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中国书院文化:甬上证人与浙东学派的经世致用

中国书院文化:甬上证人与浙东学派的经世致用

时间:2023-12-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白云庄之所以在学术界名闻遐迩,不仅因为它与万氏家族有关,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开设的“证人书院”的地方,是盛极一时的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重地。黄宗羲这次到宁波讲学,为纪念刘宗周戢山学派传承有人,就将白云庄称为证人书院,为区别于绍兴的证人书院,黄宗羲的私塾弟子全祖望特冠以“甬上”两字,称“勇上证人书院”。

中国书院文化:甬上证人与浙东学派的经世致用

位于宁波城西管江岸的白云庄,原为明末户部主事万泰的坟庄和别业,万氏家族原迁徙分散,留居甬上的又不十分昌盛,故而大约在乾隆以后,庄舍已渐废圮。上个世纪30年代,甬上学者杨贻诚几次深入到荒草没胫的野地中找寻,终于访得旧址,集资修复。

白云庄之所以在学术界名闻遐迩,不仅因为它与万氏家族有关,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开设的“证人书院”的地方,是盛极一时的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重地。

明清之际,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理学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无法应付新事物的产生,于是学术思想重新活跃起来,一大批具有唯物主义和民主启蒙色彩的进步思想家起来反对理学空谈误国,主张经世致用之学,不同程度地对封建专制主义和民族压迫进行了批判,一度沉默的浙东历学到了这一时期也终于再崛起,出现了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历学新流派。他们远承宋元以来浙东史学的优良传统,近受王阳明刘宗周哲学思想的启蒙,倡导经世致用,并通过著书讲学,师友相传,为浙东地区培养了一大批有识之士,形成了著名的浙东学派。

黄宗羲(1610—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余姚黄竹浦人,明末清初杰出的启蒙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清代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早年曾参加过东林党人反对宦官把持朝政的斗争,明亡后组织以军抗清复明,兵败后返回故里,致死不仕朝廷。他潜心学术,著书立说,同时在各地举办讲学,培养学生。黄宗羲作为浙东史学的鼻祖,提倡以六经为根祗,兼谈历史,贯通经史,通达古今,经世致用,为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他一生著述甚富,大致依史学、经学地理、律历、数学、诗文杂著为类,多至五十余种,近千卷。其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等。(www.xing528.com)

沿着宁波市城西管江岸铁路立交桥边的羊肠小道向南走,约百余米,就会出现一幅美丽动人的江南水乡风光画,小桥流水人家,阡陌交错和绿油油的嘉禾,不远处有一幢青砖黑墙古朴庄重的古建筑,这就是黄宗羲讲学的地方,甬上证人书院的所在地—白云山庄。宁波在甬江边,所以统称“甬”或“甬上”,宗羲好友万泰的家就是此地。万泰生前对“东浙三黄”(即宗羲与其弟宗炎、宗会)的气节学问倾倒备至,曾多次对亲友说:“今日学术文章当以姚江黄氏为正宗”,他还经常亲率子弟到黄竹浦盘桓问学。顺治十四年(1657年)万泰去世,宗羲便写信与万泰长子斯年,要万氏兄弟前来受业,一力承担起为故人教育后代的责任。所以,万氏八兄弟都是黄门高徒,其中以斯同、斯大、斯选及斯年之子万言成就最著。康熙四年(1665年),万氏兄弟与同为黄家三代世交的董氏兄弟及陈赤衷等青年学子,组织建立“策论之会”,并至余姚向黄宗羲求教。康熙六年(1667年)五月,黄宗羲首次到甬讲学,“策论之会”改名为“证人之会”。康熙七年(1668年)春,已近花甲的黄宗羲应邀再次到甬讲学,与诸学者会于广济桥、延庆寺、白云庄等地,“证人一瓣遗香在”。早在明代,刘宗周讲学戢山,绍兴就有了证人书院,至明末衰落。黄宗羲这次到宁波讲学,为纪念刘宗周戢山学派传承有人,就将白云庄称为证人书院,为区别于绍兴的证人书院,黄宗羲的私塾弟子全祖望特冠以“甬上”两字,称“勇上证人书院”。一时间,这里高士满座,弦歌不断,极一时之盛况

黄宗羲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倡导以“经学为本,史学为辅,经世致用”的治学方法,在甬上证人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术人才,创立了以万斯同、万斯大、全祖望、郑梁为代表的清代浙东学派。他们一般主张治学先穷经而后求证于史,并提出“六经皆史”的观点,倡导了一种注重研究史料和通经致用的风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