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揭秘《漫话三国演义》中的忠义思想

揭秘《漫话三国演义》中的忠义思想

时间:2023-1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崇尚的是“忠”和“义”的完美结合,如在开宗明义的第一回,就大写特写了“桃园结义”这一情节。在这里,“上报国家”指“忠”,“下安黎庶”为“义”,可以说,桃园结义的道德内容就是“忠义”。《三国演义》中的“义”是一种包涵了“忠”的义。总之,罗贯中的“忠义”观既融合了人民群众的观念和感情,但又不可能越出封建思想的藩篱。

揭秘《漫话三国演义》中的忠义思想

三国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罗贯中在描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的时候,也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因而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正如毛氏父子所言,读《三国演义》给人一种“入邓林而选名材,游玄圃而见积玉,收不胜收,接不暇接”之感。那么,面对众多的英雄,如何来确定其优劣高下呢?为此,在小说中,作者打出了“忠义”的旗号,把它作为臧否人物、评判是非的主要道德标准,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观念。当然,在作品中,“忠义”思想表现得比较复杂,这还需作具体分析。

“忠”和“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伦理道德观念。“忠”要求下对上的无条件服从,它是制约上下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君臣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义”则要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真诚,它是制约朋友关系、兄弟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作为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理想,二者是互补互协,难以分割的统一整体。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随着“义”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二者之间常常发生矛盾,甚至互相排斥。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崇尚的是“忠”和“义”的完美结合,如在开宗明义的第一回,就大写特写了“桃园结义”这一情节。刘、关、张结义的誓词是:“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在这里,“上报国家”指“忠”,“下安黎庶”为“义”,可以说,桃园结义的道德内容就是“忠义”。然而,从小说的具体描写来看,作者更强调的是“义”。在小说中,所谓“匡扶汉室”是一种传统的“忠”,王允以及抗曹而死的董承、伏完等就是这种“忠”的体现,但对割据的群雄来说,这只是一种口号,“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这种古老的政治理论,成为各派政治力量的思想武器。因此,《三国演义》对“不忠”的行为也并不一概加以贬斥,如刘璋手下的两员大将,张任不降,孔明斩之,以全其忠义之名;严颜因感张飞之义,不光自己投降,还将部下皆唤出投降,两人在小说中都表现得正气凛然。可见,在“忠”与“义”的对立统一中,“义”的地位都在“忠”之上,与对“不忠”行为的有条件的原宥不同,对于“不义”的行为,是毫无通融的余地的,小说中对袁术吕布之流的厌弃均是由于这个原因。

《三国演义》中的“义”是一种包涵了“忠”的义。它也具有多重性,这在刘、关、张的关系中,尤其是在关羽形象上体现得最为突出。在小说中,关羽是“义”的化身,被毛氏父子称为“义绝”,从与刘、张桃园结义起,他们就患难相扶,福祸与共。当死守下邳,身陷绝地时,关公决心仗义而死,此时,张辽举三罪证明其死无价值:误主丧身,诚为不美;负依托之重,实为不义;不思匡扶汉室,拯救生灵,安为义?也就是说,死不过“成匹夫之勇”;不死,则是“义”的行为。于是关公提出三个条件:只降汉帝,不降曹公;二位嫂嫂给皇叔俸禄养赡;但知刘备去向,便当辞去。当三个条件得到应允后,他便降了曹操。这时,关羽就面临一个真忠义与假忠义的严峻考验。曹操费尽心机,“小宴三日,大宴五日”,赠金银,送美女,赠宝马,封侯赐爵,肆图收服关羽,而关羽在得知刘备的下落后,便毅然挂印封金,闯关斩将,投奔刘备而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是大丈夫之志也。”连曹操也说:“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败走麦城,关羽处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绝境,这时孙权派诸葛谨来劝降,关羽大义凛然地说:“玉可碎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改其节,身可殒,名可垂于竹帛也。”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决不改变结义时的誓言,至死忠于蜀汉,义于刘备,这种“千金不易”之志,显示了关公灵魂的美。(www.xing528.com)

然而,在关羽一生中又有“义释曹操”之举,这一点历来受人指责,但它却倾注了作者的心血,不仅深化了关羽重义的品格,而且深化了“义”的主题。在关羽身上,“义”是高于一切的,他的“忠”是以义为基础的。曹操对关羽有恩,也可以说是关羽平生的一大知己,尤其是成全了他的忠义之志,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义”。因此,关羽明知军令在身,却甘冒杀头之险,弃盖世之功,置刘备一统大业于不顾,动了故旧之情,在华容道上放走了惶惶垂泪的曹操。这就突出地表现了他为“义”而甘于牺牲自我的精神。毫无疑问,释放曹操之举是原则性错误,在当时和今天皆不足取,但却是作者为塑造关羽这个性格复杂的“义绝”典型写下的最浓重的一笔。对这一从根本上违背刘备集团利益的行为,刘备原谅了关羽,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借“史官有诗”称赞道:“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威风齐日月,名誉振乾坤。”毛氏父子在评改本的回末也赞曰:“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这种“义”的复杂性在刘备身上也有充分体现。作品中的刘备冷静理智,气度恢宏,素有逐鹿中原、复兴汉室的大志,但这一步步处心积虑的谋略,却因关羽之死而发生了逆转。由于他对“不求同年同月同时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时死”的兄弟情义的执著,不惜违背诸葛亮所定的策略,将十多年来苦心经营的蜀汉事业置之不顾,执义要为关羽报仇。他认为“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了万里江山,何足为贵”?于是,一切谏言都失去了效用,在强烈的感情冲动下冒然发起了对吴之战,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结,自己也病逝白帝城,但他用这一切成全了“结义”之情,从而赢得了千古美名。

总之,罗贯中的“忠义”观既融合了人民群众的观念和感情,但又不可能越出封建思想的藩篱。他所谓的“忠”,常常指一心不贰地为封建王朝奔走效劳,甚至只是为某一集团的领袖卖命捐躯;但也常常指对国家、民族的忠贞不二,对理想、事业的矢志如一,鞠躬尽瘁。他所谓的“义”,用在政治原则上,有时是封建纲常的代名词,有时又是坚持真理、鞭挞邪恶的同义语;用在人际关系上,常常是不讲原则,以个人恩怨为转移,但也常常是对平等互助的真诚追求,这就使得《三国演义》的“忠义”呈现出复杂的面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