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明建文帝的下落之谜:自焚、被杀还是浪迹天涯

明建文帝的下落之谜:自焚、被杀还是浪迹天涯

时间:2023-12-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建文帝进行的削藩,使他与诸王矛盾公开化。建文帝的最后下落,或说他自焚而死,或说他被杀,也有说他为僧后浪迹天涯。几天后朱允炆即位,称明惠帝,改元建文,所以又叫建文帝。当燕王到来时,建文帝自知大势无可挽回,遂纵火自杀。此后有人指出,嘉靖年间郑晓的《建文逊国记》,是明确说建文帝逃出金陵城的第一部书。许多人认为建文帝以僧人的身份浪迹天涯,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四川、贵州、云南以及缅甸等地。

明建文帝的下落之谜:自焚、被杀还是浪迹天涯

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建文帝以皇太孙的身份即帝位,而各位叔叔在内心并不敬服。建文帝进行的削藩,使他与诸王矛盾公开化。靖难之役,燕王攻克南京,建文帝战败。建文帝的最后下落,或说他自焚而死,或说他被杀,也有说他为僧后浪迹天涯。究竟哪一说为真?

朱元璋建立明朝,制定了一套嫡长子继承皇位、余子分封王爵的制度:“国家建储,礼以长嫡,天下之本在焉。”又说:“居长者必正储位,其诸子当以封王爵。”而且还规定:“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在《明史》中记载了明朝的制度:皇子封亲王,受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就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为巩固朱姓天下,从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模仿汉高祖,大封诸子为王。此后又屡有封建,将自己的儿子全部分封到各地为王,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等王是其中实力最强者,诸王成了皇权的重要支柱。

明太祖对自己死后的嗣位十分重视。洪武三十年(1397),他生了大病,认为自己可能不久于人世,就命足智多谋的李淑妃自尽,以防像唐朝一样出现“武后之祸”。太祖的长子朱标,为马皇后所生,洪武二十五年(1392)因病医治无效死了,再选一个继位者成了朱元璋十分紧迫的事情。

朱标子朱允炆生下来时额颅稍偏,人虽聪颖,但仁柔少断,朱元璋觉得不是最适合。燕王朱棣智虑过人,性格像朱元璋,朱元璋十分钟爱他,一度想把皇位给他。朱标死时已有五个儿子,嫡子早殇,次子朱允炆也已长大,朱元璋要舍孙立子,不合自己制定的礼仪。于是他召开群臣大会,以欲立燕王棣之意询问诸臣,学士刘三吾当场反对:“皇孙年富,且系嫡出,孙承嫡统,是古今的通礼。若立燕王,那么秦王、晋王该怎么办?”这样朱允炆就成了皇位的继承人。

各地分封的藩王,都恃叔父的尊严,看不起侄儿朱允炆,只是因父皇还活着,大家隐忍不发罢了。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死,在遗嘱中他称赞皇孙朱允炆人很聪明,讲究孝道,希望各位大臣尽心辅助,各地诸王驻守原地,不用赴京奔丧。几天后朱允炆即位,称明惠帝,改元建文,所以又叫建文帝。建文帝明白各地藩王实力强大,战功卓著,就以太祖遗诏为由,禁止各位王叔入京。燕王朱棣人已到淮安,只能调头回到北京,内心充满着怨恨。

建文帝上台后,对王叔们不把他放在眼里十分忌恨。特别是力量最强大的朱棣,入朝见他时竟然立而不拜,令他十分恼火,遂着手作削藩的准备。他先是将周王贬为平民,后接连治代王、岷王、湘王、齐王等罪。接着在自己当年的伴读老师黄子澄等人的谋划下派人到北京去,控制燕地兵权,监督燕王行动。建文元年(1399)七月,建文帝走出了最为冒险的一着,他命北平左布政使张昺等发兵逮捕燕王,但早有准备的燕王把张昺等全部擒杀,以清君侧为名,打着靖难的旗帜,废除建文帝的年号,续称洪武三十二年,正式开始了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共历时四年,至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守卫京城的大将李景隆开门投降,朱棣带兵入城,在任官员四处逃窜。气急败坏的建文帝下令放火烧宫,当燕王来到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不知去向,所使用的宝玺也随他一起消失。建文帝哪里去了?正史记载建文帝在宫中自焚而死。当燕王到来时,建文帝自知大势无可挽回,遂纵火自杀。《太宗实录》说,朱棣兵攻至南京城下,文武百官诸王无计可施只能前来见皇帝,建文帝想出去迎接,想不到左右的人已全部散尽,仅有内侍太监数人而已。建文叹曰:“我何面目见耶。”就关了门自焚而死。朱棣上台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就谈到:“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焚。”但建文是否真死于自焚,很多人表示出怀疑。因为事后朱棣命太监在火烧后的余烬中反复搜检,发现了皇后和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却就是不见建文帝。

《太宗实录》说朱棣是找到了建文帝,并令以皇帝规格举行葬礼,但明清两代从未有人提到在南京附近有建文帝的陵园。《春明梦余录》谈到明末有人请崇祯帝将建文列入祀典,崇祯叹道:“建文无陵,从何处祭?”上世纪三十年代,明清史专家孟森就认为虽然《明实录》载建文帝在宫中起大火时烧死,但明代就无人相信。清朝修《明史》说“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这是因为康熙时朱三太子案搅得人心惶惶,因而“故有此曲笔耳”。

没有被火烧死,建文帝哪里去了?孟森认为在宫中火起之前,建文帝逃出去了。《明史·姚广孝传》谈到永乐十六年(1418),八十四岁的姚广孝不能入朝,成祖到庆寿寺去看望,问姚有什么事要他办。姚什么也没说,惟独说起僧人溥洽被关了很长时间,希望皇帝赦免他。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有人说他知道建文帝的去向,明成祖以其他事情的借口将他关了起来。如果成祖找到了建文帝的尸体,何必还要将溥洽关起来而追寻建文帝的踪迹?

《明史》中还说成祖怀疑建文帝出走,所以派了胡濙到天下各地去寻找,还派郑和西洋,如果成祖有建文帝的下落,何必还要遍访十余年?(www.xing528.com)

此后有人指出,嘉靖年间郑晓的《建文逊国记》,是明确说建文帝逃出金陵城的第一部书。

照上面的说法,建文帝可能是逃出去了。逃出后的建文帝在干什么?

有人认为他是做和尚去了。《明史·程济传》说:“金川门启,济亡去。或曰帝也为僧出亡,济从之,莫之所终。”南京城攻破而程济失踪了,所以人们怀疑他与建文帝一起做和尚了。《明朝小史》对建文帝的去向说得活龙活现:太祖病重时,给了建文帝一个密封的小匣子,让他只有到了危难时才可开启。到靖难兵入城时,建文帝想起了小匣子,把它打开,原来是和尚的一份度牒。于是削发披缁,从地道中逃出。有人认为建文帝城破前与杨应能、叶希贤一起削发为僧,法名“应文”。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颁布了《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重新造册登记,对僧人进行过总调查,目的是为了寻找出建文帝。从永乐五年(1407)起,他还派胡濙以寻仙人张邋遢为名四处出巡,一找就近二十年。有人指出,朱棣死后,建文帝才回到北京,迎入西内,死后葬在西山。更有人声称在西山找到了建文帝的墓地

当了和尚的建文帝到过些什么地方?许多人认为建文帝以僧人的身份浪迹天涯,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四川、贵州、云南以及缅甸等地。有人指出建文帝曾到重庆三次,住在大竹山善庆里。有人主张,建文帝出亡在近不在远,不是在云、贵、川、粤,而是在吴县的穹隆山皇驾庵,永乐二十一年殁亡,葬于皇驾庵后的山坡上。有人认为徐霞客在贵州广顺东南的白云山间,看到建文手植的巨杉二株,树西半里的古寺,是建文所立。也有人认为建文帝是以滇为家,在最初三十多年中,以躲避朝廷追缉,他行踪不定。

《神宗万历实录》记载万历二年,首辅张居正曾说:“先朝故老相传言:建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剃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至正统间,忽云游至云南,邮壁上题诗一首。”明代人就认为他主要在云南活动。《明史》也说:“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明清以来流传的许多地方文献,都可说明建文帝曾在滇中、滇西留下了足迹。有人认为建文帝到南洋去了。成祖找不到建文帝,始终有一块心病,他害怕建文帝没有死,会召集人马用朝廷的名义来讨伐他,于是派出郑和下西洋,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宣扬国威,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在随郑和下西洋的人中,有的竟然是锦衣卫的人员,他们主要任务是针对建文帝的。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建文帝的说法,为很多人反对。有人指出,燕王朱棣攻下国都南京,火烧皇宫,但没有找到其侄建文帝的遗体。朱棣虽马上自号永乐帝,但对于此事及建文帝遗臣逃散各地,可能仍有挂怀。明朝历史文献里,留有一些建文帝可能没有被烧死而逃亡海外之传言,甚至有说出家二十年后返北京之故事。所以,人们认为永乐帝派郑和下西洋主因之一为追寻建文帝。此种说法不可能成立,因为郑和每次出使海外都是那么浩浩荡荡,建文帝若亡命海外,当闻风而躲藏起来,大规模下西洋寻建文帝绝非有效之方法。目前,绝大多数学者已不相信此说。但历史小说常常为了戏剧化的效果,还在强调这种可能。

文帝出逃做和尚的说法为许多人津津乐道,但也有学者发表了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为僧之说不足信,因为当时京师内宫并无秘密地道或御沟通往城外,所谓剃发为僧、云游四方,都是民间传说而已,是无稽之谈。这大概是明成祖明白自己是抢夺帝位的,“欲曲讳其自弑恶名,故反隐播此说”,这样做想说明他还没有致建文于死地,而后来的文人不明其理,“缘饰其间,遂成千古疑案”。也有人认为建文帝既非自焚,也非出亡,而是被成祖所杀而灭迹。

建文帝究竟哪里去了?如果说建文帝是自焚死了,的确是无法解释史书中的种种矛盾;如果说建文帝是出逃为僧了,但大多是笔记小说所记和民间传说,确凿有力的证据还十分缺乏。郑和下西洋是否全是为了建文帝,应该是很难说。至少这个谜案在目前是不易解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