狩猎、游牧为生。不窋逃于戎狄后,其氏族部落的大部分先民也陆续离开渭水流域的邰地,与戎狄交错相居,少部分人则仍留居邰地。庆州弘化地区属黄土高原,农耕条件不如邰地,只好以半耕半牧维持生活。加之土质坚硬,适于挖掘土窑洞居住,民便以此安居,即《诗经》说的“土覆土穴”。不窋是部落首领,居住的土窑洞广大,故称“不窋”(大土窑洞之义)。庆阳与今陕西咸阳地区相邻,不窋族人迁于庆阳地区是可信的。(www.xing528.com)
2.不窋与子鞠之间的代系有失
《史记·周本纪》云:“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按以往论者认为公刘是夏末、商初之人的说法推算,不窋在东夷人后羿篡太康政权而离开夏都后,后羿立中康(太康之弟)为名义王,自己掌朝政。中康气愤而逝,儿子帝相被后羿立为名义王。寒浞(后羿心腹之臣)乘后羿荒淫、常出外狩猎之机,发动宫廷政变,杀后羿,霸其妻妾为己有,帝相出逃,在顿丘(今河南濮阳)依靠同姓族人的支持,仍称夏王,与寒浞政权相对抗。寒浞派军攻帝相,帝相携妻后缗东逃于有仍氏国(今山东济宁)。寒浞的大军继续追击,杀帝相,怀孕的妻子后缗从墙洞逃出,西返有虞氏国(今河南虞州市虞城县)。不窋长寿,可能在这时去世。姬鞠继承周氏族部落首领位置后,乘夏王室内乱之机,复又从“戎狄”间迁回邰地,发展农业生产,部落的人口逐渐增多。有虞氏国的少康,依靠同姓与异姓国的支持,攻灭寒浞及其二子的封国,夺回政权,史称“少康中兴”,鞠的周部落成为夏朝在西方的同盟势力。周人首领鞠约历少康、帝予、帝槐、帝芒、帝泄、帝不降(含其弟帝扃)等六代而逝,子公刘继位。鞠之前定有失载的代系,他不可能那么长寿。张春生先生考证,弃是第一代后稷,台玺是第二代后稷,叔均是第三代后稷,第四代后稷名字失载,第五代后稷是不窋,第六代是鞠,第七代是公刘[32]。此说基本上是正确的。但说“叔均”之后只有一代“后稷”,不窋以后未失代系,则是不妥切的。
综上所述,从帝喾至公刘的氏族部落首领代系(喾之子弃,弃之子台玺,台玺之子叔均,叔均之子不窋,不窋之后代系失传,至夏晚期有姬鞠,鞠之子公刘)是不完全的。其部落的农业生产发展道路也是不平坦的,公刘以前的社会与夏、商族人相比,也是比较落后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