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府改置朔方道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府改置朔方道

时间:2023-11-3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宁夏府改置朔方道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时期,在北京成立中央政府,把全国划分为22个行省。初袭清制,宁夏北部仍设宁夏府,归甘肃省管辖。宁夏北部原有宁夏分巡道和宁夏府两个基本并行的行政建置,改革后只保留宁夏道的建置。北洋政府任命陈必淮为朔方道第一任观察使。由于习惯的原因,宁夏道改名为“朔方道”以后,公文往来更容易错乱,民众亦不认可,不一年又恢复“宁夏道”的称呼。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府改置朔方道

第一节 宁夏府改置朔方道

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时期,在北京成立中央政府,把全国划分为22个行省。初袭清制,宁夏北部仍设宁夏府,归甘肃省管辖。民国二年(1913年),北洋政府在全国推行政治改革,命令各省一律“裁府存道”,道员官职改称“观察使”(后改称“道尹”和“专员”)。宁夏北部原有宁夏分巡道和宁夏府两个基本并行的行政建置,改革后只保留宁夏道的建置。但此道非彼道,原宁夏分巡道是省方的派出机构,属于监察机关,而今宁夏道之前无“分巡”二字,实际上成为省下、县上的一级政府行政建置。因为宁夏道下辖的县级政权中有宁夏县,道县同名,容易混淆,给管理带来不便,所以就依宁夏地区古为“朔方之域”的意思,把宁夏道改为“朔方道”。北洋政府任命陈必淮为朔方道第一任观察使。由于习惯的原因,宁夏道改名为“朔方道”以后,公文往来更容易错乱,民众亦不认可,不一年又恢复“宁夏道”的称呼。

北洋政府还命令将前清的厅、州等基层政权一律建为县制,原同知、知州和知县官职统一改称为“县知事”(后改称“县长”)。朔方道下辖8县,分别是:

宁夏县:属首县,治道城(今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后改名“贺兰县”,迁治于谢岗堡。首任县知事曹耀焜。

宁朔县:与宁夏县并为首县,亦同治道城(今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后几经迁治,最后落驻于小坝镇,今改为青铜峡市。首任县知事李锦荣。

平罗县:治平罗县城关镇,后曾一度析置惠农县。首任县知事刘鼎。

中卫县:治中卫县城关镇,后分置为中卫、中宁2县。首任县知事倪瑞璜。(www.xing528.com)

灵武县:治灵武县城关,为灵州降设。首任县知事湛雪涛。

金积县:治金积堡,为宁灵厅降设。首任县知事杨昌颐。

盐池县:治花马池镇,为灵州花马池分州改置。首任县知事冀国政。

平远县:原属固原州管辖,名为平远县治下马关城,后改名为“镇戎县”、“豫旺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四月,从下马关迁治同心城(半个城),并改名为“同心县”。首任县知事黄承熙。

朔方道总人口约40万,总耕地额田约81.2万亩,相当于引黄灌区,即今宁夏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不包括海原县)4市的管辖范围。

民国元年(1912年),北洋政府任命甘肃回族地方实力派马福祥担任宁夏总兵官(不久改称“镇守使”)。次年,马福祥率昭武军入驻宁夏,因在绥靖宁夏和河套地方治安上有所建树,被提升为宁夏护军使兼宁夏满营将军。在民国初军阀混乱的历史背景下,各地武人以枪驭政,截留财源,把持人事,所谓道、县官员不过是大帅们的门童和收税员而已,马福祥家族父子侄孙们,无论是否担任过地方行政职务,实际上都是宁夏地区的真正主宰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