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初,格林斯潘在一次国会听证会上宣称,美国经济正显现“也许是百年仅能出现一两次的繁荣景象”。克林顿也毫不掩示他对格林斯潘的感激之情,他对记者们说:“联储能有艾伦这样的人是美国经济的大幸。”
克林顿在总统位上历经“风吹雨打”的磨难,却总能化险为夷,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格林斯潘治理经济有方,选民们对繁荣的格林斯潘时代满意,有人说,格林斯潘是美国的“影子总统”。
1998年,美国经济正顺风顺水,克林顿却走了背字,风流债缠身。年初,他与莫尼卡·莱温斯基的绯闻被媒体曝光,炒得天昏地暗,更严重的是,事情败露后,克林顿还被指控唆使莱温斯基作伪证。莱温斯基事件曝光后,华盛顿媒体立即掀起了一场狂风巨浪,所有媒体的访谈节目和各大报刊的头版头条都对准了克林顿。
舆论的导向是千夫所指,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月29日的民意调查显示,公众对克林顿的支持率仍然高达73%。虽然有近一半的公众对总统的个人品德嗤之以鼻,但大多数人仍支持他继续担任总统,这与美国经济正处于30年来最好的时期自然大有关系。
格林斯潘1998年6月10日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合经济委员会作证时,用极其罕见的措辞,直接赞美当时繁荣的经济,说:“50年来,我每天观察美国的经济状况,目前的强劲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率,可以说是我所见过的最出色的经济表现。”他认为,美国经济正处于良性循环:低通货膨胀率导致利率降低,刺激了投资和消费,特别是高科技的投资,使得从70年代以来长期停滞不前的劳动生产率出现了提高的势头。
1997年,美国联邦政府20年来首次实现了收支平衡。1998年9月底,克林顿宣布,在刚刚结束的1998财政年度中,美国联邦预算实现了700亿美元的盈余;1999年1月初,克林顿又宣布,在1999年9月30日结束的1999财政年度中,美国的预算盈余将达到760亿美元,高于1998年5月份所预测的540亿美元。里根和布什执政时期累积如山的财政赤字终于得到了控制。这不仅对于受到丑闻困扰的克林顿本人是一场及时雨,对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如此良好,哪怕这位总统遭到一些丑闻的攻击,也不会让公众觉得有多丢脸,只要他能不断为公众带来经济方面的实惠就行了。
克林顿总统在谈到与格林斯潘的私人关系时说:“我很满意我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每年我都尽量抽时间与艾伦见几次面,我需要了解经济方面的大量数据。艾伦做得很出色,并且在经济方面,他有一套令人感兴趣的独到见解。
“我们一直在尽力维护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独立性。尽管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责任,但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委员们清楚,我们对控制财政赤字的态度是严肃的、一致的。
“联邦储备委员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遏制了通货膨胀的扩大。我们的经济政策也已经有了战略性的转移,即从滴入式经济移向投资—削减—增长式经济。所有这些步骤都在进行,并且格林斯潘得到了许多贷款权力。”
由于中央银行是独立的,它们可以迅速地对市场作出反应,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或限制经济增长,以货币指导的财政政策胜过了政府指导的财政政策,这引起了一些人的疑问:在美国是美联储主席的权力大还是总统的权力大?随着中央银行控制力的增加,它们会尽责吗?(www.xing528.com)
在格林斯潘主持美联储以来的11年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低到只有2.2%,失业率只有不到5%。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是格林斯潘正确的货币政策“使得市场良性运作”,他带领美国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增长周期——长达100多个月的经济持续增长,从而使美国在90年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称格林斯潘的表现“超过以往任何一位联储主席”。
美国《国家观察》的专栏作家劳伦斯·库德洛说:在美国这个有1.25亿人投资股票市场的国家中,格林斯潘“才是真正的总统”,“他对平衡的预算、低失业率、几近乎零的通货膨胀率、坚挺的美元和我们的财富,都立下了大功”。
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在评选“年度风云人物”时,将格林斯潘列在了第一位。美联社的记者说:“即使克林顿有毁灭世界的能力,他也不太可能做到这一点,政治斗争限制了总统的权力。结果,艾伦·格林斯潘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
有杂志称:“格林斯潘是新千年里的新魔术师,他只要吐出几个字,世界就会震动。”美国《外交》杂志的编辑詹姆士·霍格说:“在经济处于优先地位的今天,很难想象还有谁能比得上他的影响力。”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之一麦凯恩开玩笑说:“保持美国经济繁荣的唯一办法就是让格林斯潘连任,不管他是死是活。就算他去世了,我也要给他戴副墨镜让他坐在那里。”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一位高级官员认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有一条共同规律:央行独立性越大,经济搞得越好;央行受政治干涉越多的国家,经济越不容易搞好。比如,德国的中央银行比法国更少受政治干扰,因而经济比法国搞得好;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联储比日本央行更好地保持了独立性,是近年来美国经济表现强于日本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
1987年,格林斯潘初任美联储主席一职时,分析家们对这位极具天赋但谦虚谨慎的纽约人能否接手保罗·沃尔克的工作表示怀疑。12年后,沃尔克是格林斯潘的力挺者之一。有记者问及这些年来如果由他担任美联储主席,做法和格林斯潘会有什么不同时,沃尔克笑道:“我也许会把事情都弄糟了。”
格林斯潘的一位同事说:“格林斯潘做得越少,称赞他的人却越多,为什么?因为联邦储备银行最重要的任务是决定短期利率,而短期利率最需要稳定。”格林斯潘有时很久都不调整一次短期利率,从表面上看,似乎什么事都没干,但有时决定不调整甚至比决定调整更需要胆识和智慧。格林斯潘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美国乃至全球错综复杂的金融动态,再以之为基础向公开市场委员会提出是否调整和调整多少的建议。他会考虑总统和政府的意见,但是决不为这些意见所左右。
2000年1月初,当格林斯潘第二次被克林顿总统任命为美联储主席时,杰克逊市资讯公司首席经济专家琼斯说:“这确实不令人感到意外,经济和市场表现如此之好,没有理由不再提名他连任。市场知道此事会发生,如果克林顿不提名他连任才是大新闻。”
在格林斯潘接受任命一个月后,股票市场继续飘红,在整个春天,纳斯达克指数猛涨了30%,道琼斯指数一直稳定在10000~11000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