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哲学简史》:巴黎演出《俄狄浦斯王》

《哲学简史》:巴黎演出《俄狄浦斯王》

时间:2023-1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1742年,在巴黎,伏尔泰在排演他的剧作《梅罗普》时,对迪梅尼小姐进行辅导,帮助她在剧中达到悲剧的高度。对他的国家而言,他既是文艺复兴,又是宗教改革,还是半场法国大革命。他和卢梭是从封建贵族制过渡到中产阶级统治这一伟大的经济、社会过程的代言人。“伏尔泰”,原名是,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1694年生于巴黎。

《哲学简史》:巴黎演出《俄狄浦斯王》

1742年,在巴黎伏尔泰在排演他的剧作《梅罗普》时,对迪梅尼小姐进行辅导,帮助她在剧中达到悲剧的高度。她叫苦不迭,说除非她被“魔鬼附身”,才能表演出他所要求的那种激情。伏尔泰回答说:“正是要那样,在一切艺术中,要想取得成就,说必须首先被魔鬼附身。”就连他的批评者和对头都承认,他自己完全具备这个条件。圣伯夫说“有个魔鬼附在他身上”,迈斯特尔则说他是“得到了地狱中全部鬼魅伎俩的人。”

其貌不扬、鄙陋不堪、虚荣浮夸、轻浮浪荡、猥亵丑恶、肆无忌惮,有时还欺诈说谎——伏尔泰具有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赋予他的所有缺点,差不多一样也不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伏尔泰,后来竟然成了一个好人,他体贴入微,乐于助人,对自己的精力和钱财从不吝惜,帮助朋友同攻击敌人一样孜孜不倦,他可以用笔置人于死地,但只要对手表示屈服,立刻就会心慈手软——人,就是这么矛盾。

然而,所有这些品质,无论好坏,都是次要的,并非伏尔泰的本质.在他身上令人惊异的根本的东西,是他无穷无尽的、杰出的思想。他的著作有99卷之多,虽然其内容宛如百科全书,但每一页都表现着他的才华和智慧。“我的本行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而他所想的事总是值得一说的,而且总是说得深入精辟。如果说我们现在已经不读他了(虽然像法朗士[1]这样的人都是因熟读了他的作品后才获得了机敏和智慧的头脑的),那是因为他为了我们而进行的神学论战不再与我们的贴身利益有关了;我们已经跨越了那个时代,转向了新的战场;我们已不关心来世的状况,而是留意于现世的经济生活。伏尔泰对教权和迷信的彻底战胜,使我们再也没有必要去讨论当时他所面临的那些问题。他的名望,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他无可比拟的谈话,然而,写的话留下来了,说的话却飞走了;伏尔泰的谈话也长了翅膀。留下的大多是伏尔泰的躯壳,而他的精神之火却所剩无几。如今,虽然我们只能透过时间的玻璃看见一个朦朦胧胧的身影,却发现那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灵魂!或许,他是历史上智能最强的人吧?

无疑,他比同时代的任何人工作得更勤奋,成就也更多。他说:“无所事事的人与行尸走肉没有什么两样。”“一切人都是好的,虚度光阴者除外。”他的秘书说他只是在时间方面吝啬无比。“一个人应竭尽全力地工作,以维持世界上的生命……年龄越大,我越感到工作的必要。工作是所有快乐中最大的快乐,并会取代生活中的幻想”。“如果你不想自杀,那就永远让自己有事可做”。

他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1694—1778),他成了这个时代的灵魂和精英。维克多·雨果说:“只要谈起伏尔泰,就等于说明了整个18世纪的特点。”意大利有文艺复兴,德国有宗教改革,法国则有伏尔泰。对他的国家而言,他既是文艺复兴,又是宗教改革,还是半场法国大革命。他继承了蒙田的怀疑论哲学和拉伯雷健康朴实的幽默。他比路德、伊拉斯谟、加尔文、诺克斯和梅兰克森等人更激烈有效地反迷信和腐化;他帮助制造火药,供米拉波、马拉丹东和罗伯斯庇尔去摧毁旧政权。拉马丁说:“如果我们按所成就的事业对一个人进行判断,那么,伏尔泰勿庸置疑地应是现代欧洲最伟大的作家……命运赐给他83年的生命,因而他可以从容不迫地去瓦解那个腐化衰败的时代。他有时间与时代抗争,在他倒下时,他是一个胜利者。”

不只如此,从来没有任何作家在生前产生过他这样大的影响。他遭受过流放和监禁,几乎他的每一本书都受到过教会和政府的禁制。但是,他为了自己的真理仍然勇猛前进,最后,国王、教皇和皇帝们都来奉承他,威严的御座在他面前颤栗,半个世界都在倾听他说的每一句话。那是一个需要摧毁者的时代。尼采说,“勇猛的超人必将狂笑而来。”可不是吗,伏尔泰来了,他的笑声摧枯拉朽。他和卢梭是从封建贵族制过渡到中产阶级统治这一伟大的经济、社会过程的代言人。当新兴的阶级被现行的法律或制度束缚住时,就会舍弃制度而求助于理性,舍弃法律而求助于自然——就像一个人内心相互冲突的欲望会撞击出思维的火花一样。所以,富有的资产阶级全都拥护伏尔泰的理性主义和卢梭的自然主义;为了迎接伟大革命的来临,人们必须先破除旧有的习俗,更新改变情感和思维方式,勇敢地去实验和改革。伏尔泰和卢梭并非大革命的起因,也许正相反,他们都是在法国社会政治生活的表层下面的各种力量的结果。他们是伴随着火山喷发时炽烈火焰放射出的光芒。哲学之于历史,正如理性之于欲望:在这两种情况中,都是下面一个无意识的过程决定着上面有意识的思想。

伏尔泰的思想影响这些人,他们摧毁了旧政权,不过他们绝大多数人又都被其倡导的革命所吞噬。

不过,我们也不必太急切地去纠正哲学家们好夸大哲学影响力量的倾向。路易十六被囚禁在神殿监牢中时,阅读了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他说:“这两个人打垮了法国”——指的是他的王朝。“波旁王朝的人本可以保住他们的政权,假如它控制住著书立说的话。大炮消灭了封建制度墨水却会淹没现代社会。”伏尔泰说:“书籍统治世界,或起码是统治那些有书面文字的国家,其他的国家是不足道的。”“使人获得政治解放的力量莫大于教育,”——于是他就着手去解放法国。“一旦一个国家开始思考,那就不可能制止它。”法国和伏尔泰一道开始了思考。

“伏尔泰”,原名是,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1694年生于巴黎。他的父亲是个成功的生活舒适的公证人,母亲有一些贵族血统。他也许继承了父亲的精明和暴躁,继承了母亲的轻浮和才智。他来到世上时,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他母亲在生他的时候就死去了。他刚生下时又瘦又弱,连护士都说他最多能活一天。她估计得有点误差,因为他活了差不多八十四年。但是,在他的一生中,他羸弱的身体总是用病痛折磨他不屈不挠的灵魂。

哥哥阿尔芒是他的楷模。阿尔芒是个虔诚的小伙子,却迷上了詹森教派①的异端邪说,不惜为自己的信仰牺牲生命。一个朋友劝他不要鲁莽行事,他却说:“要是你不想上绞架,起码不要阻止别人。”他父亲说他生了两个傻儿子,一个爱上了散文,一个痴迷于韵文。弗朗索瓦刚会写自己的名字时就会写韵文了,这使他讲究实际的父亲深信他永远不会有什么出息。弗朗索瓦出生后,阿鲁埃一家搬回省城居住,在那里当时法国的名妓妮侬德朗克洛看到了青年身上的伟大之处,在她去世时,留给他2000法郎供他买书。他的早期教育就来自这些书,此外还来自一位放荡不羁的神父(名叫杰罗姆·科埃涅),他在教他祈祷时,也教给了他怀疑主义。他后来的老师们,那些耶稣会的教士们,教给了他辩证法——论证一切的技巧,从而又是否定一切的习惯,使他掌握了怀疑主义的工具。当别的孩子还在野地里嬉戏的时候,弗朗索瓦已成了一个辩论的行家里手了。在12岁的时候,他就能够与神学家们讨论神学问题。到了该独立谋生的时候,他提出从事文学事业,踏上了文学之路。(www.xing528.com)

身着加冕礼服的路易十六显得雍容华贵,而这套礼服则为法国君主政体提供了证据。

然而,他并不是一个文静、只知勤奋刻苦学习的青年。他也常常熬到深夜,但并非在自己家里。他喜欢深更半夜呆在外面,和城里的风流才子们混在一起,全不拿清规戒律当回事。他父亲又生气又无法可施,只得将他送到卡昂一个亲戚家,并要他们对他实行软禁。可是,他的看守喜欢他的才智,很快就给了他自由。像现在一样,监禁之后常常是流放,他父亲又让他随法国大使前去海牙,并恳请大使对他严加管束。但是,弗朗索瓦不久就陷入情网,和一个名叫平蓓蒂的小女人一见钟情。两个人偷偷摸摸地进行约会,弗朗索瓦写给她许多热情洋溢的情书,在结尾处都写上“我一定会永远爱你”。这件事被发现了,他被送回国内,过了几个星期才忘掉平蓓蒂。

1715年,他认为自己已经是21岁的男子汉了,于是他来到巴黎,适逢路易十四驾崩。皇位继承人还太年轻,统治不了法国,更不用说治理巴黎了。权力便落到了一个摄政王手中。在这个皇权出现空档的时期内,巴黎这个世界名都的生活变得放荡混乱,年轻的弗朗索瓦也混迹其中。他不久就得到了一个富有才华的浪子的名声。一次,摄政王节约开支卖掉了皇室马厩半数的马,弗朗索瓦听说后评论道,更明智的办法是裁掉朝廷里半数的蠢驴。最后,巴黎街头巷尾流传的俏皮话都被说成是他的创作,而且不幸的是,这其中还包括两首指责摄政王企图篡位的诗。摄政王大怒,一天,他在公园里见到了这个青年,并对他说:“阿鲁埃先生,我敢打赌我能让您看到一些您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什么东西?”“巴士底狱的内部情形。”弗朗索瓦第二天就见到7,那天是1717年4月16日。

在巴士底狱那段时间里,他便开始使用“伏尔泰”这个笔名,原因不详,可他终于成了一个真正的诗人。服刑还不满11个月,他已经写出了一首不无价值的长篇史诗亨利亚德》,讲的是纳瓦拉的国王亨利的故事。后来,摄政王也许意识到他错关了一个无辜的人,就将他放出来了,并给了他一笔年金。伏尔泰在写信表示感谢时说,感谢大王这么关心他的生活,并希望以后自己解决住宿问题。

他几乎是从监狱一下就跃上了舞台。他的悲剧《俄狄浦斯王》是在1718年写成的,连续上演45个晚上,从而打破了在巴黎上演的戏剧的所有记录。为了给他拆台而专程赶来的老父亲坐在包厢里,每看到一个精彩的地方,他都要嘟哝一声:“哦,这个坏蛋!这个坏蛋!”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喜悦。

这个剧本使伏尔泰净赚了4000法郎。接着,他又用这笔钱进行投资。这种金融意识在文人中是极为罕见的。在他毕生经营的事业中,他不但精通怎样用艺术去赚钱,而且还知道怎样让钱去生钱。他牢记并奉行那句古训:人必须活着才能思考。1729年,政府发行了一次漏洞百出的彩票,全部被他买下了,因而大赚了一笔,政府对此十分恼火。可是,他越有钱就越慷慨大方,当他步入中年后,周围已聚集了一大群门徒和食客。

幸亏他的法国人的文学才华中掺有犹太人理财的精明,因为他的下一部戏剧《阿忒弥耳》失败了。这次失败使他尝到了痛苦的滋味。每一次成功都会使以后的失败更令人痛苦。他对舆论十分敏感,有时他甚至羡慕动物,因为它们不会懂得人们怎样说它们。命运又在他这次戏剧的失败上加了一场天花,他喝了120品脱柠檬汁和少许药才把自己治好了。当他死里逃生终于从死神的阴影中挣脱出来时,发现《亨利亚德》已经使他声名卓著,他不无道理地自诩说,他已经使诗歌在巴黎蔚然成风。他到处受到人们的欢迎和款待,贵族阶层无不奉他为上宾,这不仅使他更加老于世故,四处逢源,而且成了无与伦比的谈话大师和欧洲最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人。

他在灯火辉煌的沙龙中优哉游哉地混了8年,接着,命运又掉头离他而去。有些贵族难以忘记,这个年轻人除了天才之外,没有任何显赫的地位和名誉的头衔,他们容不得这个差别。有一次,在萨利公爵城堡的宴会上,伏尔泰正在侃侃而谈,那位罗昂爵士大声问道:“那个大声嚷嚷的年轻人是谁呀?”伏尔泰马上答道,“阁下,他是一个没有煊赫的姓氏的人,但他的名字受人尊敬。”敢于在这位爵士面前回话已经十分无礼,而回答得这么令他张口结舌无异于大逆不道。这位尊贵的先生当下雇了一伙流氓让他们趁着夜色给了伏尔泰一顿狠揍,不过,他又提醒说:“别打他的脑袋,那里还能出点好东西。”第二天,伏尔泰在剧院出现了,他缠着绷带,一瘸一拐地来到罗昂的包厢,向他提出挑战进行决斗。然后,他回家练了一天剑术。但是,那位高贵的爵士并不想让区区一天才将他送进天堂或是别的什么地方,他请他当警察总监的表兄保护。于是,伏尔泰被捕了,又回到了他的老家巴士底狱,又得到了一次透过铁窗看世界的特权。然而,他不久就被释放了,条件是他必须流亡英国,他只好去了。但他被押送到英国的多佛港后,立即又乔装重新渡过英吉利海峡,满腔怒火地要去报仇。然而,他很快得知已被发现,即将第三次遭逮捕。于是,他只得再次乘船渡海,在英国老老实实地呆了3年(1726—1729)。

在伏尔泰去世的11年后,巴黎人民攻占了这个他曾两度入狱的地方,一个新的法国诞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