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在中国战争史上取得重大突破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在中国战争史上取得重大突破

时间:2023-12-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千里回师的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1931年7月,蒋介石又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三次“围剿”。这次“围剿”距上次惨败只有一个月。这时,两广国民党内部发生反蒋事件,蒋介石慌忙下令撤退,其第三次“围剿”又被粉碎。经过三次反“围剿”,红军实现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作战原则基本形成,战斗力不断提高。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在中国战争史上取得重大突破

千里回师的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7月,蒋介石又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三次“围剿”。这次“围剿”距上次惨败只有一个月。蒋介石认为,前两次“围剿”多是非嫡系部队,战斗力不强,所以这次增调了5个嫡系师约10万人,连同原在苏区周围的部队共约30万人,由蒋介石亲任总司令,坐镇南昌指挥;其战略也改为长驱直入,企图快速进攻,击破红军主力,摧毁苏区,再深入“清剿”。7月1日,各路“围剿”军开始行动,像一张大网,从北面、东面向西南压来,想把红军压迫到赣江边上消灭之。这时红军除第1、第3军团外,原在广西由邓小平率领的红7军也来到中央苏区,加入反“围剿”,共有3万多人,由于连续行军作战,尚未得到休整补充,面对10倍于己的敌人,形势非常严峻毛泽东朱德仍决定先行大踏步后退,避开敌人锋芒,将队由苏区东北部边沿绕道千里,退到苏区深部兴国县高兴坪附近的深山峡谷中集结。敌军奔走20多天,未发现红军主力,以为红军有西渡赣江之可能,继续向西突进。这时敌军后方已呈现空虚,毛泽东、朱德遂抓住战机,将计就计,以红35军、红12军等部,向赣江边的万安、良口佯动,吸引敌军向西,而红军主力则从两路敌军之间20千米的缝隙中隐蔽向东,8月7日拂晓在莲塘将敌第47师第2旅一举歼灭,当天继续向北打敌空虚,在良村又歼敌第54师1个多团。红军越打越勇,8月11日,冒着大雨,攻克黄陂,歼敌第8师4个多团。蒋介石发觉红军主力在东,立刻命令各路“围剿”军调头东来。毛泽东、朱德再次因势诱敌,以红12军伪装主力向北攻占乐安县城,并继续向东北佯动,作出要夺取临川、威胁南昌的姿势,诱使敌军向东北奔去,而红军主力却于8月15日夜,在两路敌军之间只有10千米缝隙的山间小道钻出来,与敌军背道而驰,向西南再次转回兴国县境内隐蔽待机。敌军被红军牵着鼻子拖了半个月才发觉上当,于9月初再次向西南扑来,但盛夏酷暑,敌军已因几次远距离大掉头、大“游行”而被肥的拖瘦、瘦的拖垮了;而红军则又在兴国休整了半个月,以逸待劳。9月7日,红军乘敌疲惫,在兴国西北的老营盘歼敌1个独立旅;8日在高兴圩歼敌第60师、第61师各一部;13日又在方石岭歼敌第52师全部外加一个团。这时,两广国民党内部发生反蒋事件,蒋介石慌忙下令撤退,其第三次“围剿”又被粉碎。红军在两个半月里,声东击西,机动灵活,共歼敌17个团3万多人,并乘势转入进攻,在赣南、闽西扩大了根据地,动员了1.2万名群众参加红军。经过三次反“围剿”,红军实现了由游击战运动战的转变,作战原则基本形成,战斗力不断提高。(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