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格拉底相遇是柏拉图一生的转折点。柏拉图或许出身于小康之家,或许是在优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是个英俊、生机勃勃的青年,据说由于肩膀宽阔才得名柏拉图。他是一位优秀的军人,并曾在地峡运动会上两次获得名次。一般说来,这样的年轻人是不大容易成为哲学家的。可是柏拉图敏感的心灵却在苏格拉底的雄辩游戏中找到了新的乐趣。当看到老师用问题的尖刀击中对手的要害,戳穿僵死的教条和武断的设想时,感觉真是惬意极了。就像投身于粗鲁的搏斗那样,他又投身于现在这种活动。在自称老“牛虻”的苏格拉底的指导下,他摆脱了单纯的辩论,开始进行剖毫析微的分析和卓有成效的讨论了。他成了智慧的热烈追求者和苏格拉底的狂热崇拜者。“我感谢神明,”他经常说,“使我生而成为希腊人而非野蛮人;自由人而非是奴隶;男人而非女人。尤其重要的是,我生逢苏格拉底时代。”
他的导师辞世时他才28岁,这一段平静生活的悲剧性结局在这个学生思想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烙印。这使他充满了连他的贵族血统和所受的教育都无法形成的对民主政治与群氓的极端蔑视和痛恨。这种蔑视和痛恨使他像后来的加图[2]那样断定民主政体非摧毁不可,而以出类拔萃之辈的精英来统治国家。而寻找一种发现英才,并给予他们权利,使他们能够出来治理国家的方法,就成了他毕生关注的问题。
此时,他因为营救苏格拉底时所做的种种努力引起了民主派领袖们的猜忌。朋友们都认为他留在雅典这个是非之地太危险,劝他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出去增长见识。因此,公元前399年,他离开雅典。至于他到过哪些地方,我们不能确切地说清楚。历史学权威们对他旅途中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一场有趣的争论。他似乎最先到达埃及,统治那个国度的祭司阶级说,希腊还是个新生的域邦,没有稳定的传统和悠久的文化,因此还没有受尼罗河畔这些谜一样的饱学之士们的认真对待,这使他颇受震动。然而再也没有比受到震动更能教育人了。这一博学的特权阶层用神学教义统治着这个永恒的农业国家的景象,深深地印留在了柏拉图的记忆中,并在描写他的“理想国”时发挥了作用。然后他离开埃及乘船前往西西里和意大利,在那里他曾一度加入了伟大的毕达哥拉斯创立的学派。在那里有一小群从事治学和治国的人,虽然他们大权在握却过着简朴的生活,这段经历再一次给他那颗敏感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浪迹异乡12年,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各种知识,拜访过所有的神圣殿堂,体验过每一种信条。有些人认为他去过犹地亚,并曾经深受那些几乎是社会主义的先知们的传统影响;甚至还认为他到过恒河流域,并在那里学会了印度人的神秘主义冥想。对此我们不得而知。
公元前387年,他回到了雅典,这时他已年届四十。由于他与众多民族接触,并从许多国度汲取到智慧,使他变得更加成熟了。他失去了一些青年人的热情,却获得了思想的广阔视野。有了这种视野,每一种偏激之见都显得只是一种片面的真理,而每一个问题的许多方面交织在一起才使得真理的每一个侧面熠熠生辉。他知识渊博,又有艺术天赋,他是哲学家与诗人集于一身的人。他为自己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真与美都能在其中共存并行——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对话。
就文体的华丽而论,柏拉图在哲学史上可谓空前绝后。甚至在译文中这种风格也随处可见其跃然纸上的绚烂光芒。他的崇拜者之一雪莱就说过:“柏拉图的严谨的逻辑与盎然诗意和澎湃激情被华丽词藻融合得珠联璧合。它把那个时代的辉煌与和谐融为一体,汇集成一股滔滔不绝,不可抗拒的感受的洪流,携带着他那些富有说服力的论点一泻千里,压得读者喘不过气来。”这位年轻的哲学家起初从事过戏剧创作,他显然此时派上了用场。(www.xing528.com)
理解柏拉图的困难之处恰恰在于这种哲学与诗歌、科学与艺术的令人陶醉的结合。因此我们常常分辨不出作者在对话中的哪一个人物的哪种方式是作者自己的表白。他是在直言其事呢,还是在打比方?他是在开玩笑呢,还是在一本正经?他对玩笑、反讽和神话的爱好时常让我们晕头转向。我们几乎可以说他只用寓言来宣示道理。“我,作为一个年长者,用寓言和神话对你们这些年轻人说活,好不好呢?”他在《普罗泰戈拉斯》中这样问道。这些对话据说是柏拉图为他那个时代的一般读者撰写的:侃侃而谈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舌战,循序渐进的阐述和反复强调的要点,这一切都完全适应了(尽管现在看来晦涩难懂)那些把哲学作为奢侈品来玩味的人们的理解水平,也能被那些迫于人生苦短而只能走马观花地涉猎一下哲学的人们所接受。
我们也应当承认,柏拉图也带有他所竭力谴责的那些品质。他抨击诗人及其神话,自己又往诗人的花名册增加了一个,向神话的数量上增加了几百条。他怨恨祭司(这些人到处宣讲地狱的恐怖,却为了获得报酬而许诺把他们拯救出来),他本人就是一个祭司,一个神学家,一个传道士,一个头号道德家,一个谴责艺术,要把一切浮华虚妄的东西付之一炬的萨伏那洛拉[3]。他曾经像莎士比亚那样宣称“比喻是油滑的”(见《智者篇》),然而他自己就是接二连三地从一个比喻滑进另一个比喻的。他谴责智者派是善于狡辩的词语贩卖者,然而他自己就像个自大而幼稚的人那样喜欢玩弄逻辑烟花。
以上是我们列举出的他的短处。尽管如此,《对话录》仍然是世间的无价之宝。这部著作的精华《理想国》,它自成一篇完整的论文,全书则是柏拉图一生的结晶。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形而上学,神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和文艺理论;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找到洋溢着现当代气息的许多问题: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节育和优生学,尼采的道德和贵族政治问题,卢梭的回归自然和自由论教育问题,柏格森的生命力学说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等,简直包罗万象。这真是一个慷慨好客的主人为尊贵的客人准备的一桌盛宴。“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爱默生这样评价柏拉图,他还把欧玛尔称赞《古兰经》的溢美之辞移给了《理想国》:“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们的全部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理想国》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