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唐代墓葬之争:揭秘七十二疑冢与真假武侯墓

唐代墓葬之争:揭秘七十二疑冢与真假武侯墓

时间:2023-1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但又有人说,七十二疑冢散布在今河北、河南、安徽各地;还有人说,真正的曹操墓在安徽的亳州曹操宗族墓群附近。对七十二疑冢,正史中无任何记载。由此可见,毛本中的“七十二疑冢”是毛氏父子根据宋元以后的民间传说加工而成的,其目的是借此丑化曹操。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已如上述,有趣的是,与曹操为敌的诸葛亮在身后也被好事者闹出了一座“疑冢”。

唐代墓葬之争:揭秘七十二疑冢与真假武侯墓

毛本《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写曹操之死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操令近侍取平日所藏名香,分赐诸侍妾,且嘱曰:“吾死之后,汝等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又命诸妾多居于铜雀台中,每日设祭,必令女伎奏乐上食。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

这段描写在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没有,在各种正史中也没有关于“七十二疑冢”的记载;毛氏父子实际上是根据一则民间传说写成的,但影响却极大,几百年来竟成了一大疑案。

不知从何时起,民间就流传这样一段故事:曹操临死时,几个儿子都有事在外,只有干儿子守在身边。他打发走所有人,留下干儿子说:“你准备七十二口棺木,在漳河边挖七十二座坟,我死后,悄悄把我放在其中一口棺材里,运出去埋葬。只许你一个人记住是哪一口,葬在哪里就行了。”还说,他年过花甲升天,是喜事,叫干儿子穿上红袍出殡。同时,又给曹丕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人送去。出殡那天,七十二口棺木从四门出城,人们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曹操尸体究竟在哪口棺木里,当然更不知哪个坟堆是真坟了。曹丕接到信,领兵赶回,见干兄弟穿红袍正在祭灵,不问青红皂白,一刀就把他砍死。原来曹操信上说,穿红袍祭灵的,是心怀叛逆之人,应立刻除掉。干儿子一死,曹操埋在哪座坟里,就没人知道了,从此留下了一桩历史疑案。

宋元以来,这个传说很普遍。宋人俞应符曾写过这样一首诗:“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余机到丘垄?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他不相信有七十二疑冢,故写诗以辨真伪,但恰恰反映这一传说在当时很普遍,为人所相信。南宋时,金人占领中原,他们不但相信此事,而且还每年派人去给七十二疑冢扫墓培土。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范成大奉命为索取陵寝地出使金国,了解此事后,还专门写了一首诗:“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岁岁番酋为增土,世间随时有知音。”

这件事,一些笔记、地理志也有记载。元杨涣《山陵杂记》云:“曹操没,恐人发其冢,乃设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之上。”《方舆纪要》也说:“操有疑冢七十二,在河南彰德府临漳县故邺城北漳水上,自讲武城外森然弥望,高者如小山,布列直至磁州而止。”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也有一则《曹操冢》,写曹操之墓在许城外河水深处,坟上装有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转轮被河水冲动飞转,凡有意或无意靠近者都会被利刀斩成两截,等等。照这些记载,七十二疑冢就是指从武城到磁县漳河边的那些小山似的土堆。但又有人说,七十二疑冢散布在今河北、河南、安徽各地;还有人说,真正的曹操墓在安徽的亳州曹操宗族墓群附近。

在民间也有发掘出了曹操墓的传闻。据说一次是在元明之际,有一年,漳河水干涸,人们纷纷下河摸鱼。渔夫李三见河中露出一块大石板,很奇怪,就招呼同伴来看。大家议论纷纷,不知是什么,李三就建议搬开看看。于是,大家抬开石板,见一地道,李三领几个人进去,地道沿着河底有三里长,尽头是一扇石门,众人撞开石门,大吃一惊。石屋里尽是衣着华丽的美女,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靠着,分列两排。李三胆大,慢慢走去一看,这些美女都已经死了。石屋中有一石床,床上卧着一个戴王冠、着蟒袍的男子,床前有一小石碑,上刻“魏王曹操”四字,众人方知这就是曹操,于是七手八脚把曹操的尸体弄得粉碎,屋内那些美女,也同时变成了灰粉。传说中的另一次发掘是在清末,那时磁县的一个乡民叫崔老荣,有一次在彭城镇西十五里挖掘墓地,挖出一个墓井,见下面有一个地穴,再往里走,是一个石室,越往里越宽,但进了石门的人都死了。于是,有人报告县令,县令陈希贤派人把硫磺丢进去消毒,过了很久,再让人进去看,里面四壁粉饰如新,中间放一石棺,前面有一刻石志文,写的都是曹操的事,这块石碑后来藏入县署。那么,这两次发掘是真是假?究竟哪个是曹操墓,皆无法证实。

对七十二疑冢,正史中无任何记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则有这样的记载:曹操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六月,亲自为自己选择墓所,下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临终又遗令:“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晋书·礼志》中也有这样的记载:“魏武以礼送终之制,袭称之数,繁而无益,俗又过之,豫自制送终衣服四箧,题识其上,春秋冬夏,日有不讳,随时以敛,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文帝遵奉,无所增加。”《三国志》记载,曹操死后葬高陵,据胡三省注,高陵就在邺城西,故又称西陵。在这些史书中,都没有一处提到七十二疑冢;另外,在唐代以前的诗文笔记中,也没见到谁提到过七十二疑冢。(www.xing528.com)

由此可见,毛本中的“七十二疑冢”是毛氏父子根据宋元以后的民间传说加工而成的,其目的是借此丑化曹操。毛氏父子在该回回评中说:“曹操平生无真,至死犹假,则分香卖履是也;临死无真,死后犹假,则疑冢七十二是也。”有没有七十二疑冢?曹操真墓究竟在哪里?这都是一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传说符合曹操性格,而毛氏父子将此加进《三国演义》,确实起到了强化曹操性格的作用。

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已如上述,有趣的是,与曹操为敌的诸葛亮在身后也被好事者闹出了一座“疑冢”。

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有座古木荫翳,殿堂肃穆的陵园,石碑上,刻着清果亲王题字:“汉诸葛武侯之墓。”但在这座山的半坡上还有一冢,也丰碑屹立,上书:“汉丞相诸葛武侯之真墓。”两墓并存,究竟孰真孰假?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卒于五丈原军中,其部属扶柩回汉中,遵命葬于定军山下,对此史籍记载甚多,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遗命葬于汉中定军山下,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晋常璩《华阳国志》载:“沔阳县(今勉县)……蜀丞相诸葛亮葬定军山,山北临汉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云:“沔阳县故城,南对定军山,诸葛亮之死也,遗命葬于其山。”裴松之注引《襄阳记》也是如是说。由此可见,诸葛亮埋骨于定军山下,这是无容置疑的。

那么,诸葛亮究竟埋在定军山下的什么地方?这在史书上没有说明,郦道元在拜谒时也“莫知墓茔所在”。这就为好事者做假留下了空子。据《忠武侯祠墓志》载:“正殿之后,大冢岿然,自汉至明一千三百余年曾无异说。”说明千百年来,只大殿后一冢,并无真假之说。何况殿后大冢与陵园主体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正符合中国古代建筑之特征。此外,陵区汉柏、汉桂均围绕正殿后大冢而植,经测定,现存的几株柏树的树龄均已1700多年,与诸葛亮下葬的时间正相符合,确为葬时所植。殿后大冢呈履斗形,高近6米,方圆60米,与成都昭烈陵、当阳关陵相比,极为俭朴,与史书所载相符。由此可见,殿后之墓就是武侯埋骨之处。

那么,假墓又是怎么来的呢?据考,所谓的“真墓”始建于清代。清嘉庆四年(1799年),陕西总督松筠来武侯墓凭吊,为了“流芳百世”,他竟异想天开地说,曹操尚有疑冢以防不测,小心谨慎的孔明安有不设疑冢哉?又说:“《三国志》中载有‘因山为坟’,此墓不在山而在平地,与原意不符。”于是他断定诸葛亮这座坟是假的,那么真墓何在?其随行幕僚中有个叫谭南宫的,为了迎合主子,自称“精于堪舆之学”,竟要为孔明测一下,经过一阵子折腾,竟测定在原冢西南约60米处,乃真坟所在。松筠深以为然,遂命沔县知县马允刚使民另筑新坟,“加土为封,以实其说”,并在新坟前面立一石碑,上刻“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之真墓”,增建了“坟亭”,又令兰州太守龚海峰为文以记其事;至此,园内形成真假两墓。

两种“疑冢”,两种不同用意,岂不可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