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锦马超:三国演义中的神威与战阵搏杀

锦马超:三国演义中的神威与战阵搏杀

时间:2023-1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锦马超与猛张飞在葭萌关下恶战数场,不分胜负,最后被李恢说降。经过这几番亮相与战阵搏杀,《三国演义》里的这位人才出众、骁勇绝伦的锦马超,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其实三国时代并没有“锦马超”这个称号,它完全是罗贯中的一手创造。但三国时代的马超确实是刘备手下十分重要的将领。有趣的是马超和赵云地位的对比。其实三国时代马超的威望,并不是单靠勇力获得。

锦马超:三国演义中的神威与战阵搏杀

在《三国演义》第十回里,马超便已出场,一展英姿。马腾、韩遂统领西凉人马讨伐李傕、郭汜,两军对阵,“只见一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如流星,虎体熊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正是马腾之子、年方十七岁的马超。这位少年英雄出场上阵,战不数合,一枪将李傕、郭汜部将王方刺于马下,接着又生擒另一部将李蒙。

几十回后,马超为报父仇,兴兵雪恨,发二十万西凉大军曹操作战。这时曹操立马门旗下见到的马超,是“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只看得曹操暗暗称奇。更奇的是,马超渭桥六战,杀得纵横天下的曹操割须弃袍,几乎丧命。自此,马超之勇,天下皆知。

又过了几回书,马超再度出现,与刘备军队交锋。刘备在关上看到,“门旗影里,马超纵骑提枪而出,狮盔兽带,银甲白袍,一来结束非凡,二者人才出众”,因而赞叹道:“人言‘锦马超’,名不虚传!”锦马超与猛张飞在葭萌关下恶战数场,不分胜负,最后被李恢说降。刘备攻取成都,已顽抗了三年的刘璋在城头上见马超杀来,“惊得面如土色,气倒于城上”,终于献城投降。

经过这几番亮相与战阵搏杀,《三国演义》里的这位人才出众、骁勇绝伦的锦马超,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其实三国时代并没有“锦马超”这个称号,它完全是罗贯中的一手创造。《三国志·蜀书·马超传》里没有说到马超长得如何,元代《三国志平话》说到这位英雄时,说他“面如活蟹”,这和《三国演义》里的“面如傅粉,唇若抹朱”也相差很远。

但三国时代的马超确实是刘备手下十分重要的将领。后主景耀三年(206年),蜀汉追谥了五位已故将领: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第二年又补上一个赵云,这六人里,庞统是军师一类的人物,其他五位都是临阵杀敌的战将。由此可以看出,这五人在蜀汉人心中的威望,故此陈寿写《三国志》,将关、张、马、黄、赵传记并写在一卷里,这大概就是后来《三国演义》里五虎大将这一封号的由来。

这五人里,马超的威望也比较靠前,据《三国志·蜀书·黄忠传》,刘备即位汉中王,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分别为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诸葛亮曾提出异议,说黄忠的声望素来不能和关羽、马超相提并论,这种封法关羽可能不服气。由此也可看出,马超在当时声望之高。

有趣的是马超和赵云地位的对比。三国时代,赵云在蜀汉的地位和声望,比关、张、马、黄要低一格,所以陈寿为五将作传,排名顺序是关、张、马、黄、赵,到了《三国演义》里,第七十三回刘备进位汉中王,封五虎大将,排名顺序成了关、张、赵、马、黄。这是因为,《三国演义》里的赵云,智勇兼备,是个远比马超重要得多的人物,而《三国演义》里的马超,虽然骁悍英勇,但给人的感觉总像是一勇之夫,比其他人略低一个层次。就像毛氏父子在第六十四回回评里说的那样,五虎将中,关、张、赵、黄都是大将之才,而马超则可为战将,不可为大将。

其实三国时代马超的威望,并不是单靠勇力获得。《三国志·马超传》裴注引《山阳公载记》里曾提到,关西军与曹军作战前,马超提出过正确的作战方案,没被采纳。后来曹操听说了,感叹说,马儿不死,我将来就会死无葬身之地。由这件事可以看出,马超也是很有谋略的。(www.xing528.com)

又据《三国志·蜀书·马超传》,马超被曹操打败后,退到西北少数民族部落里。曹操引军东还,属下杨阜说到,马超勇武过人,又甚得羌、胡心,如果大军东还,不严加防备,马超打回来,陇上诸郡又会失去。后来事实果然如此,马超杀回,陇上诸郡果然都响应马超,这恐怕不单是靠武力。

马超后来主动投靠刘备,刘备一听说马超来了,大喜过望,说“我得到了益州了”。马超率兵直到成都城下,城中震怖,不到十天就崩溃了,刘璋请降。这么强大的威慑力恐怕也不会是来自一勇之夫,此前刘璋已抵抗刘备将近三年,为什么一见马超就吓得投降?

后来诸葛亮在给关羽的信中也说到:“孟起(马超的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但是在《三国演义》里,马超“兼资文武”写得不多,他的“雄烈过人”倒是没少渲染,为此还特地在元代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虚构了马超恶斗猛张飞。(在元《三国志平话》里,马超降刘备前是与魏延作战,并射伤魏延。)

也不能说《三国演义》这样写就不好,《三国演义》写人,往往抓住一方面的特征,反复刻画描写,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同样可以塑造出十分出色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里重点突出马超之勇的写法,就是一个例子。

最后说一下马超之死。马超死于章武二年(222年),活了47岁。这一年刘备正统领大军在东吴作战,马超临死前上疏,说自己一家二百余口,差不多被曹操杀光了,只有从弟马岱,想托给陛下,别的就没什么要说的了。马超临死前能从容上疏,说明他很可能是病死的;奏疏里说到自己家属被屠戮殆尽,透着几分凄凉。

但《三国演义》里也许不愿让这位英雄最后这样凄凉地上疏死去,于是做了些改动。《三国演义》刘备伐吴时,马超确实没出面,但是几回之后,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时,檄令马超紧守西平关,对付西番国王轲比能的羌兵;又过了两回,即第八十七回里,诸葛亮南征孟获,又让马超把守汉中关口,直到第九十二回里,诸葛亮一出祁山,才在沔阳亲临马超墓致祭。马超何时死的没说,总比历史中晚死了三四年;怎样死的,也没说。这样也好,《三国演义》里马超之死,纯用虚写,这样以来,活在人们心中的,就永远是当年白袍银铠、手持长枪、往来驰骋、英武出众的锦马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