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客观美学向主观美学的转变与近代人文美学的崛起

客观美学向主观美学的转变与近代人文美学的崛起

时间:2023-11-3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标志着客观美学向主观美学的转变。狄德罗美学的核心是“对关系的感觉”。狄德罗美学预示着近代以人为中心的表现论的崛起。他是真正的“近代美学之父”,鲍姆加登则只是“教父”。康德的意义,在于他进行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把美学的基本问题由传统的“美是什么”变成了“审美是什么”,从而开启了近代审美心理学的先河。

客观美学向主观美学的转变与近代人文美学的崛起

1.认识论美学

A.先驱

笛卡儿(法国,1596—1650

美是判断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

笛卡儿在美学史上的意义在于他以其著名的“怀疑论”(我思故我在),奠定了西方近代哲学和近代美学的一个基础:“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恩格斯语)因此我们应该把他看作近代人文美学的先驱。

关键词:关系理性代表作:《给麦尔生神父的信》

B.英国经验派:作为感性认识的美感论

夏夫兹伯里(英国,1671—1713

美是靠内在的眼睛来辨别的真正的美是美化者而不是被美化者哈奇生(英国,1694—1747

美感能力是天生的,叫“内在感官”

夏夫兹伯里和哈奇生把洛克的方法论用到美学中,认为美就是“第二性的质”,要靠“心眼”(夏夫兹伯里)或“第六感觉”(哈奇生)去感受。这标志着客观美学向主观美学的转变。

关键词:第二性的质内在感官心眼第六感觉代表作:《论特征》(夏夫兹伯里)

《论美与德行两个概念的根源》(哈奇生)

学说:内在感官说

博克(英国,1729—1797

美是物体中能够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和某些性质美的特征是可爱性,崇高的特征是可怖性博克不同意“第六感觉”的说法,认为美感的根源应该到社会情感(他称之为“一般社会生活的情感”)中去寻找,这就是爱,也就是同情。因此美就是“物体中能够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和某些性质”。博克美学是客观美学名义下的主观美学。

关键词:爱情感社会情感代表作:《论崇高与美》

学说:社会情感说

休谟(英国,1711—1776

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

休谟不像博克那样在“美是客观性质”和“美是主观感觉”之间徘徊。相反,他努力促成的是从一种主观(主观认识)到另一种主观(主观情感)的过渡,明确宣布“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从而在一个更为彻底的认识论基础上颠覆了客观美学。

关键词:属性心灵情感主观美学

代表作:《论人性》、《论审美趣味的标准》

学说:美在心灵说

C.大陆理性派:作为理性认识的美的概念论

狄德罗(法国,1713—1784

美在关系

美是在我们心里引起对愉快关系的知觉的效力或能力

真正的美,即寓于关系的感觉中的美

大陆理性派包括德国美学家和法国美学家。前者的代表人物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和鲍姆加登,后者的代表人物就是狄德罗。狄德罗属大陆理性派,但受英国经验派影响很大,实际上是两派之间的过渡人物,因此我们打破时间顺序,将其置于莱布尼茨、沃尔夫之前。

狄德罗美学的核心是“对关系的感觉”。他指出:“对关系的感觉创造了美这个字眼”,“对关系的感觉就是美的基础”,“真正的美,即寓于关系的感觉中的美”,因此应该“把美归结为对关系的感觉”。这一观点,可称之为“美在关系”(而非许多美学书误解的“美是关系”)。它包括三个环节,即美、美的基础(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中介(感觉)。

狄德罗美学预示着近代以人为中心的表现论的崛起。在狄德罗这里,理性主义美学的一般原则被特殊化了。在后来的鲍姆加登那里,这种特殊原则又被个别化,并达到前两个阶段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关系对关系的感觉

代表作:《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

学说:美在关系说

莱布尼茨(德国1646—H16

美是明晰的混乱的认识

莱布尼茨认为,美就是事物的秩序,多样的统一,就是宇宙的和谐与完善。这种和谐与完善是由上帝“前定”的,只有上帝才知道它的来龙去脉,但人可以去认识和把握。审美就是人凭借自己的先验理性认识(一般概念)去把握宇宙天然理性结构(前定和谐)的活动。较之无意识,这种认识是明晰的;较之理性认识,则又是混乱的,因此是“明晰的混乱的认识”。

关键词:认识认识论一般概念前定和谐代表作:《人类理智新论》

学说:混乱认识说

沃尔夫(德国,1679—1754

产生快感的叫做美,产生不快感的叫做丑美是感性认识到的完善

沃尔夫的功绩是将莱布尼茨的学说通俗化和系统化,提出“美在于一件事物的完善,只要那件事物容易凭它的完善来引起我们的快感”。也就是说,美,是感性认识到的完善,而那“完善”则是对象自己的。

关键词:感性认识完善代表作:《经验的心理学

学说:有快感的完善说

鲍姆加登(德国,17141762

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鲍姆加登的说法(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和沃尔夫的说法(美是感性认识到的完善)区别在于:感性认识到的完善,是事物固有的完善,是属于客体的,只不过要靠感性去认识;感性认识的完善,却是认识自身的完善,是属于主体的。因此,在莱布尼茨和沃尔夫那里,美都是客观的;而在鲍姆加登这里,却变成主观的了。更重要的是,把美看作事物的完善,就是把美学看作关于物的学问;把美看作认识的完善,则是把看作关于人的学问。因此,鲍姆加登是一个划时代的路标。何况他还为美学起了名字。因此,学术界一般都把鲍姆加登出版《Asthetik》的1750年看作美学的生日,把鲍姆加登称为“美学之父”。

关键词:感性认识完善

代表作:《美学》

学说:感性认识的完善说

2.人本主义美学

A.审美心理学

康德(德国,1724—1804

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做美

美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www.xing528.com)

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如果这形式是没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上被知觉到的话

在鉴赏判断里假设的普遍赞同的必然性是一种主观的必然性,它在共通感的前提下作为客观的东西被表象着

康德在西方美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他是真正的“近代美学之父”,鲍姆加登则只是“教父”。康德的意义,在于他进行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把美学的基本问题由传统的“美是什么”变成了“审美是什么”,从而开启了近代审美心理学的先河。

康德指出,审美(他称之为鉴赏判断)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生愉快,但这种愉快不牵涉任何利害关系,这就叫“无利害而生愉快”。正因为无利害,因此可以普遍地使人愉快,但这种普遍性的对象又不是概念,审美的普遍性也不是概念的普遍性,这就叫“非概念而又有普遍性”。这就说明审美是无目的的(否则就有利害,或没有普遍性),却又无不合目的(否则就不会生愉快)。因此,审美的目的是一种“主观合目的性”(因为它生愉快),一个“涉及形式的规定”(因为它非概念),一种“单纯形式”(因为它无利害)。它不是某个具体的客观目的,也不以某个具体的客观目的的形式出现(因为它具有普遍性),康德把它叫做“没有具体目的的一般目的”,也叫“形式的合目的性”,也叫“无目的的合目的形式”。这就叫“无目的而合目的性”。美无利害而生愉快,非概念而又有普遍性,无目的却又无不合目的,这都说明在审美判断中有一种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既不是理论的(像逻辑判断那样),也不是实践的(像道德判断那样),更不是没有必然性(像感官判断那样),而只是心理上的一种“范式”,即“共通感”。它就是“一切人对于一个判断的赞同的必然性”。

通过对鉴赏判断(审美)四个契机的分析,康德成功地揭示了美和审美的秘密:“在鉴赏判断里假设的普遍赞同的必然性是一种主观的必然性,它在共通感的前提下作为客观的东西被表象着”。也就是说,美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也不是主客观的统一,而是“主观表象为客观”,是“以客观表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观的东西”。它最为本质的特征,就是“超功利非概念无目的的主观普遍性”。

康德美学的内容极为丰富。除“美的分析”外,还有“崇高的分析”,对诸如艺术、天才、美的理想、审美意象等问题也发表了极为精辟的见解,

“形式说”等等,都可以在康德美学那里找到源头。

关键词:审美鉴赏判断契机主观普遍性共通感代表作:《判断力批判》

学说:共通感说游戏说

B.艺术社会学

席勒(德国,1759—1805

美是活的形象,是人性的完满实现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艺术是想象力在游戏中的自由活动要使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如果说康德是现代哲学人类学的先驱,那么,席勒便第一次为美学的人类学进行了勘察。席勒认为,人的纯粹概念具有二重性,正是这种二重性使人产生两种冲动,即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它们对于个人来说都具有强制性,因而单独看都是片面的。把这两种冲动统一起来并使人进入自由境界的是游戏冲动。因为“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这也就是艺术,就是美。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艺术则是想象力在游戏中的自由活动。正是游戏冲动导致了自由艺术的诞生。所以自由是艺术的基本品质,美则是“活的形象”,是“人性的完满实现”。

因此,“要使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这就是艺术教育,也就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不但可以救治社会的弊病,而且可以拯救全人类,让大家一起走向真正自由的社会。席勒把这个社会称为“审美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人只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而与人对立。因为这个王国的“基本法律”,就是“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

席勒的这一观点可以说是创造性地发展了康德的美学。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过:“人们把艺术看作仿佛是一种游戏。”诗是“想象力的自由游戏”,其他艺术则是“感觉的游戏”。因此后人将这种观点称之为“康德-席勒游戏说”。

关键词:感性冲动理性冲动游戏冲动自由艺术审美教育代表作:《审美教育书简》

学说:游戏说活的形象说

C.艺术哲学黑格尔(德国,1770—1831

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美学是他哲学体系的一个部分。这个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念(或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而“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这个定义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也叫正、反、合。因此,理念或绝对理念一定要运动,运动的结果就是我们这个世界

于是,黑格尔就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天才地、创造性地把世界描述成一个“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绝对理念通过自我否定和自我确定实现自我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三个环节构成,这就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人的精神也由三个环节构成,这就是艺术、宗教和哲学。最后,艺术也由三个环节构成,这就是象征型艺术(建筑)、古典型艺术(雕塑)和浪漫型艺术;而浪漫型艺术也由三个环节构成,这就是绘画、音乐和诗。

显然,在黑格尔那里,世界是一个过程,一个肯定(正)、否定(反)和否定之否定(合)的过程。艺术是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这三个环节中人的精神这一环节。在人的精神这个环节中,艺术又是精神表现为感性(物质形态)这一环节。因此,艺术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由于在黑格尔那里,美就是艺术,就是艺术美,所以,美也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

然而,“绝对理念”和“感性显现”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所以它一开始肯定不平衡。这就是“象征型艺术”。但如果不能达到平衡,绝对理念就不能很好地得到感性显现,所以还得平衡。这就是“古典型艺术”。但是“感性显现”决不是绝对理念的目的,它的目的是“自由思考”。所以艺术在达到和实现了平衡以后,还得再走向不平衡。这就是“浪漫型艺术”。这是艺术的类型,也是艺术的阶段。除此之外,由于物质材料和表现方式的不同,艺术还要表现为不同的门类(种类和类别),比如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各门类艺术虽然都可以出现在各种艺术类型当中,但必定有一个门类特属于某一种类型,是最适合这种类型的,是这个类型的代表。

因此,艺术和我们这个世界一样,也是一个过程。其发展逻辑,是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其发展方向,则是从物质到精神;它们对于“真正的美的概念”,则是“始而追求,继而实现,终于超越”。到了浪漫型艺术阶段,艺术已无路可走。不但浪漫型艺术要解体,艺术本身也要解体,而让位于宗教。宗教和艺术一样,也有三个阶段和类型,即自然宗教(古埃及宗教)、艺术宗教(古希腊宗教)和天启宗教(基督教)。但宗教也不过是绝对理念在人的精神中复归自身的一个阶段,所以宗教和艺术一样,也要解体,而让位于哲学。只有哲学,才是绝对理念真正自由的思考,也才是它真正的归宿。

黑格尔的艺术哲学体系精密而庞杂,其中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在他那里,美作为“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实际上被描述为“人的感性表现”,而艺术则被看作时代精神的反映。因为他实际上是从人的能动的实践来理解人的本性的。这在西方美学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但由于他“只知道并且只承认一种劳动,即抽象的精神的劳动”(马克思语),结果“人学”变成了“神学”(所谓绝对理念不过是神),“美学”变成了“反美学”,“艺术哲学”也变成了宣告艺术灭亡的“反艺术哲学”。黑格尔留下的难题,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才能解决。

关键词:艺术哲学绝对理念感性显现艺术类型艺术门类

代表作:《美学》

学说: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说

3.人类学美学观

A.神秘的人

谢林(德国,1775—18S4

艺术是有意识活动与无意识活动的统一

艺术作品的根本特点是无意识的无限性

以有限形式表现出来的无限就是美

谢林是黑格尔同时代的人,他的哲学和美学在逻辑上处于黑格尔之前,亦非实践美学观。本书这样编排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西方美学史的逻辑关系和历史环节。

谢林哲学的核心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在自然界经历了无意识的潜在阶段,在人的身上达到了自觉。哲学与自我意识的这一客观历程并行,表现为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先验哲学包括理论哲学(相当于康德的纯粹理性)和实践哲学(相当于康德的实践理性),它们统一于艺术哲学(相当于康德的判断力)。艺术哲学的任务是研究“以艺术形象出现的宇宙”,把握宇宙背后神秘莫测的“绝对”。“绝对”首先实现于哲学家的“理智直观”(为少数人所把握),然后实现于艺术家和欣赏者的“艺术直观”(为多数人所把握)。艺术家和哲学家能够“直观”那个神秘的“绝对”都靠天才。天才只能在艺术中出现,也只有天才能够创造奇迹。因此艺术冲动是“不可抗拒”和“不可理解”的,艺术活动也表现为有意识(技巧)与无意识(诗意)的统一,但无意识更重要,因为只有无意识才能把握“绝对”。所以,“艺术作品的根本特点是无意识的无限性”,而“以有限形式表现出来的无限就是美”。

关键词:艺术哲学绝对直观有意识无意识

《艺术哲学》

有意识活动与无意识活动的统一说

B.自然的人费尔巴哈(德国,1804—1872

美和艺术是真正的人的本质的现象或显示

在黑格尔之后,马克思之前,还有费尔巴哈。费尔巴哈使德国哲学从天国回到人间。他不认为美是什么“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而认为它是“人的本质的感性显现”。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在精神活动中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从而在对象中认识自己和欣赏自己。因此,美和艺术是“真正的人的本质的现象或显示”。这个本质是天生的,是自然界赋予人的。自然界不仅给予人头脑肠胃,还给了人“专门欣赏音乐”的耳朵和“专门欣赏那无私的发光的天体”的眼睛。自然界是人的本质的源泉,也是美和艺术本质的源泉。

关键词:人的本质对象化

无(没有系统的美学论著)人的本质的显示说

C.实践的人

马克思(德国,1818—1883

恩格斯(德国,1820—1895

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从康德、黑格尔,到谢林、费尔巴哈,近代德国哲学——以贯之的主题是人。几乎所有的大师都在试图解开人的本质这个“司芬克斯之谜”,并以此为前提揭开美和艺术的秘密。但在康德那里,人和客观事物一样,也被看作一个不可认识只可假设的“物自体”;在黑格尔这里,人和人的本质、人的精神、人的自我意识则被异化为外在于人的“绝对理念”。谢林和费尔巴哈虽然把人看作人,但在谢林那里,人的本质表现为神秘的无意识;而在费尔巴哈这里,人的本质则来自无意识的自然界。人在这两位哲学家那里实际上都是无意识的,只不过一个是“神秘的人”(谢林),一个是“自然的人”(费尔巴哈)。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有情感的自由自觉活动。因此,“实践的人”是“有意识的人”(区别于谢林和费尔巴哈),同时又是“现实的人”(区别于康德和黑格尔)。“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的存在物”(马克思)。人的意识(包括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上帝赋予的,也不是莫名其妙生来就有的,它是实践的产物。因此,“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马克思宣布: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于是“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的真正基础上”(恩格斯),美学也破天荒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的真正基础上。这就是实践美学观的诞生。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来得及建立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美学体系,但他们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却为解决作为美学前提的人的本质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实践美学的诞生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美学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实践历史唯物主义代表作:《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

(本史纲逻辑关系据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