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百姓都熟悉这样一句话:“诸葛一生惟谨慎。”是说诸葛亮一生用兵行事,很少冒险。例如,他北伐曹魏,不肯采纳魏延的奇袭战略,即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而不惜耗时耗力,一定要出陇右而取关中,稳健行事,充分表明了他的谨慎。但正如毛氏父子所说:“惟小心不做大胆事,亦惟小心人能做大胆事。”(第九十五回回评)恰恰是一生谨慎持重的诸葛亮,在一次陷入绝境时,偏偏甘冒奇险,做出任何人想也想不出的大胆举动,并因此避免了一次全军覆没的灾难。
这就是著名的空城计。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说到:诸葛亮兵出祁山,大军到处,捷报频传。不料马谡一战失街亭,前番胜利,都化为乌有。诸葛亮不得不全线撤退,退兵时,又分派众将带兵而出狙击魏军,身边只剩两千五百人和一班文官。这时,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忽然杀到,众人大惊失色。在这危急关头,诸葛亮却下令偃旗息鼓,大开四门,每门用二十名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自己头戴纶巾,身披鹤氅,坐在琴楼上焚香弹琴。司马懿见状大疑,说道“亮(即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于是传令退军,诸葛亮和众人转危为安。
这一幕,也许是诸葛亮六出祁山最险的一幕,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对它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一幕到底是真还是假?
《三国志》裴注中,可以找到最原始的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王隐《蜀记》中,记载了晋人郭冲说诸葛亮五事,其中第三事便是空城计:
(诸葛)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即司马懿)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魏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蜀记》这段,和《三国演义》所写差不太远。照这样来看,《三国演义》里的空城计,确实有来历,不是罗贯中凭空捏造。
但问题是,罗贯中依据的《蜀记》这段,却完全出于捏造。(www.xing528.com)
裴松之在注引《蜀记》上述记载后,就大加驳斥,认为空城计一事无中生有,根本不可能有这事。论事实,诸葛亮初屯阳平时,司马懿身为荆州都督,正驻扎在宛城。一个在今天的陕西安康县西北,一个在今天河南南阳,相距遥远,打个照面都不可能,更别说谁吓跑了谁;论情理,就算司马懿确实来和诸葛亮交兵,他统率二十万人马,即使怀疑到对方有埋伏,像他这样的用兵老手,绝不会因此仓皇撤退,而会驻扎设防。再说,诸葛亮也不可能让魏延独自统重兵行动。魏延平日常常提出要统带万人异道出击,诸葛亮尚且不答应,怎么会突然将大军都交给他,自己只留下一些老弱士兵?
可见,论事论理,历史上都不可能上演诸葛亮的空城计。那么,罗贯中写《三国演义》里的空城计时,知不知道这本来就是子虚乌有之事呢?
很可能知道。《三国志》裴注中,《蜀记》那段记载和裴松之的驳斥是写在一起的,罗贯中没有理由只看到前者,看不到后者。
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以讹传讹?理由只有一个,就是《蜀记》这段传说虽然不可信,但是它太精彩了,太富有戏剧性,太适合表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超凡的胆略和智慧。司马懿大军逼近,诸葛亮面临蜀军作战指挥部被一举消灭、蜀国灭亡也将指日可待的极大危险,仍保持镇定从容,有条不紊地制造种种假象,加重司马懿的疑虑,终于惊退敌军,力挽狂澜,转危为安。平日谨慎持重,关键时刻又敢大胆冒险,而这种大胆冒险又是建立在对对手决策心理深刻的洞察和了解的基础上,这样一写,就使诸葛亮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有立体感,用毛氏父子的话说就是:
魏延欲出子午谷,而孔明以为危计,是小心者惟孔明也。坐守空城只以二十军士扫门,而退司马懿十五万之众,是大胆者亦惟孔明也。孔明若不小心于平日,必不敢大胆于一时。仲达不疑其胆大于一时,正因为信其小心于平时……(第九十五回回评)
知彼之能知己。因出于彼所不及知之外,以善全夫己,真正神妙。(第九十五回回中评)
这里包含着多么丰富的辩证法,又能给人以多么深刻的智慧的启迪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