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书院原名象山精舍,起初建于江西贵溪上清镇东南的应天上,其开创者是南宋的陆九渊及其门徒彭世昌。
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彭世昌来贵溪寻访老朋友,一日登应天山,见“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于是便与诸友商议,准备结庐延请陆九渊上山讲学。
宋代书院致盛,尤其是在这段时期,岳麓书院在1165年由刘琪重建,白鹿洞书院于1180年由朱熹修复,均聚徒讲学,声名遐迩。陆九渊此时因论奏政事,被贬归乡里,以祠禄闲居,便产生了强烈的办学愿望。在彭世昌的恳请下,1187年,陆九渊来到应天山,他见到应天山形宛然巨象山,便易应天山为象山,自号象山翁,居所称象山草堂,讲学处名为象山精舍。
应天山海拔高度为800多米,占地近10平方公里,山高林密,苍林阴翳,巨石错落,风景十分优美。然而学子要来此处求学的话,则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困难很多,但陆九渊却以他的博学卓识深深地吸引了许多人。据记载,象山精舍平时就读的大约百人,五年之中先后来求见问学者逾数千人。朱熹说,今浙东学子多为子静门人,还有“非从学象山不得为邑寓贤”的说法,足见其影响之大。
陆九渊(1139—1193年),字子静,号存斋,江西金溪青田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理学与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长期争论不休,不能统一,成为理学的两大流派。可以说,陆九渊在象山精舍的这段时期既是其讲学盛时,也是他的“心学”思想体系完成时期。陆九渊规定了象山精舍的办学宗旨是“明理,志道,做人”。其“做人”包括三层涵义:做一位堂堂正正的真人,做一个能“备道”的圣人,做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超人。
为了实现自己的办学主张,他在象山精舍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应用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诸如严肃认真的升堂讲学,采用颇似“禅宗”机锋的谈话教学。他要求门徒有切己自反,殆过迁善的自我修养。在指导学生读书时侧注重寓教于乐,率学生寻访山川名胜,陶冶情操,开拓视野。除此之外,陆九渊在学生精舍办学还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不用学规,提倡言传身教;二是不建斋舍,要求学生自行结庐而居。据《贵溪县志》记载,陆象山在象山精舍讲学的五年中,带领门徒艰苦创业,结庐而居,终“规山起广厦,讲庐数百间”。(www.xing528.com)
在一条山路的转弯处,我们发现路下方灌木丛中有一大块平地,似有残垣断壁,经问寻得知,那正是“象山精舍”的遗址,遗址残存的一面墙和地基都由片石垒起,经历800多年的风雨,石头上长满了青苔,看着眼前的书院遗址,思绪穿越时间的隧道,似乎觉得象山先生并未绝尘而去,他正坐在那儿向学子们讲学传道。
绍兴二年(1191年),陆九渊奉召至荆门,离开象山精舍,嘱托傅季鲁代为主掌,并望其将精舍扩成书院。陆九渊不久去世,象山精舍也日见衰落。为了缅怀先贤,弘扬陆学,陆九渊的高足弟子杨简的得意门生,江东提刑袁甫巡视贵溪之后,以应天山交通不便为由,上书朝廷,决定将象山精舍迁建于贵溪县城河对岸的三峰山下的徐岩。书院于宋绍定四年(1221年)落成,次年得诏赐“象山书院”匾额,象山书院于是重现兴旺,盛况空前。与当时的岳麓、白鹿洞、丽泽书院并称为南宋四大书院。
明正德嘉靖年间,象山书院进入了它的繁荣期,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李梦阳在担任江西提学副使期间,曾亲临贵溪,对象山书院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明正德五年(1510年)武宗皇帝诏刻刚劲鎸永的“象山书院”四字,石刻在三峰山西峰峭壁之上的14米多高处,其每个字一米见方,旁有一碑,记录了袁甫迁学院之事。
象山书院在贵溪几经迁建,几度兴废,历经数百年沧桑,影响深远。可惜的是如今应天山的象山精舍仅存当年学子椿米的石臼、房基石墩和一块麻石雕像。三峰山之象山书院尚遗留“象山书院”大型石刻和仰止亭以及部分石刻,其余也都经久淹没了。其他象山书院则荡然无存,胜迹难觅,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