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刘备江山:究竟是心酸抱泣,还是辉煌来临?

刘备江山:究竟是心酸抱泣,还是辉煌来临?

时间:2023-1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这些哭,有的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有的则完全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故作姿态,几经渲染就给读者留下了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印象。事实并非如此,刘备之所以能够取得三分天下,凭借的主要还是他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非同寻常的武功将略。但三国时代的刘备,虽然有忠厚的一面,但绝不是个一味老实的谦谦君子,而是个极为厉害的角色。照这种说法,刘备这一方竟是抗曹的主力。

刘备江山:究竟是心酸抱泣,还是辉煌来临?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这是在民间流传甚广的一则谚语,不难看出,这是受《三国演义》影响的结果。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确爱哭,如:送徐庶走时,先是“泪如雨下”,接着又是“凝泪而望”。当阳之败,看到十多万老百姓随之遭难,刘备大哭曰:“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关羽张飞被害,他更是“哭绝于地”、“泪湿衣襟,斑斑成血”、“号哭终日”。这些都颇令人感动。另外,去东吴招亲,他先是向吴国太哭诉,因此使孙权之谋弄假成真;后来又在夫人面前“暗暗垂泪”、“泪如雨下”,终于在她的保护下安然离开东吴。鲁肃荆州,他先是按照诸葛亮的吩咐“掩面大哭”,后来触动真情,“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这些哭,有的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有的则完全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故作姿态,几经渲染就给读者留下了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印象

事实并非如此,刘备之所以能够取得三分天下,凭借的主要还是他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非同寻常的武功将略。

在小说中,刘备的主要特点是仁厚,与曹操相比,历史上的刘备,确实有待人比较仁厚的一面。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及裴注引《魏书》记载,刘备在做平原令、平原相时,一个叫刘平的素来讨厌、轻视他,一次还派刺客刺杀他。刘备不知情,对刺客热情相待,刺客竟然被感动,不忍下手,还把刘平的阴谋告诉了他。

后来刘备到了徐州陶谦病重,对人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将徐州让给了他。

他一度依附袁绍,袁绍父子对他倾心敬重。

后来又依附刘表。刘表病死,刘琮降曹,诸葛亮劝他攻打刘琮,夺下荆州,他表示:“吾不忍也。”

接下来刘备从襄阳南撤,走到当阳时,已有十万荆州人众跟随。有人劝他弃众而走,速保江陵,他回答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对他这一举动,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曾热烈赞颂说:

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刘表)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的确,刘备能认识到济大事必以人为本,携民渡江,不忍相弃,这和曹操攻打徐州时,“坑杀男女数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引军从泗南攻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注引《曹瞒传》)的血腥残暴,确实有不少的差别。因此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的总评说刘备“弘毅宽厚”,当时人傅干也说他“宽仁有度”,这些也就是刘备后来在《三国演义》里被写成理想仁君的依据。

但三国时代的刘备,虽然有忠厚的一面,但绝不是个一味老实的谦谦君子,而是个极为厉害的角色。

他最初起兵平定黄巾起义有功,却只做了个小小的安喜县尉,朝中又派督邮来免他的官,他前来求见不成,便连夜带人冲进督邮的住处,将他架出来,狠狠痛揍了一顿,然后弃官而走。

他被吕布夺去徐州,投靠曹操,曹操对他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当时势力最大的袁绍曹操也不放在眼里,却独独推崇刘备——这也就是后来《三国演义》里煮酒论英雄的由来——这并不是偶然的。曹操手下几个重要谋士郭嘉、程昱也说刘备“有雄才而甚得民心,终不为下人”,劝曹操早点儿动手杀掉他,但曹操害怕“杀一人而失天下”,没有这样做。(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www.xing528.com)

既然不能杀,就只好拉拢,于是“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三国志·先主传》)。

但刘备并没因此感激涕零,相反,他从曹操那里脱身,一到下邳,就毫不客气地把曹操的心腹——徐州刺史车胄杀了,为自己夺得一块地盘。

他被曹操打败,又投靠袁绍,袁绍派他带兵攻打汝南,曹操派蔡阳来迎战,刘备获胜,杀了蔡阳。

袁绍失败,他投靠刘表,奉刘表之命向北挺进,在博望坡自己烧毁营房,伪装撤退,夏侯惇统领曹军追赶而来,结果中了刘备的埋伏,被杀败。

再有那场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刘备也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劝说孙权抗曹,孙权也说:“非刘豫州(即刘备)莫可以当(挡)曹操者。”最后“谴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据曹公”。照这种说法,刘备这一方竟是抗曹的主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山阳公载记》里也说到,曹操从华容道脱身,曾说过:“刘备真是我的对手,如果早点儿在这里也放一把火,我们会死得一干二净。”这里只提到刘备,没提孙权。

后来刘备亲自到京口见孙权,借来了荆州;消息传到曹操那里,曹操正在写字,竟惊得把笔掉在地上。

刘备夺下西川,又调动大军,亲自坐镇指挥,与曹操争夺汉中。《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扬鞭遥指曹操统领的大军,说:“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真是气概不凡!最后曹操果然退兵,刘备彻底占领汉中。

其实早在赤壁大战之前,鲁肃就告诉孙权,刘备是“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后,刘备来借荆州,周瑜上书孙权,也说刘备“以枭雄之姿”,再加上关、张辅佐,不会久为人下,借荆州给他,他就会如蛟龙得云雨,威胁东吴的存在和发展。

有趣的是,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总评里,提出这样一种看法,说刘备之所以不折不挠地奋斗,倒不全是要为自己争利,而是揣度曹操实在容不得自己,所以要避害。其实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曹操容不下刘备,是因为刘备实在是个厉害角色,他的存在对曹操会构成极大威胁。

到《三国演义》里,刘备的武功将略就极为一般了,历史上他在这方面的功劳差不多都给别人分光了:杀车胄、斩蔡阳分给关羽;火烧博望坡送给诸葛亮;赤壁之战时他只派出诸葛亮做全权代表,常驻东吴协同指挥作战,自己则带着人马安安静静地等着抢夺胜利果实;取荆州、借荆州全由诸葛亮一手操纵;攻取汉中的前线总指挥也变成诸葛亮……战功没了,他早年痛打督邮的血气方刚的举动,也改由张飞来做;总之,到了最后,《三国演义》里的刘备主要就剩下了仁厚。

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三国演义》借新野百姓之口,对刘备的仁德大唱赞歌,此外还增添虚构了不少情节。历史上陶谦让徐州,刘备略一推辞便接受了,《三国演义》里却扩充成三让徐州;历史上刘表并没有表示要将荆州让给刘备,《三国演义》里却一写再写,让刘备一再拒绝,再借诸葛亮之口赞叹说“真仁慈之主也”;还有的卢马,前有伊籍后有徐庶劝刘备将它让给别人,去妨别人,都被刘备断然拒绝;至于史书中本有记载的携民渡江,到《三国演义》里更是大加渲染,甚至写到刘备不忍见百姓为他遭受大难,竟要投江自尽……

这样,通过对史书中刘备事迹的删削和增补,并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描写渲染,《三国演义》便为中国民众塑造出了刘备这一理想的仁君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