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远牧昆仑:盛彤笙院士纪实-骆驼人生

远牧昆仑:盛彤笙院士纪实-骆驼人生

时间:2023-1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十六、“骆驼人生”陈北亨陈北亨是在盛彤笙召唤之下最早来到国立兽医学院的教师之一。陈北亨,山东青岛市人,生于1921年8月。第三排右起第七人为陈北亨在盛彤笙的努力争取下,194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分配4个公费留学名额,陈北亨等人经考试被录取。陈北亨一开始被盛彤笙聘为副教授,一年多后,即被聘为教授。从海西骆驼场牧工的介绍里,陈北亨了解到骆驼在沙荒地区有着别的家畜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远牧昆仑:盛彤笙院士纪实-骆驼人生

二十六、“骆驼人生”陈北亨

陈北亨是在盛彤笙召唤之下最早来到国立兽医学院的教师之一。此后,他扎根西北,在这所学校及以后的甘肃农业大学奋斗了近60年。

陈北亨,山东青岛市人,生于1921年8月。在青岛念完小学、中学,1942年考入西北农学畜牧兽医系,1946年毕业并获学士学位。正好当年的系主任盛彤笙在兰州创办国立兽医学院,广揽贤才,他和另外几名学子便投奔兰州。盛彤笙对进人的要求非常严格,让他们几个人各写一份自传和专业材料,陈北亨用德文写了一份自传,用英文写了一篇专业方面的材料,良好的外语基础和专业功底使盛彤笙眼前一亮,他认准了这个高大帅气的年轻小伙子。陈北亨留了下来被聘为助教,成为盛彤笙身边第一个专任教师,其时为1946年11月。此后,盛彤笙对他青睐有加,刻意栽培。

办学伊始,筚路蓝缕。陈北亨根据盛彤笙的指示,向有关马场、兽疫防治处、家畜保育所、羊毛改进处等单位托钵化缘,借、要教学实习用品。后来,甚至到当地驻军中联系打野狗,以保证实验课能及时开出。联合国善救总署无偿划拨了一批仪器设备后,他又被派到上海、南京组织往兰州拉运。由于国共内战,陇海线中断,陆路运输受阻,学校拟从长江水路将这批仪器运到成都,再迂回拉到兰州。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和其他4名教职工奔跑在南京、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地的水路和公路上,饥餐渴饮,风尘仆仆,终于将仪器拉运到兰州,解了教学的燃眉之急。他那“拼命三郎”的工作精神也深得盛彤笙的赞许和器重,觉得这是个可堪造就之才。

1950年中国留学生从美国乘船横渡太平洋回国时,在轮船甲板上的合影。第三排右起第七人为陈北亨

在盛彤笙的努力争取下,194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分配4个公费留学名额,陈北亨等人经考试被录取。这年3月,陈北亨远涉大洋,到美国密执安州立学院研究院学习家畜解剖学外科学和产科学。第二年,由于国民党败退台湾,留学生的经费无人供给,无奈之中,他就课余上餐馆打工,洗餐具端饭菜什么活都干,有时在假期去夏令营当辅导员,以维持最后的学业。1950年6月,陈北亨如期回到了国内,因为这里有他的事业,还有他心爱的姑娘。1945年,他就结识了同校园艺系一位美丽的东北姑娘王树清,去美国留学前夕,他们订下了终身。1949年,王树清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分配到陕西晋阳农校教书,陈北亨返国后,与王树清在青岛完婚后来到西安,准备相携去兽医学院。盛彤笙得知消息后,专程到西安王树清的家中迎接,还给他们买好了从西安到兰州的飞机票,到了小西湖后,又给他们安排了一间住房。很快,夫妇二人就融入了新中国发展大西北畜牧业的洪流,开始了激情澎湃的新生活

陈北亨一开始被盛彤笙聘为副教授,一年多后,即被聘为教授。留学时学的是家畜解剖学,而同时留英又先期回国的谢铮铭也教解剖,他就转到了教外科,同时兼任家畜病院副主任,还主动承担了家畜产科学、家畜外科手术学、家畜解剖学、生殖内分泌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陈北亨觉得解决家畜长期自繁自育而造成种质退化、生产性能低下的问题比诊治疾病更为重要。在他的建议下,兽医产科学从兽医外科教研组分离出来,组建了国内第一个兽医产科教研组。自编教材、翻译资料、病院接诊、备课授课,一系列繁忙的工作使他经常前半夜几乎就没有睡过觉。幸亏他有一个好身体,否则,真难应付这连轴转的工作。他的夫人王树清回忆说:

陈北亨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茶卡的海西骆驼场进行骆驼繁殖生理研究,图中站立者为陈北亨

“老陈1950年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先教解剖,以后教外科、产科,整天在办公室,很晚才回来。有一次回家,已是凌晨4点多,因眼睛近视,当时又没有路灯,绕伏羲堂时碰到墙报栏上,额头都碰破了,在地下摸了半天才找着眼镜。以后搞科研,又是几个月不在家,我在西农学的园艺,来后改教生物学,还要到兰州大学补习,两人忙得经常见不上面。一次儿子高烧40度,还是其他老师帮忙送到医院去的。家里没有人做饭,让大儿子到食堂去打,因为贪玩,有时一个小时都回不来,又打发上幼儿园的小儿子去打,才能吃上一顿饭。”

辛苦自不待言,但中国现代兽医产科学在陈北亨和同仁们的手中创立并发展了起来。教材逐一编定,课程安排就绪,放射免疫分析实验室创建了起来,1960年,陈北亨还主编了我国农业院校首部高等试用教材《兽医产科学》。与此同时,他把目光投向了科研工作。

50年代,青海省海西自治州海西骆驼场派代表来到西北畜牧兽医学院,请求学校协助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于是,陈北亨开始了他的骆驼研究生涯。

骆驼,重要的畜种资源之一,中国的双峰驼更是世界优良品种。从海西骆驼场牧工的介绍里,陈北亨了解到骆驼在沙荒地区有着别的家畜所无法代替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骆驼繁殖生理方面的一些关键性的难题没有突破,使骆驼繁殖发展缓慢。要在海西骆驼场搞科学研究也有许多困难,因为这里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茶卡盐池的边上,是个典型的半荒漠地区,长年风沙不断,气温最低到零下三十多度。但他觉得发展养驼业是利用这些国土的措施之一,对于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很有益,加上海西自治州科委愿意在财力上给予支持,场里的兽医愿意积极配合参加这项研究,陈北亨毅然决定,把茶卡定为研究骆驼的实验基地

从1963年开始,陈北亨带着研究生到青海海西骆驼场,同该场科技人员贠志贤、葛荣欣等一起,开展骆驼繁殖生理方面的研究。1983年6月17日的《甘肃日报》上,记者燕树桂在《他为兽医科学填补空白》的通讯报道中是这样描述陈北亨的研究工作状态的:(www.xing528.com)

“茶卡的生活是相当艰苦的,他们搞科研的时间,又恰恰是青藏高原一年中最冷的时间,从头一年的十二月到来年的四月,每天早上起床,被头上总要降一层白霜。就是在这种条件下,陈北亨给自己和助手严格制定了作息制度:每天天亮以前起床,天麻麻亮就工作,保证驼工能早点把牲口赶去放牧。清早,人们穿着老羊皮袄都感到冷,而陈北亨和助手却在凛冽的寒风中,光着膀子给骆驼进行定时的直肠检查。时间一长,皮肤皴裂,又疼又痒。为了观察、记录母驼的发情配种情况,他们有时要跟群放牧,为了详细了解骆驼分娩的过程,他们要在风雪弥漫的草原上,昼夜观察。”

经过连续三年的苦战攻关,共进行了数千次检查和试验,终于完成了双峰驼生殖生理的现场观察和实验。他们第一次发现了母驼发情排卵不同于其他家畜的特点,为提高骆驼的受精怀孕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且对家畜的排卵机理有了新的发现,为骆驼实行人工授精打下了基础。据驼场统计,骆驼自然交配,受胎率约为58%,海西骆驼场三队采用陈北亨研究的方法,第一次配种后24小时再配一次,受胎率可增加到98%。他主持撰写的《骆驼繁殖生理的研究》论文,1979年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召开的国际骆驼会议上宣读后,被认为填补了国际上骆驼繁殖生理科学研究方面的空白。这项研究1981年荣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并获埃及国家研究中心奖状、奖章,国际科学基金会也为他继续开展骆驼研究拨款一万美元。

从1980年起,陈北亨又着手探讨双峰驼诱导排卵机理。这时他已年届六十,但照样打起行李,直赴青海茶卡,指导助手试验。又是几年的冰天雪地,又是几年的忍饥耐寒,他们终于获得了新的结论:公驼精清是诱导母驼排卵的主要因素。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内分泌室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析以后,进一步证实了他们的结论。陈北亨带领团队终于揭示和阐明了骆驼繁殖各环节的机理,建立了适合我国特点的冻精人工输精技术,使双峰驼的受胎率从自然配种的60%提高到了人工配种的90%以上,而且在骆驼的遗传改良、疫病防治等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双峰驼诱导排卵因素的探讨课题,1984年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牦牛是高寒地区重要的家畜品种,我国牦牛的饲养量占世界牦牛总头数的85%以上,是我国养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北亨对牦牛的繁殖生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阐明了牦牛繁殖的临床特点,揭示了不同生殖阶段主要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找出了监测和提高牦牛繁殖的有效方法,建立了牦牛生殖生理研究的理论体系,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这些系列论文在《英国兽医杂志》等著名刊物上发表后,引起了世界学界的广泛关注。

陈北亨除了在上述工程技术方面的贡献外,还进行了阿拉善双峰驼新品种的培育研究,1990年获内蒙古科委一等奖;对大量的产科疾病和新生仔畜疾病进行了广泛的临床研究,总结出了有效地预防动物难产的方法,从而降低了难产的发病率;对我国特有的驴怀骡妊娠毒血症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成为我国防治这一疾病的重要依据。这些研究,使他成为我国一流的兽医产科学专家。

陈北亨的朋友曾评价他“人如骆驼”。的确,在他身上无不体现了那刻苦、坚韧、献身、坦荡、清贫的“骆驼人生”。这不但反映了他数十年来科研工作的实际,也是他数十年来工作精神的写照。陈北亨从1955年起,就担任了兽医系副主任、主任,1980年后又担任了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校长,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各类兽医学科专业人才,在科研和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他领导举办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兽医产科学的师资培训班,为许多兄弟院校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在他任校长期间,领导建立了农业师范部,为农村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和农村职业中学师资。

1984年,陈北亨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兽医产科专业博士点,担任了博士生导师,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十数人。他尤其注重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长期带领他们到荒漠地区蹲点,收集第一手资料,放手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国际国内的一些学术会议,他竭力推荐他们参加;对他们的学术道德和人格修养,也处处严格要求,有时甚至到了“苛求”的程度,但严师出高徒,这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学科带头人。他的两位高足赵兴绪、余四九,均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库,现为国家二级教授。其中赵兴绪为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理事长,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余四九为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

学校迁往黄羊镇后,由于长期的人才和生源的流失,以及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隔离,严重阻碍了甘肃农业大学的发展。改革开放后,身为学校领导的陈北亨心急如焚,和农大的一些教师组成“甘肃农业大学迁校联系小组”,不断向省委、省政府写信反映农大存在的各种问题,请求省上派调查组前来调研,表达了全体农大教师要求迁校的迫切心情。在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下,1980年12月27日,省委决定将农大迁回兰州办学。在随后开始的迁兰校区选址中,陈北亨带着一班人马,跑遍了兰州市的三县六区,最终确定在安宁区营门滩,又夜以继日投身到学校的迁建和设计工程中,为争取学校有一个好的办学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北亨在进行动物繁殖生理研究

陈北亨是我国兽医产科学的奠基者开拓者,在他的主持下,甘肃农业大学最早开设兽医产科学,奠定了我国兽医产科学发展的基础。他在1960年主编的《兽医产科学》,至今已再版4次,获甘肃省1978年优秀教材奖。他编写了《家畜外科手术》第一版,参编了《养驼学》等专著,主译俄文《家畜产科学和母畜科学》著作一部,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兽医卷》产科学分支,主编参考书一部20余册,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21世纪初,已经80高龄的陈北亨,仍组织全国高校18名著名专家学者,撰写了100多万字的代表学科最新成就的《兽医产科学》。他还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国际科学基金会科学顾问,全国骆驼育种委员会顾问。由于他的突出贡献,1978年获得甘肃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4年获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甘肃省职工劳动模范”称号,是“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物)”获得者。同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提名,陈北亨还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参加了两院院士的遴选。1988年,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将陈北亨收入《国际生物辞典》(1990年版)。

2009年9月,陈北亨在兰州逝世,享年90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