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字文若,颍川颖阴(今河南许昌)人,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皆有传。作为曹操的重要谋士,他一生中屡建奇功,列名《三国志·魏书》,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后汉书》中出现,则另有深意。
荀彧学识渊博,明察时势,且能高瞻远瞩,具有战略眼光,在三国时期,可与诸葛亮、鲁肃相比,属于战略家型的人物。在少年时代就有人称他有王佐之才。早年他曾在袁绍手下做谋士,绍待之以上宾之礼。但在袁绍如日中天之时,他已看出袁绍最终难成大事,便弃绍投操。曹操和他一交谈,便高兴地称他为“吾子房也”;此后,荀彧就一直是曹操手下最重要的一位谋士。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是在具体战斗的谋划,还是在宏观的战略决策方面,都显示出超人的才能。
荀彧在曹营中初显才干是在兴平元年(194年),此时曹操东击陶谦,让荀彧守鄄城,这时张邈、陈宫趁机暗通吕布,进攻曹操的大本营,所到之处,曹操手下纷纷投降。张邈骗荀彧说:“吕将军来帮助曹使君击陶谦,宜尽快供其军食。”荀彧识破其计,当即加强防备,使其不能得逞。不久,豫州刺史郭贡率数万人兵临城下,求见荀彧,荀彧将往,同僚们都劝他不宜轻去,他回答说:“郭贡与张邈等并非早有交往,今天来的快,谋划必然未定,在他尚犹豫之际,前往劝说,即使不为我用,也可让他保持中立。如果先怀疑他,他必然生气而与张邈结成联盟。因此,我还是应该去一趟。”郭贡见荀彧没有惧色,知城不可破,于是带兵离去,鄄城因此得以保全。荀彧临危不惧,善于决断,表现出了一个战略家应有的素质。
荀彧对曹操的贡献集中表现在战略决策方面,这主要有以下几件大事:
其一,劝曹操深根固本,巩固根据地。曹操本是以兖州起家的,后因去攻打徐州的陶谦,被吕布乘机占了兖州。曹操回军来救,在濮阳又被吕布打败,只好暂住鄄城。不久,陶谦病逝,刘备占了徐州,曹操闻讯大怒,立即要兴兵去攻打。在关键时刻,荀彧站出来对曹操说: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正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明公本首事兖州,且河、济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关中,河内也。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吕布乘虚寇之,是无兖州也。若徐州不得,明公安所归乎?今陶谦虽死,已有刘备守之。徐州之民,既已服备,必助备死战。明公弃兖州而取徐州,是弃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愿熟思之。(第十二回)
这一番话,从战略的高度指出了深根固本的重要性,高屋建瓴,使一时意气用事的曹操听后心服口服,马上冷静下来,放弃了攻打徐州的打算;随后又采纳荀彧的建议,平定了汝南、颍川,然后回兵击败吕布,攻克兖州,继而占据了整个山东,为最终统一中原奠定了稳固的后方。
其二,董卓死后,其余党作乱,汉献帝被迫从长安逃到洛阳,而这时的洛阳已成一片废墟,于是太尉杨彪向献帝建议,召曹操入朝辅佐。曹操知道献帝到了洛阳的消息后,也召集谋士们商讨政事,荀彧建议说:
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第十四回)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此时汉室虽已名存实亡,但它毕竟还以政权的形式存在着,不管是以汉室之胄自居的刘备,还是其他军阀,在名义上还得接受朝廷的封号和承认,若反抗朝廷,就成了叛逆,那么人人皆可诛之。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建议,立刻知道了此举的分量,便当即采取了行动。从此,曹操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地东征西讨,这成了曹操制胜的主要条件之一。
其三,在曹操与袁绍决战的关键时刻,荀彧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袁绍兵多将广,势力雄厚,长期割据河北,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劲敌。当时曹操的实力远不如袁绍,因此,是否敢与袁绍决战,曹操一直犹豫不决。在这种情况下,曹操的谋士们起了决定性作用,其中荀彧的意见至关重要。当袁绍率领30万大军来讨伐曹操时,孔融力劝曹操投降,荀彧立即反驳了他的观点,说:(www.xing528.com)
绍兵多而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碌碌等辈,纵有百万,何足道哉!(第二十二回)
荀彧来自袁绍集团,他以其对袁绍内部情况的透彻分析,坚定了曹操抗袁的决心。曹操起兵迎战,果然因袁绍迟疑不进而停战。在官渡决战中,曹操一开始就失利,损失极大,粮草又供应不上,曹操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于是写信向荀彧求教,荀彧回信说:
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
这封信,帮助曹操消除了疑虑,坚定了决心。曹操接信后立即命令将士竭力死守,随后又采纳许攸的计策,烧了袁军粮草,终于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彻底胜利。
荀彧从29岁投奔曹操,与曹共事20余年,为他出谋划策,屡建奇功,是曹操手下最得力的一位谋士。曹操对他也可谓恩宠有加,不仅一再晋升其官爵,委之以重任,而且还把女儿嫁给其子荀恽,这在曹操的谋士中是少有的殊荣。然而,荀彧最终还是死于曹操之手。对荀彧之死,《三国志》的记载是“以忧薨”,但在《后汉书》中却有不同的说法:
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寝。操心不能平。……至濡须,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时年五十。
《三国演义》采用了《后汉书》的说法,但又有所发挥。小说中写道:董昭进言为曹操加“九锡”,荀彧提出反对意见,曹操闻言,已是“勃然变色”。曹操加“九锡”后,荀彧感叹说:“吾不想今日见此事!”曹操闻之,深恨之,以为荀彧不帮助自己,因此而动了杀机,书中写道:
建安十七年冬十月,曹操兴兵下江南,就命荀彧同行。彧已知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于寿春。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开盒视之,并无一物。荀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第六十一回)
从史料记载来看,荀彧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他思想深处根深蒂固的忠君观念。荀彧在汉末曾举孝廉,并做过亢父令之类的官,“见汉室崩乱,怀匡佐之义”,在他的潜意识中,始终保持着士人的传统思想和道德观念,即以儒家的礼仪治天下,不以人主的好恶而轻易地改变自己的政治主见。他之所以投靠曹操,主要是看中其才略,想通过他来实现匡扶汉室的理想。随着曹操进逼汉室步骤的加紧,他与曹操之间逐渐产生裂痕,并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反对曹操篡汉,最终导致了个人的悲剧。总之,荀彧既是曹操的功臣,又是汉室的忠臣,在两方面的利益不能兼顾的时候,传统的忠君思想占了上风,从而导致了个人的悲剧。荀彧的悲剧在三国纷争的乱世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怀有正统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乱世的两难选择。
据《后汉书》记载,荀彧死后,汉献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宴乐,谥曰敬侯”。可见汉帝对荀彧还算是一个知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