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世纪初,当金、南宋、西夏、大理各政权互相对峙争战而日趋衰落之时,我国北方大草原的蒙古族迅速崛起,并席卷全国。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至1279年灭南宋,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元朝的统一,实现了经济文化的大融合,元代为金戈铁马的蒙古贵族统治时期,但统治者不仅仅是草莽英雄,他们对儒家文化有着应有的尊重,有过创建24400所各级官学,使全国平均每2600人即拥有一所学校的政绩。而对中国士人的文化教育组织书院也相对重视,多方扶持,而且蒙古、色目人和汉人、南人一起,加入到书院建设者的行列,创造了“书院之设,莫盛于元”的历史记录。
忽必烈是一个伟大的君主,在他手里实现了对西藏的统一,奠定了现在的疆域版图,建立了行省制度。忽必烈在征服汉民族的同时,在统治集团内部实现汉化政策,重视儒教,重用儒士,大军过处,明令保护书院、学校、宗庙,这些政策对于加速汉蒙的融合,为实现长治久安起了重大作用,也使书院事业继续向前发展。
元代,自1271年到1368年,共98年,期间书院的总数为406所,其中282所书院的新建的,124所是兴复的旧有书院。
朝廷采取开放书院办学的政策,倡导在政府的监控下发展书院教育,制定相应的鼓励办学的措施,多条途径创办书院。元代打破了自唐末以来书院由民间创办经营的传统,朝廷不但兴办书院,而且解决官府所办书院肄业学生的出路问题。朝廷面对南宋遗留下来的儒士,采取优抚政策,对于不愿在朝廷为官而自愿隐居山林聚徒讲学者,允许建立书院,自行讲学。
对个人出钱捐田创立书院的人,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对自愿辞去官职退而讲学捐资捐田的人,给予特别褒奖。皇帝亲自为他们所创建的书院赐名。据专家考证,民立书院在元代的书院建设中,占第一位置。民力和官力以及与蒙古、色目人相关的少数民族,他们一起带来了书院建设最初的速度和力量。
元代官府创办的书院有专项资金,田产、编制、各级官员兼任山长,或由官府择聘山长。民间创办的书院,官府也酌情给予资金、田产方面的补偿。所选聘的山长在经过官府确认后,同样可以授予相应的官阶,书院的经济也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官府还从宏观上加强对民办书院办学思想的监控。(www.xing528.com)
官府对受聘官员进行道德、学识、操守方面的考核,三年为期,不合格的官员清退,如有缺员,通过各级部门寻找贤能饱学之士层层举荐。然后由本道宣尉司转呈省府最后定夺,不能乱行保举。官府为了加强对书院官员的才德甄别以及选拔各级书院所需的人才,下发过多种诏令。同时,朝廷还采取多配置官员的做法来加强书院的管理。
元代由官府兴建的书院很多,其中最早一所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所是元太宗七年(1235年),在北京创办的太极书院。院内有从中原收集来的儒家书籍8000余卷,书院格局依照岳麓、白鹿洞书院的标准建造,供奉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以程颢、程颐、杨时、游酢、朱熹等六位理学名臣配肆,刻周敦颐的《太极图》、《通书》,张载的《西铭》于祠壁,聘请江汉名儒赵复等主持讲学。
太极书院的创建,使原本在长江流域盛行的书院文化传到了黄河以北的地方,在向北方扩散南方的教育文化的同时,也把儒学,尤其是理学带到了北方。太极书院诞生后,各地的书院相继涌现。
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元代的最大贡献是弥补辽金时代的遗憾,将书院和理学一起推广到了北方地区,缩短了新形势下形成的南北文化差距。
但是,与理学一体化的书院,被等视为官学,即书院的官学化,也成了元代书院最显著的特征。书院的官学化使书院获取了一种与各种危害书院的发展的势力作斗争的政治力量,也能保学田育经费,使书院获得一种维持发展的经济力量。也许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官学的大力支持,也就不可能有元代书院的推广和发展。
但是,书院的官学化也使书院的自由主义精神渐渐消失,书院教育业慢慢失去了灵魂。到了元末,由官府所选聘的山长,大多沦为了官僚政治的傀儡,学术的锋芒也无法挽留地随之消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