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放曹,是《三国演义》里最有名的故事之一。《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中写到:孙、刘、曹赤壁鏖兵,周郎仗孔明所借东风之力,一把火将83万曹军烧得灰飞烟灭。曹操率残兵败将上岸奔逃,被吴军与赵云、张飞屡屡截杀。最后好不容易窜逃到华容道上,正为逃得性命洋洋得意,笑周瑜、孔明不会用兵,一声炮响,关云长神威凛凛,领一彪军马拦住去路,惊得曹军魂飞天外。曹操眼见性命不保,纵马上前,与关羽论起昔日之情,哀哀求告。关云长义重如山,想起旧日曹操的许多恩义及五关斩将之事,又见曹军惶惶,人皆垂泪,一时心中不忍,长叹一声,大刀一摆,将曹军尽数放过。
这就是《三国演义》里华容放曹的故事,也是全书最精彩、最富有戏剧性的一段,毛氏父子称为“三绝”的人物都在这一段里有所表现。曹操老奸巨猾,号称奸绝,但却被诸葛亮算了个正着,一路伏兵堪堪拦住去路,性命难保;诸葛亮运筹帷幄,派关云长一支兵马将曹操兜头截住,曹军尽成瓮中之鳖,不愧为智绝,但是关云长一个“义释曹操”便使他的“智算华容”付诸东流;最后单单成全了关羽一个义绝,大刀一摆,将囊中之物轻轻放过,为报旧恩,竟然违犯军令,拼上一死,真是其义可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写华容道上放曹操一节,则义勇之气可掬,如见其人”(《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用毛氏父子的话说;就是“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但是关云长这段“致令千秋仰义名”的华容放曹,却纯属子虚乌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和《三国志·蜀书·关羽传》里,都没提这件事。倒是《武帝纪》注引《山阳公载记》中,说到曹操从华容道逃走的经过,《山阳公载记》中说:
公(指曹操)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其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从这条材料看,曹操倒确确实实是从华容道逃走的,一路上不少病弱士卒死于沟壑,凄惨万状,而且差一点儿被刘备放火全部歼灭。大致经过就是这样,里面没提到关羽。
到了元代,华容道上截杀曹军的就由刘备换成了关羽。朱凯所撰杂剧《刘玄德醉走黄鹤楼》中,写到华容道的事,关羽道:“某关云长奉军师将令,着某在华容道等曹操,不想乱阵间走了曹操也。”诸葛亮道:“既是他走了,也不必追赶。”剧中在华容道上拦截曹操的是关羽,但他并没有放曹操,是曹操自己在乱阵间走脱的。(www.xing528.com)
《三国志平话》中的华容道故事,和杂剧《刘玄德醉走黄鹤楼》中写的差不多:
曹公寻华容路去。行无二十里,见五百校刀手,关将拦住。曹相用美言告:“云长看操,亭侯有恩。”关公曰:“军师严令。”曹公撞阵。却说话间,面生尘雾。使曹公得脱。关公赶数里复回,东行无十五里,见玄德,军师曰:“走了曹贼,非关公之过也。”言使人着玄德。众问:“为何?”武侯曰:“关将仁德之人。往日蒙曹相恩,其此而脱矣。”关公闻言,忿然上马,告主公复追之。玄德曰:“吾弟性匪石,宁奈不倦。”军师言:“诸葛亦去,万无一失。”
可以看出,《三国志平话》中伏兵华容道的也是关羽,同样,曹操也不是关羽有意放走,而是撞阵逃脱,而且诸葛亮怀疑关羽有意放曹时,还惹得关羽大为愤怒,要上马追杀曹操,来洗刷自己。
到了《三国演义》里,华容道这一段就变成关云长义释曹操。那么《三国演义》为什么要这样写?也许可以这样来解释,罗贯中有意先让诸葛亮和曹操在这里直接斗一斗智,即推算曹军到底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结果诸葛亮棋高一着,派关羽带一队人马将曹操逮了个正着,这样,诸葛亮的智算过人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写出孔明的智后,又不能真的就让曹操就此消灭,还得有一个人,来放他一条生路,而这人的最佳人选,无疑就是关羽。于是就有了《三国演义》里义释曹操那一幕,这样既解决了诸葛、曹操斗智后谁来放曹操的问题,又写出了关羽的义。关羽为报旧恩,不但放弃唾手可得的不世奇功,而且不惜赔上性命,真是义气干云,难怪毛氏父子要称赞他是“致令千秋仰义名”的义绝了。有了这段华容放曹,关羽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机器,而有了人情味,因此他更能赢得下层民众的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