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的历史沿革中,银川市先后作为新、旧宁夏省的省会,现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又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那么,“银川”这个名字是怎样来的呢?
一、取名“银川”的原因
其一:文人怀旧托古的雅趣。文学家和诗人在进行诗文创作中,为了使其文句避免直白而达到生动、形象和含蓄的目的,往往文中不采用直陈其事、直呼其名的笔法,有时运用代称、隐喻,而以怀古抒情来追求文句的高雅。今宁夏银川地区,古为灵州、兴州和朔方属地,史书中曾以“灵夏”“银夏”“麟夏”“银麟”泛指今宁夏和陕北地区,宁夏早就与“银”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这是因为至少从南北朝到唐代时期,今陕西省与宁夏毗邻的陕北地区在地名上就被并称连呼过。特别是北魏间,在陕北设立了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乡),北周间又曾设置过银州(在今陕西横山县境东),到唐朝时又改名为银川郡。此外,隋唐时期还在今陕北地区设置过夏绥银宥节度使。唐代,今陕北地区成为党项羌族拓跋氏割据势力的中心地带。而到宋朝,陕北更是宋与西夏争夺和交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北宋雍熙二年(985年),银川(银川郡)城被西夏军攻取,元丰五年(1082年),宋军又于永乐城旧址(今陕西米脂县西北)重新修筑一座新城,取名“银川寨”或曰“银川城”,此城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成为宋夏在军事上的必争之地,于是当时和后来的一些史书便把古夏州、古银州与古银川城联系起来而泛泛呼之,从此,银与夏就彼此相连,密不可分了。到了明朝,在一些文人的笔下,为了抒发怀古幽情,托古雅趣,有时别出心裁为了附会古意,有意识地以夏州含射宁夏,而同时亦以银州或银川来隐喻兴州与后来的宁夏城(今宁夏银川市)。如明按察副使曹琏的《西夏形胜赋》,文章开头第一句就是“翳夏州之大郡”,此“夏州”谓何?结合文题来看,文章所指夏州,就是指古西夏,也是指明代宁夏镇城,即以夏州代指兴州,即今宁夏银川市。又如在山西省《永济志》中所载《重修河渎海神庙记》的文中,所提到的捐修人郭之琮曾任过宁夏巡抚,而记文对此载述是:郭之琮“开府银夏”,显然又以“银夏”指代明朝时的宁夏和宁夏镇城。
明朝后期,坐镇指挥西北4大军镇的三边总督刘敏宽,在他所作的一首诗中首次带来了突破。他在《秋日杨楚璞中丞抚临良唔长城关四首》之一中曰:“楼台矗矗冠层恋,天限华夷树大观。缥缈烟霞随剑履,横斜星斗乱旌干。俯凭驼岭临河套,遥带银川挹贺兰。函谷玉门堪鼎足,金城百二入安澜。”诗中所提到的“银川”已不是以古银州或古银川来进行隐喻射比古兴州和宁夏镇城了,诗中的“银川”,已是在确指宁夏银川平原或宁夏镇城了。当然以上也不难看出,直至明朝后期,仍然没有以“银川”确指镇城。
清代以后,人们开始纷纷看中“银川”一词,并渐渐在宁夏大地上广为使用,并从河西灌区慢慢收缩而具体定位到宁夏城的一点上,最终完全成为这座古城的别名和代称了。清代宁夏府隶属于甘肃省管辖,府城即今宁夏银川市。在历史文献中,首次以“银川”代称府城,见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宁夏水利同知王全臣在《重修汉渠暗洞落成》的诗中曰:“河流运行汉唐中,……暂移穴到银川。”在王全臣之后,较早使用“银川”射夏城的是通智,他是清廷兵部侍郎,雍正四年(1726年)奉旨到宁夏主持修凿惠农、昌润2渠。七年(1729年)渠成,他亲自撰写了《惠农渠碑记》,碑文一开头就写到:“黄河发源于昆仑,历积石,经银川,由石嘴而北……”可知,宁夏古城以“银川”代称,真正出现在清康、雍之际。到乾隆十八年(1753年),宁夏府知府赵本植在府城(今宁夏银川市)成立一所书院,就定名为银川书院。第二年,他的家庭教师汪绎辰又用两年时间编撰了首部关于府城的志书,也定名为《银川小志》。从此以后,各种带“银川”的诗文层出不穷,“银川”之称已渐渐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被宁夏城乡广大人民所接收。
从上述一系列资料中,我们大体可以认为,文人们以“银川”抒发怀古情趣,而比射后来的宁夏引黄灌区银川平原和府城,大约发端于明朝末年,大兴于清朝前期,但以“银川”具指府城,就笔者所见到的资料,可以暂时认定为始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其二:地名迁徙的结果。“银川”地名之所以能从他地播迁到宁夏安家落户,这与在宁夏建立西夏国的党项羌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支少数民族,原先居住在今四川、西藏、青海和甘肃等省区的交界地区。从唐朝初开始,由于受到吐蕃的挤压,便不断东迁,先后落脚于今甘肃东部、陕西西北部。其中较大的一支拓跋氏“平夏部”,便定居到夏州。由于该部出兵帮助唐军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和收复长安有功,其首领拓跋思恭被唐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并赐国姓为“李”和爵号“夏国公”。在唐末五代的动乱年代中,其势力一天天壮大,渐渐成为西北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地方割据武装集团。至宋朝初,党项部不仅控制着夏州、银州、绥州、宥州、静州等大片土地,其新首领李继迁又与宋朝相对抗,并开始从较为艰苦荒旱的原根据地夏、银等州地方向西部闻名遐迩的“塞北江南”作战略转移。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李继迁率部攻占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境内),将其部族政治中心迁到灵州,改称为“西平府”,为后来建立西夏国打下了基础。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又于天禧四年(1020年)攻占了河西重镇怀远镇城(今宁夏银川市),并改名为“兴州”。德明死后,其子元昊于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在兴庆府自称皇帝,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
西夏国的主体民族党项羌族来自于雪域高原的川藏青甘地区,这支民族的祖祖辈辈都敬畏着雪山并崇尚白色,所以西夏国党项族在族内实际自称为“白高国”或“白上国”。“银”与“白”往往紧紧相连,称为“银白色”,白银与黄金一样,是高贵和富有的象征。所以早在他们的祖居地就有“银川”的地名出现(后称为“银川驿”)。拓跋氏在唐以后又世代割据夏、银等州,所以夏州与银州又成为这个部族的世居地和新的家园,而且创建夏国的始祖、被追封为西夏国太祖的李继迁又出生在银州(银川郡),他的家族几代人都世袭着定难军节度使的职位,夏州、银州(银川郡)、绥州、宥州是其家族的世袭领地。李继迁本人也长时期官于此地,先后被宋廷授为“银州刺史”“银州观察使”等要职。在他叛宋之初,银州更是他的第一个据点,在这座城中,他与宋军发生过多次血战,终于打败宋军而站稳了脚跟,可以说银州是党项人建立割据政权的发祥地。所以当西夏立国以后,便称兴州为“中京”,灵州西平府为“西京”,称银州、银川城为“东京”。党项拓跋氏入住灵州、兴州,建立大夏国以后,大力恢复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已经渐渐汉化了的生活习惯被人为地强化。在这样强烈的民族意识支配下,党项一般民众也很自然地把其本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世代居住地的地名悄悄带到了黄河西岸的新家园。这不仅是人民群众的一种心理需求和精神寄托,也是一个民族争取自立和不受外力影响的必然。历史上的地名,随着部族迁徙而迁徙的现象在各民族之中都普遍存在,这在地名学上叫做“同源地名的播迁”,是一种很普遍很自然的现象,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其三:从地理环境特征而产生的附会之说。由于后人不解古人之意,加之道听途说,以讹传讹,“银川”地名的真实内涵和美好寓意已被渐渐淡忘和曲解了,慢慢地在民间产生了一些演义性的附会传说。其中有根据宁夏地处河套沃区,自古号称“塞上江南”,又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和“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赞誉。于是后人便依照人们视金、银为富贵之物的想法和往往喻富沃之区为金、银之乡的习惯。把这块富庶土地称之为金、银之区。宁夏时属甘肃省一府之地,而甘肃省早就有“金张掖、银武威”之说在先,又有金川之名在前,所以要从地名方面来赞美这块沃土和这个城市,便自然而然只有“银川”之名再妥贴不过了。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大概是从古城地区四周的自然环境与地貌特征而编出的另一个“版本”。因为在黄河两岸,由于河岸的左右摆动而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湖沼湿地,围绕古城地区还有民间称之谓“七十二连湖”的说法。它们分散在古城四周的大地上,举眼望去,到处是碧波万顷,银光粼粼,水天一色的水晶宫气派。再加上银川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排水不畅,土地盐渍化较为严重,大地上除了湖泊湿地外,又多呈现白色盐碱,形成了四野茫茫、银装素裹的景象。所以人们称此城为“银川”。
其四:一些误会的传讹。还有一些文人,由于对西北地区的历史缺乏了解,往往在自己的文著之中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这一类错误以《元史》为代表。在《元史·地理志》中,于“宁夏府路”条目之一,对府路的历史沿革记载中,就将宁夏与夏州混为一谈,而认为夏州是宁夏的前身。史曰:“宁夏府路……自唐末拓跋思恭者镇夏州,据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宋天禧间,传至其孙德明,城怀远镇为兴州以居,后升兴庆府,又改兴州府。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置宁夏路总管府。”《元史》是国家的正史,但由于它的错误,从而影响到宁夏历代地方志书的一系列错误,其恶果是不可低估的,其错误也是要必须坚决纠正的,不能再让它以讹传讹、贻误后人了。
二、银川市命名的经过
1928年,宁夏设立行省,新省对省会的名称曾作出讨论,有人认为该市在著名的贺兰山下,故主张省会应定名为“贺兰市”;又有人认为,在宁夏民间,广大民众早已习惯称府城为“宁夏城”,不如既顺应民意,又照顾到老百姓的习惯,以“宁夏市”为省会的名字较好。还有提议以怀远、朔方等为名的各种不同的意见。(www.xing528.com)
1933年,马鸿逵就任宁夏省政府主席。1934年1月8日,在宁夏省政府委员第140次会议上正式决定宁夏省会采用“银川市”的名称。当月,宁夏省政府向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呈送“关于成立银川市政府筹备处的报告”。但由于时局的变化和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对于宁夏省要求设立省会银川市的报告,一直延至1945年8月,才以南京国民政府(平壹字)第18388号行政院令,公布《宁夏省银川市政府筹备处组织规程》。接着在1945年11月至1947年5月之间,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发表(渝字)第987~1025号等多次政府令,任命了银川市政府筹备处的一些办事机构的负责官员。直至1947年5月27日,行政院最终发布(从洪学字)第20051号令,正式公布了《宁夏省银川市政府组织规程》(九条),按组织规程,银川市政府可荐任或简任市长1人,下设5个科,编制32~47人。至此,宁夏省会银川市宣告成立,首任市长为李振国。
三、凤凰城的来历
银川古城何时被称为“凤凰城”,典出何处?有两个版本:
其一:史志记载。据民国初年出版的《朔方道志》记载,宁夏的“凤凰城”之说来源于古城的形状。清代间,宁夏人形容府城整体形似一只凤凰,东西大街较长,如同凤身,南北大街较短,如同双翅,东门外的高台寺恰似凤头,高台寺的前楼又似凤嘴(或凤冠),等等。《朔方道志》记:清代宁夏府一位道术很高的风水先生王雨堂,他认为宁夏郡城像凤形,以东部高台寺为凤首,“咸丰丁巳,郡有富室某,嫌楼地狭隘,晏会局促,扩为三楹。雨堂语人曰:‘高台寺为凤首,前楼凤嘴也,兹以䜩饮之私,妄更古刹,凤口受创,五年后大劫至矣。’人笑其耄而妄者。咸丰庚申,雨堂归道山越。癸亥,郡遭兵祸,几无孑遗,此台亦毁于火。”可见,“凤凰城”的传说,出现于清朝咸丰年间。
其二:民间传说。关于“凤凰城”的传说,并不是宁夏独有,全国以“凤凰城”传说赞美一个城市的不在少数,大体上可以分为美好生活说、赞美家乡说、救危扶弱说、古城形状说和混合说五种类型。都是寄托了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企盼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心愿罢了。
第一种传说内容大概是说:宁夏原来的自然环境条件很恶劣,人民生活艰苦,每年南飞经过的大雁看到了这些,对宁夏人民深表同情,于是大雁们就把这一切告诉了生活在南国优越条件的各种飞鸟走兽们,其中有好心的“凤凰七姐妹”听后特别激动,而最乐于助人的“七妹”,便产生了挺身救助宁夏受苦受难各族人民的想法。在众姐妹的鼓励和帮助下,她带着姐姐们和众乡亲支持的各种“宝物”,毅然离别美丽的家乡,在大雁的引导下,来到贫穷落后的塞北,用簪子在大地上画了一些道道,就变成了纵横的水渠,让荒旱的宁夏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又把五彩石放到地上,就成长为巍巍的贺兰山,挡住西北方吹来的风沙;再把五谷和神草撒向大河两岸,结果到处树木成林,花草成片,鸟语花香,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就连六姐妹为怀念她所送的头发,也在河滩上变成了“发菜”,宁夏从此成为“塞上江南”的鱼米之乡。
第二种传说内容大概是说:宁夏本来就是一个人好、民风好和山水美的好地方,所以招来了凤凰,而“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从此宁夏增添了“红、黄、蓝、白、黑”的新“五宝”,使得宁夏山河更加美丽,各族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第三种传说故事内容大概是说:有一股入侵者和强盗来伤害宁夏地区热爱和平生活的各族人民,一只凤凰同情这里的人民,便化为一座坚固的城池,把人们保护在城内,解救了宁夏人民;或者又传说,有一只凤凰直接挺身与恶人进行搏斗,虽然身负重伤,但却除杀了欺压人民群众的恶霸,使人民得到了解放。
第四种传说内容大概是说:从前在修筑宁夏城时,人们盲无目的地在不适合建城的地方兴工,而日夜辛勤劳作着,一只聪明的凤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将建城的标杆用嘴叼走了,扔到最适合建城的地点,官民恍然觉悟,这是神鸟的启示呀,于是改在新址筑城,就建成了银川古城;或者传说,古时人们在修筑古银川城时,劳民伤财,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一只凤凰知道此情,为了解除人民的苦难,她舍身化作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从而免去了人民的苦役。
第五种传说故事内容大概是说:以城池东西长于南北的特点,演义成:东西大街是凤身,南北大街为凤翼,东部高台寺如凤首,寺前阁楼若凤嘴(或凤冠),钟鼓楼可算作凤心,西门外贺兰桥指作凤尾,承天寺塔(西塔)和海宝塔(北塔)当然又被视为凤爪了。
最后,有一些更聪明的民间故事编创人,干脆将上述种种内容糅合到一起,变成了一种综合性的故事,以满足人们的各种向往和追求。
银川人们带着美好的愿望,骄傲地称自己生活的家园为“凤凰城”,银川人民世世代代传唱着一首歌谣:“瓜儿哪能离开秧,孩儿哪能离开娘,银川人民啊,咋能离开美凤凰!”听啊,我们的金凤凰在引吭高歌。凤凰不鸣呀,一鸣惊人,看啊,我们的幸福鸟展翅了。凤凰不飞啊,一飞升天。新银川,大银川,在新长征的征程中高歌猛进。凤凰城腾飞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