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不利
在80岁高龄时去世的阿尔弗雷德·冯·史里芬伯爵是德军总参谋长赫尔默特·冯·毛奇(即小毛奇)的前任。冯·史里芬伯爵在去世前制订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名垂青史的“史里芬计划”:德国很有可能两线同时作战,因此预定在战争爆发之初,尽最大可能地集中德国主力和全部精锐部队于西线,在东线则由相对少量的后备部队对付动员缓慢的俄国人。西线的德国将派遣右翼部队从西南迂回至法军防线之后,对其实施一次强大攻势,此举可将法国各集团军围拢全歼,一战而胜。
德军总参谋长赫尔特·冯·毛奇
史里芬认为,越过德国边境直接进攻从贝尔福到凡尔登一线的“几乎是坚不可摧的法国要塞防御体系难以奏效”,必须通过比利时和荷兰东南部,对法国防御体系实施深远的侧翼大迂回;德国军队的“强大右翼”将在一连串的翼侧运动中“穷追敌人”,继而像一把长柄大镰刀那样向巴黎以西和以南横扫,包围法国各集团军,把它们消灭在自己的防御工事中和瑞士边界一带。
他的作战理念对德军影响深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进攻法国的战略构想几乎是冯·史里芬的翻版。事实上,德军在西线战局初期也是基本贯彻了冯·史里芬的作战思想。但是,以小毛奇为首的德军总参谋部忽视了冯·史里芬强调的另一句经典要言:“尽量使德国避开东西作战的局面,这极有可能使德军陷入两难境地,甚至会使德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因此,必须在外交上做好俄国的工作。”
尼古拉大公兵分两路,剑锋直指驻守东普鲁士的德军。
历史证明冯·史里芬是极具战略眼光的。德国忽视了外交的巨大战略意义,一味地相信武力可以征服一切,这就为法国的斡旋创造了机会。俄国总参谋部为了遵守它在战前对英法所作出的承诺,决定在8月中旬向德国东线出兵。沙皇任命其叔叔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为俄军最高司令官,以俄属波兰向东欧的突出部为突破口,挥师西进。尼古拉大公将俄军兵分两路:西北路军由两个集团军,约17个师组成,剑锋直指驻守东普鲁士的德军(当时东普鲁士的德国驻军只有第8集团军);西南路军则编有4个集团军,共38个师,与同等数量的奥匈帝国部队会战加里西亚。(www.xing528.com)
其实,沙俄的道义与承诺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沙俄参战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能够从奥匈帝国手中夺取物产富饶的加里西亚,从土耳其手里夺取黑海海峡和君士坦丁堡,以便在战争初期便击败欧洲战场东线的德国与奥匈帝国的部队,掌握整个东线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在谈判桌上获得既得利益。但沙皇俄国仓促出兵,国内动员仅仅完成了1/3,后勤补给物资匮乏,缺少后备的支援部队,单薄的铁路运输能力在相对辽阔的疆土上显得捉襟见肘,通信设施又远远落后于同盟国。这些不利因素,都决定了俄军此次西征并非坦途。
德军两线作战,已经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
西线战场德军与协约国的部队在数量上可谓旗鼓相当:78个德国师对62个法国师、7个比利时师和4个英国师。双方在沿比利时至阿尔萨斯—洛林一线共陈兵350万,德军也是尽遣主力精英,除了在东线防守的第8集团军,国内部队几乎全部用于西线战事。
但令德国人没有预料到的是,俄国居然会在战争伊始、本国局势混乱不堪的情况下毅然出兵。此举彻底打乱了德军的部署。小毛奇也知道德俄之间必有一战,但他希望越靠后越好,等德国将欧洲大陆的英法联军击溃之后,才有可能腾出精力出击俄国。小毛奇曾一度寄希望于奥匈帝国能够在东线战场上抵御俄军的进攻。但是奥匈帝国在塞尔维亚发动的战争却使他彻底失望了。奥匈帝国相对于人口只有500万的塞尔维亚,拥有着人员、武器、装备等多方面的绝对优势。但奥匈帝国却在塞尔维亚遭到迎头痛击,止步不前。东线战场上的奥匈帝国的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将军还不断要求德军对其进行增援。这对于已在西线战场陷入堑壕战与拉锯对峙战的德军来说的确捉襟见肘。
小毛奇不知道东线的第8集团军能否能够抵挡得住俄军的攻势。如果第8集团军溃败,那么东普鲁士将沦丧,德国后庭将门户大开。对于德国来说形势很严峻,这一仗究竟打不打、如何打,实在让德国的总参谋部挠头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