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在青少年时期,艾伦·格林斯潘最迷恋的仍是音乐。这主要归因于母亲罗丝和戈德史密斯一家以及周围音乐气氛的熏陶。亲友们的赞赏无时无刻不激励着年少的格林斯潘,各种美妙的旋律也深深地吸引了他。格林斯潘的单簧管和萨克斯管吹奏得越来越好,对音乐也越来越痴迷,他甚至开始幻想成为一名专业的乐师。数学在这一时期丝毫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尽管他总是非常善于用它去解决各种问题,但深究它、把它当作一项毕生的职业,在一个年仅十四五岁的懵懂少年看来,确实没有成为一名演奏家那么诱人。
格林斯潘在确定了人生方向后,便开始了努力。他除了每日勤加练习、在学校选修各种音乐课程之外,还去纽约数一数二的音乐教师比尔·希纳那里上课。希纳精通多种乐器,除了教音乐外,也和一些知名的乐队合作,参与各种演出。希纳根据格林斯潘的情况,为他选了《萨克斯管演奏法大全》和《克劳塞单簧管演奏法大全》两本教材——这两本书是乐器演奏的经典课本,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在使用。经过一番勤学苦练,高中毕业后,格林斯潘如愿以偿地考入了位于纽约的茱莉亚音乐学院。
茱莉亚音乐学院创建于1905年,它的创始人是作曲家李斯特的孙子弗兰克·达姆罗希。达姆罗希希望自己创建的这所学校能够与欧洲那些著名的古典音乐学院相媲美,他做到了。茱莉亚音乐学院目前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专业音乐院校之一,有着“音乐界的哈佛”的美誉,培养了许多世界知名的音乐家,如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平夏克·祖克曼、吕思清,大提琴家马友友,钢琴家范·克莱本,女高音歌唱家蕾妮·弗莱明等。茱莉亚音乐学院录取学生的标准非常苛刻,所有学生都必须获得由院内教师组成的甄选委员会的认可,方可入学。可想而知,当年格林斯潘能够进入这所学院就读,并非易事。收获跟付出总是成正比,格林斯潘是个一旦决定要做好某事便全力付出的人。
1943年,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美国也放弃了袖手旁观的政策,派兵到欧亚大陆参加战斗。由于战争都发生在别人的家门口,美国本土始终没有受到多大影响。17岁的格林斯潘怀抱着自己的梦想,进入了茱莉亚音乐学院,主修单簧管专业。
他不久就感觉到了烦闷。茱莉亚音乐学院的教学刻板至极,让他很难适应,尤其他的主课教师阿瑟·克里斯曼,对学生简直严苛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尽管克里斯曼是一位音乐多面手,除了单簧管外,钢琴、管风琴、小提琴和中提琴样样拿手,还发明了高难度的“双吐奏”单簧管演奏法,让格林斯潘不得不佩服,但他对这位毕业于茱莉亚音乐学院、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和神学音乐学院深造过的老师,实在是不敢求教。其他课程如音乐理论、听写、视唱、职业音乐概论等,也都非常枯燥乏味,令格林斯潘大失所望。(www.xing528.com)
格林斯潘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他以前的课外导师希纳。希纳考虑了一番,帮他出主意道:“要不,你加入一支乐队,参加些商业演出试试?”
格林斯潘听了不禁眼前一亮。对呀,音乐归根到底是一门实践的艺术,虽然学院是培养大师的地方,但谁又能说通往罗马的道路只有一条呢?自己的舅舅马里奥、好友斯坦·盖茨,不都是在参加演出的过程中不断磨练出来的吗?格林斯潘立即便被希纳的这个建议吸引了,认为与其在接受茱莉亚学院死板教条的教育中虚耗光阴,不如参加乐队,在演出的过程中真正地去实践、探索,与那些社会上知名的艺术家现场较技、相互砥砺。
年轻的格林斯潘已显示出在遇到困难时积极转换思路、做事讲求实效的一面。
于是,格林斯潘在茱莉亚学院仅仅学习了不到一年便离开了。现在看来,格林斯潘这段短暂的求学经历确实算不上太成功。当时的学院简讯里详细记载了各种优秀学生及奖学金获得者的名单,格林斯潘的名字从来没有在上面出现过;他所在的那个人数不多的班举办的各种活动,如音乐会、社会活动、组织为伤员献血等,也没有一处提到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