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书院庭园之北,在桂树尽处有一座高大的八角亭,正名为“凌云阁”,亦称“文昌阁”。文昌星在中国古代是主学之星,建此阁也是寄寓了文昌星高照,人才辈出的美好愿望,再一次地展现出徽州人对儒学的推崇。
文昌阁高大雄伟,石基八面,高2米有余,分上下两层,各自形状皆成八角。阁楼歇质宝顶呈葫芦形,乃所设之攒锡顶,其基部柔和披复,上位防风锥,从直立葫芦的腰部四周围延出八条银白色的链子状铁索,垂起末端申向二层飞檐翘出的八个角上系住,角均翘起,如鸟振翼,角下悬金色雀铃,角尾饰陶制鳌鱼,脊间立着好望兽,丽日之下,葫芦锡顶银光闪闪,直耸云端,江风拂来,铃声叮当,意韵优雅。文昌阁一楼石柱为石刻,两柱之间的南面檐下悬额匾“贯日凌云”四个蓝底楷书金字。两旁石柱原有曹文埴撰书的楹联,上联是“扶君臣朋友之伦,心悬日月”,下联为“证圣贤豪杰之果,道在春秋”。阁内原供有文昌菩萨,只是这些现在都已不复存在。文昌阁寄托着当时曹氏家族的殷殷期盼,衷心希望在文曲星的保佑下,族中子弟个个读书上进,科场得意。
清旷轩的东面有一座小楼名,名为“百花头上楼”,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楼房建筑,该楼落地长窗四面敞开,故被村民称为“四面楼”。楼面朝东临江,楼台露显在百花丛中的枝头之上,临窗俯视,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放眼远眺,峰壑似屏,尽收眼底。江中帆缆呼啸而来。在科举未被废除时,凡书院中有曹氏族人进学、中举或是迁官、迎官、文会,就在此楼摆酒设宴,或泡茶铺果,共叙乡情、亲情以及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往来,互相切磋,真是情景交融,美不胜收。
从乾隆到清末,私人造园活动遍及全国,从而出现各种不同的地方风格。竹山书院是清中叶江南园林中较有代表性的地方园林,故《中国古典园林史》,将其作为清中叶至清末江南园林的十三个实例之一加以介绍,其园林艺术主要特点,构图的天成之趣,意境的象外之旨,技法的简远之致。江南园林重意境韵涵,不仅借助造园要素来传递意境信息,还采用词赋、匾额、刻石、楹联等文学艺术方式深化意境内涵。竹山书院正是以多种手法表现意境,将书院园林的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载杏象征杏坛讲学,植桂寓意蟾宫折桂。壁间刻赋,廊内嵌碑,文思优美,书法精妙,与楹联情景相互交融。
竹山书院园林艺术由于受明末清初形成的新安画派的影响,保持了宋、明以来园林轩爽清秀的风貌。院内建筑采用徽州民居传统形式和处理手法,是以高古的砖、木、石三雕,质朴自然,雅静明快,颇类似境界开阔,寓伟竣沉厚于清简淡远之中的“新安四家”的作品。如清旷轩与百花头上楼之间的小天井,面积不过四五平方米,叠在壁间的假山却甚峭伟,其所追求的意境志趣显然是“百尺竿头求一逞,花满枝头报春来”。(www.xing528.com)
竹山书院可以说是故徽州现存最完整的书院,她是清代徽州私家园林中硕果仅存的一处,其价值自是不言而喻。
竹山书院文化的创立与兴盛,究其源头可以说包含着三种文化因素的交融,一是徽商贯而好儒、贯而儒行的业儒情结,使其从商业贾致富后,多热心于振兴儒业,延师课子,以期着高第而登仕途的理想追求。二是明清时期徽州山区的人口与土地矛盾突出,带给人们较大的生存压力,为谋求发展之路而萌发的忧患意识。三是士人携子中形成的朱子之学传统,让人们在读书求理志存圣贤的熏陶中练就一身孜孜以求的苦干精神。这三种犹如三股涓涓细流注入历代雄村曹氏学子的血液中,也铸就了竹山书院文化的灵魂。
穿过静寂无人桂树飘香的书院,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中举的曹氏子孙正在踌躇满怀地依族规种下一棵属于自己的桂树。在这不同的时空里,似乎可以闻到久远的墨香,似乎可以听到朗朗的书声,似乎可以触摸到寒窗的艰辛,浓厚的文化氛围包围着人们,越深入越觉醇厚,让人也被感染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