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周族的播迁
我们提出周之先初居地在伊、洛河流域,决非主观推断,而是有充分理由的。《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张晏曰:“少昊之前,天下之号象其德;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名。高阳、高辛,皆所兴之地名;颛顼与喾,皆以字为号,上古质故也。”《路史·后纪九·高辛纪》云:“一曰逡,喾之字曰亡斤,黄帝氏之子曰玄枵之后也。父虫乔极,取陈丰氏曰裒,履大迹而生喾。方喾之生,握裒莫觉。生而神异,自言其名,遂以名。方颐庞冥见,珠庭仳齿,戴干。厥德神灵,厥行祗肃,年十有五,而佐高阳氏,受封于辛,为侯国。”《十道志》云:“襄邑有高辛城。”《地志》云:“下邑,梁国也,今砀山县。下邑,今隶南京。”何光岳先生释:“襄邑在今河南柘城县东北胡襄镇。镇东十五里有高辛集,位于宋朝的南京,即今商丘之南,其东即安徽砀山县。是高辛氏受颛顼帝所封之地。高辛氏的始居地则应在今河南新郑”,“又东迁至柘城东北的高辛集”。帝喾部族后又迁居今山西曲沃之鹄邑(以产白天鹅而得名),再迁亳都,30岁即“帝”位。李泰《括地志》云:“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水经·阪水注》引阚马因曰:“亳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也。”即今河南偃师市城关镇商城遗址处。伊洛、汾水、泾渭河流域就在这个区域内,是原始森林、动植物资源丰富,狩猎采集、农业等多种经济生产都有良好条件的地方。帝喾后的尧舜帝及其联盟中的弃、禹等部族之活动集中地亦在这个区域。河南洛阳王湾类型早期与二期龙山文化、晋南龙山文化及陕西客省庄二期龙山文化的主人,亦包括弃及其后裔族民。“中原,这是一个特指的地域名称。狭义的中原,系指今河南及其毗邻地区;广义的中原,则指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9]狭义或广义的中原地域内均包含豫西、晋南和关中。
现在我们再来探讨伊洛河流域弃氏族的发展和迁徙以及弃与有邰氏族的关系。弃氏族逐渐发展壮大后,帝喾将其封迁于晋南喾的原迁居地。“喾又作俈、告、郜,亦即鹄。他们以白天鹅为图腾”;“告与郜同声,假借告为郜字。鹄,为春秋时晋的曲沃伯之邑,鹄恐即帝喾,曾于迁亳之前居于今山西曲沃之鹄邑。鹄邑古产白天鹅,且叫声告、告,因以鹄为图腾,音即天鹅之声”。[10]弃氏族由豫西迁往晋南的时间,约与有邰氏从泾渭流域迁晋南的时间同期。帝喾居亳都,晋南与之较近,是其重要的农业区、手工业区,因而除封迁弃氏族外,又将其妃姜嫄母家有邰氏族,从较远的邰地迁往晋南。另一原因是汾水流域当时常有水害,有邰氏又因长期居于泾、渭水之间,而具有治水、农耕的技术,所以帝喾便迁有邰氏至汾水流域(有少部分仍留居于原地)。古代,氏族或部落首领死后,德高望重者往往被奉为保护神,成为我国神话的源泉之一。有邰氏由西向东迁入汾水流域后,当地产生的神话即是如此。史载晋平公有病,占卜官说:实为沈、台骀二神作祟。此二神则因居地而得名。晋人不知此二神,郑国来看望平公的子产告诉之。《左传·昭公元年》载:“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史记·郑世家》云,晋平公之病实是“沈、台骀祟”,“台骀,汾、洮神也”。金天氏,一般认为是指少昊,约与黄帝同代,是东夷与华夏融合较早者。其后裔与炎帝裔族通婚而派生出有邰氏族。玄冥系水官,昧为冥师,昧之后裔自然也善于治水,喾亦将其迁于汾川。台、骀与邰相通。约在尧、舜以前,怡(邰)人已东迁到今山西汾水下游。但其始居地则在陕西岳山、姜水一带。《路史·国名纪乙》云:“台骀,宜以国名,或即汾川,一曰台骀障”。《史记·周本纪》云:“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弃被举荐为农师后,其部族有了发展,遂将其初兴地的传说遗迹带到了晋南。虞舜被举荐为尧的助手后,看到农师弃的突出政绩,遂向帝尧说:“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尧遂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正义》毛苌云:“邰,姜嫄国也。”后稷被尧舜封于邰后,部族的大部分人迁往泾渭河之间,他本人留在平阳任职,部分姬姓人亦留居晋南,形成晋南与关中都有周人传说和遗迹的状况。有的是由豫西伊洛地区带入晋南汾水流域,再由晋南带入秦之关中,有的后人在晋南或在关中先后所修之纪念遗迹。现分析对比如下,以便进一步探讨周人在晋南与关中的迁转状况。
《水经·汾水注》云:“汾水又迳稷山北,山在水南四十里许,山东西十二里,南北三十里,高十三里,西去介山十五里。山上有稷祠,山下有稷亭。”《太平御览》引《隋图经》云:“稷山在绛县,后稷播百谷”。明朝李汝宽《重修后稷庙记》云:“稷山实闻喜县之故地。今山上有后稷祠、庙,《志》载:祠、障并太原”。《水经·涑水注》云:涑水为古晋水之名,其地有晋兴泽。“台骀为汾、洮之神,而处太原,太原当在河东,不是秦、汉的太原郡”。这里的“太原”在汾水、涑水之间,即今山西闻喜县,台骀当距此不远。洮水是晋西南除汾水外的一条大河,水流至运城以下,地势平坦,沿河两岸适于农耕,但又多水灾,故台骀治水有功,被祀为神。《元和郡县图志》河东道绛州曲沃县条云,“台骀神祠在县西南三十六里”。《大清一统志·平阳府·祠庙》引《通典》云:“曲沃,汉绛县地,春秋时曲沃地,台骀在此。”即今山西侯马市汾水南的东台神、西台神村一带。有邰氏族系台骀的裔氏族,居其地后亦治水有功。弃氏族的迁居地与有邰氏族居地相邻。
《史记·五帝本纪》云:“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位。帝挚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正义》引《帝王纪》云:“帝喾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娀氏女,曰简狄,生。次妃陈丰氏女,曰庆都,生放勋。次妃娵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虽不能完全肯定他们是亲兄弟且又与喾是父子关系,但起码可以说周之祖先后稷和尧等是胞部族。尧为“帝”,都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后,迁弃氏族部落于稷山北(今山西稷山县),主之;“山下有姜嫄祠、墓,闻喜主之。祠旁又有蛇虎涧,俗传为姜嫄弃稷之所。故境内神庙稷居其半,其在北域外者,又称壮丽。邑人岁以夏四月十有七日为神之诞辰,前后赛会三日,农家之器用咸鬻于此。”《闻喜县志·沿革门》引翟风翥《涑水编》之《姜嫄墓记》云:“邑西北三十五里,有冰池,世传后稷弃此,诗云:‘置之寒冰’是也。池东为姜嫄之墓。山后荒垄数十亩,为有邰氏坟。”“稷播谷于此始,故其山曰稷。上有后稷陵,下有姜嫄墓”,还有传说的“后稷陵”。这些遗迹中的“姜嫄弃稷之所”、“后稷播谷处”、“姜嫄墓”等遗迹在弃生前会有,其他均在弃之后。(www.xing528.com)
钱穆先生认为后稷封邰、公刘居豳,皆在晋地。[11]王玉哲先生亦说:“先周族最早来源于山西”,周太王从山西汾水旁的豳西迁,逾今之洛水,逾河西之梁山,而往西即到陕西岐山。[12]这与史实是不太符合的。《史记·周本纪》云,“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集解》徐广曰:“今斄乡在扶风。”《索隐》即诗《生民》曰:“有邰家室”是也。“邰即斄,古今字异尔”。《正义》引《括地志》云:“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国,后稷所封也。有后稷及姜嫄祠。”《续汉书·董卓传》云,封斄乡侯。注云,“斄县故城南,旧邰城也,后稷之封邑矣”。《水经·渭水注》云,“渭水又东迳邰县故城南,旧邰城也”。《元和郡县图志》云:“武功县古有邰国,尧封后稷之地。周平王东迁,以赐秦襄公,秦孝公作四十县,斄、美阳、武功,各其一边。”《太平寰宇记》云:“斄城一名武功城,在周为邰国。后稷所封之邑,汉为斄县也,在今县西南二十里。”明《武功县志》云:“古斄城在县南八里,漆东村,古有邰氏之国。”《读史方舆纪要》云:“今陕西武功县西南二十里,古斄城是也,斄、邰同。”武功县城东门外,有砖砌的祖传之后稷教稼台。武功县西北的彬县南门外有姜嫄感孕的“履迹坪”。彬县城东十里有姜嫄墓。扶风县有姜嫄村和姜嫄庙等。邰地(今陕西杨凌农业高新区)姜嫄遗迹显然系由晋南带入,余系后人所立。何光岳先生亦说,后稷被尧舜封迁到有邰氏故地后,把晋南“姜嫄的衣冠墓和祠庙搬到了武功有邰氏的发源地去,形成了秦汉以后武功邰亭一带也出现了姜嫄祠、姜嫄墓了。”[13]《山海经·大荒西经》云:“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生叔均。帝喾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邰玺,生叔均。是代其(大)父以稷播百谷,始作耕。”这也间接地证明后稷部族封迁于今陕西武功有邰氏故地后,他本人仍留在晋南最高部落联盟机构管理农业。晋南的台骀地,不是后稷所封之邰地。杨升南先生考证,晋南周人的“遗迹和传说所在地区又与《左传》记载的古骀国地望相吻合”,即今山西“闻喜、稷山一带弃之所在地区”,说明弃族确曾迁于晋南[14]。“为何两个邰,且都是周人祖先活动之地域?此乃古人迁徙时留下的足迹。古人迁徙时,常把原住地的地名一起带走,以命名新居地”。“古人迁徙时,不但把地名带走,还把本族在原地的一些带纪念性的遗迹也搬走,在新地安排起来。所以,在陕西、山西两地都有周人祖先的遗迹,都有相同的地名邰。”[15]《史记·五帝本纪》《集解》云,帝喾后又从亳迁至顿丘,在位七十年而崩,年百五岁,葬顿丘广阳里。还有一说帝喾生三十而御天下,六十有三载崩,葬顿丘台城阴野之狄山,所谓顿丘台也。《皇览》云:“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中”。《元和郡县志》云,“顿丘西北三十五里有狄山县,北三十里有帝喾墓”。即均在河南濮阳市西北(今已属于内黄县)。作为帝喾正妃的姜嫄,也必葬于其墓附近。因此,晋南之姜嫄衣冠墓名当系从顿丘带入。这亦可作为弃初居伊洛地的间接旁证。
尧舜时后稷族被封迁于泾、渭水的邰地,晋南的有邰氏部族的随迁,有的与部分周人杂处于邰地,绝非周人直至古公亶父迁岐前还在山西。这一点可再从文献与考古资料予以进一步考证。《诗经》、《逸周书》等多次提到后稷是周人的祖先。《国语·周语》云:“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说明后稷事确实始于舜。黄怀信先生云:“弃与尧、舜同时代当无疑问。尧、舜时代的考古文化,目前尚无人提出直接之对证。但二里头下层文化相当于夏代文化,则已没有疑问。那么从相对年代来说,尧舜时代的考古文化,就应早于二里头下层文化,与龙山文化晚期之时代相当。这与弃为原始社会末期人物的时代推定,显然是一致的。因而,先周文化的源头,应在龙山文化之中。从这一点讲,谓先周文化起源于客省庄二期文化或其双庵类型,或汾河下游流域的晚期龙山文化,在时代上应视(为是)正确的。”[16]这是与尧舜时代周族的活动地域相符合的。考古工作者1986年在武功县杨陵区南(李台乡杜家坡村西圪塔庙南的)渭河北岸的二阶台地上发现了古邰国遗址,出土了陶器,清理出了窖穴、屋基等[17]。遗址中还发现有八件战国至秦汉的铭文陶器,上有“氂亭”、“氂市”字样,与秦篆的“斄”字同[18]。扶风的秦汉墓铜器上有铭文“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后稷所封的邰在陕西武功(今杨凌国家农业高新区,修建了后稷稼穑台,上立后稷雕塑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周氏族源于炎帝后裔有邰氏和黄帝后裔帝喾高辛氏部族,初兴地在伊洛水地区(今河南偃师至洛阳),后被喾封迁于汾水地区(今山西稷山县)。尧舜时封后稷部族于泾渭水地区,逐渐在关中迁转,发展和建立了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