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英国的海上封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较大规模的海上争斗主要集中在英德两国。英国以“海上霸主”自居,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仅在北海海域,英国就布置了“无畏级”战列舰28艘,战列巡洋舰9艘,轻、重巡洋舰34艘,驱逐舰80艘,总计各种大小水面战舰151艘,排水量达125万吨,舰上装有300毫米以上大炮334门。另外还有大量的炮艇、鱼雷艇以及潜艇部队。英国舰队以北海西岸的斯卡帕湾为海军基地。与之相比,德国大洋舰队在此海域则拥有24艘主力战列舰和5艘战列巡洋舰,轻、重巡洋舰11艘,驱逐舰63艘,总计各种大小水面战舰103艘,排水量70万吨,舰上装有300毫米以上大炮244门。德军以北海东岸的威廉港为海军基地。
北海是间隔在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北大西洋的一片支流海域,位于欧洲大陆和英伦三岛之间,东西长1000公里,南北宽600公里,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北海东有斯卡格拉克海峡,可通往波罗的海;西有丹麦海峡,连接大西洋;南经英吉利海峡,可达西欧和地中海;北越挪威海,可到北冰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战开始时,英国海军在北海占有绝对优势,而在其他海域,英国并未涉足,因而不如德国。1914年8月4日,英国海军接到“立即对德作战”的命令,庞大的舰队驶入北海。当时,英国在海上总的战略意图是:切断德、奥海上通道,并击沉其在海外一切船舶,力图保持制海权;护送赴法的英国远征军和战略物资;保证通向海外各殖民地的航线和本岛沿岸的安全。此外,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还欲攻取波康和其他德国岛屿作为舰队的基地,控制赫尔果兰海域,然后进攻基尔运河,彻底歼灭德国舰队。由于英国舰队不停地在丹麦海域和英吉利海峡中巡航,封锁住了德国海军通向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的道路。德国海军出不了北海,成了一只“旱鸭子舰队”,没有出头之日。
1914年8月和1915年1月,英德两国海军先后在北海海域发生两次小规模海战,德军遭受重创。但英国的进攻计划也未能实现,于是在北海转为对德进行封锁。这对德国海军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德国海军此后曾一度在北海失去了活动自由。1914年,美国曾向德奥输出了1.7亿美元的物资。到1916年,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美国仅向德国输出了110万美元的物资,只相当于第一年的0.68%。相反,协约国与美国的贸易则由1914年的8.2亿美元,激增到1916年的32亿多美元,相当于第一年的4倍。由于海上通道被封锁,德国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www.xing528.com)
协约国方面还利用英国的海上封锁轻易地夺取了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1914年,英国在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协助下夺取了德国在太平洋占有的全部岛屿。日本也夺取了德国在中国的海军基地。此外,英国还夺取了德国在非洲的大片殖民地。
英国得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
英国实施海上封锁后,德国曾想派出40艘商船去海外寻求战争物资,结果,仅有5艘驶出港口。1914年8月26日,“德皇威廉”号商船在非洲海岸被英舰击沉;另一艘“卡尔斯厄”号意外发生爆炸;另外两艘被封锁在海外的港口内。1915年3月10日,德国巡洋舰“埃得费来德”号在北海遭英国军舰追击,被迫西行3万里逃到美国港口避难。另一艘“威廉皇储”号也被英舰追击到同一个美国港口。丘吉尔曾夸口说:“在1914年底以前,公海上每艘德国船舶都陷入不能活动的地步,或被击沉,或被钉牢在港口里。”协约国方面牢牢掌握了制海权。
另一方面,英国对中立国的船舶也采取了封锁和搜查政策,名曰防止往德奥运送军火,其中,很多中立国船只被拖入英港后,货物都被没收。1914年11月3日,英国宣布北海为作战区域,并着手在此布设水雷。中立国船只为此只好先开往英港内,自愿接受检查。由于北海的中立国船只必须按照指定航线,接受检查后才可通行,这就进一步控制了德国与海外的联系。英国的海上封锁对整个战局向有利于协约国方面转化,起到了重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