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墙(长城)
长城是中原王朝阻挡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南下的一种防御工事。宁夏地区在古代从秦国开始,直到宋朝以前的两千多年间,大部时间内都是中央政权首都的北方门户,所以两千年以来,许多王朝都在宁夏境内大修长城,现在这些古长城的遗迹尚存,宁夏也就有中国“长城博物馆”的美誉。
朱明王朝建立之始,由于残元势力不断南下,宁夏又成为明朝的西北重防,在这一地区修建长城也就势在必行。但是,修筑长城已成为中国历史上指斥秦始皇“暴政”的象征之一,明朝统治阶级为了回避这一历史,以表示与秦长城有所区别而不留骂名,便将长城改称为“边墙”,实际上不过是将“猫”称为“咪咪”,边墙与长城还是一回事。宁夏作为北方“九边重镇”之一,大修边墙是必然的防御措施。明朝在宁夏境内修筑的边墙东起今宁夏盐池县大盐池,西至今甘肃皋兰县、靖远县境内,属宁夏总兵官管辖的线路长约1000公里,属固原镇总兵管辖的线路长约470公里,总长度约1500公里。边墙共有4条,分别是东边墙(河东墙)、西边墙、北边墙和固原内边墙等。
东边墙:西起黄河东岸黄河嘴(今宁夏灵武市横城乡北黄河岸边),东止盐场堡(今陕西定边县盐场堡乡),全长约200公里。由余子俊倡议草创于成化八九年间,修成于成化十年(1474年),改筑于嘉靖十年(1531年),完善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后有“深沟高垒”“横城大边”“头道边”“二道边”和“边防东关门墙”等各种名称。
成化八年(1472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倡议,因“花马池、高桥儿境内沙漠平漫,难于修筑,宜令都御史马文升、徐延璋等于萌城、盐池诸处量度形势,浚壕筑墙,虏必不敢悬军深入”。驻军见后“于灵州、兴武并螺山等处相度地形,斩崖挑堑,以绝贼路”。又于“固原、环庆或挑筑壕墙,或铲削山崖”。可知此时的东边墙尚未建成一线,只先在紧要地方筑之,其余“起自清水直抵灵州,每里半筑一墩”,“筑墙浚壕,以渐修举”,仅在局地铲山、浚壕和筑墙。至成化十年(1474年)六月,才在宁夏巡抚徐廷璋和总兵官范瑾的主持下,初步完成河东墙全线工程。成化十五年(1479年),又自花马池至黄河岸,对旧墙加高加厚和小有改筑。弘治间,宁夏巡抚张祯叔、王珣,先后于墙外添挖“品”字形坑44000多眼,以防敌骑逼近边墙。后因“盐池北边墩墙颓败”,加之成化十四年(1478年)三月河套小王子部在花马池一带“拆墙攻墩”内犯,遂对此段边墙“急为修制”。到正德元年(1506年),有人曾提议改筑河东墙未果。旋三边总制杨一清又以定边营之石涝池至宁夏横城300里“旧筑边墙低薄,壕堑窄浅,墩堡稀疏,以致虏贼攻挖甚易”,请准重新“将旧墙帮筑高厚,壕堑挑浚深阔”。正德二年(1507年)二月巳动工,寻因杨因故“以疾乞退”,“养病归”,工程仅成40里而罢。至嘉靖七年(1528年)再兴工役。嘉靖十年(1531年),经三边总制王琼请准,“弃其所谓河东墙而改置”为西自黄河岸横城,东至花马池的名曰“深沟高垒”,全长360里。其原边墙兴武营以东段被弃之于外,而内收10里重筑新墙一道约54里。并在距花马池城北门外60步新边墙筑东关门和城楼。嘉靖十五年(1536年),对河东边墙再作加固和整修,深沟高垒更加完善。随之,曾废骑兵,仅以步兵沿新沟垒巡守之,谓为“摆边”。此后,先后于嘉靖末至隆庆初和万历中,数次拨专款,对河东边墙进行两次全面补修,并于河堰处改筑石墙,外以敌台,以御敌和防止黄河洪水冲刷。
西边墙:始筑于成化九年(1473年),起自中卫(今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黄河南岸芦沟堡(今甘肃靖远县与宁夏中卫县交界处),背跨黄河接镇关墩,再东而北向,逾胜金关,北连石空寺堡、广武营、玉泉营、镇北堡、红口儿各山口。从打硙口,至贺兰山扁沟与旧北长城相接。全线共分四大段:第一段,即河南段,又分芦沟堡至黄河岸边一段和南长滩至下河沿一段;第二段,为黑林至胜金关;第三段,由胜金关至赤木关,其中大坝堡边关至赤木关,亦称“边防西关墙”,自双山南起,至广武界止,又称“城西南墙”;第四段,从赤木关至红果儿沟,全线总长约千里。
西边墙系逐步、分段筑成。先于成化九年(1473年)在“靖虏连接宁夏黄河两岸各修筑厄塞,使虏不得渡河”。此后,宁夏巡抚贾俊又主持修筑“自双山南起至广武界止,长一百余里”边墙一道,再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对“永安墩至西沙嘴,旧墙低薄颓坏”处进行“改筑高厚”,以“保障地方”,此为黄河南岸段。嘉靖九年(1530年)以后,因西海蒙古部东迁内犯,次年由佥事督储官齐之鸾修筑北自赤木口、南至大坝堡边关,80余里,当年即被风沙、山洪湮没而废。嘉靖十九年(1540年),巡抚杨守礼、总兵官任杰又命副总兵陶希皋和佥事督粮官孟霦督修赤木关口关墙。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在此重新整修赤木口关墙。此为贺兰山诸口中最大之关墙,称为“边防西关门”。万历十四年(1586年),另修中段大佛寺西抵黄河处30余里土墙一道。天启初,再次对贺兰诸口和西边关墙进行一次加固维修。
北边墙:宁夏北边墙,包括“旧边”“新边”“陶乐长堤”和贺兰山口墙墩。先是成化十五年(1479年),于“沿河修筑边墙”。河东与东边墙横城相接,向北延至平虏城(今宁夏平罗县)北黑山营、镇远关黄河对岸,过河与黑山营会合。河西段称“红果子长城”,亦称“旧边”。河东段称“陶乐长堤”。至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应巡抚崔让请,又增筑贺兰山枣儿沟边墙1道、塞堡3座、墩台3座,北边关营渐渐弃守。嘉靖九年(1530年),因西海蒙古部东迁,屡犯宁夏,曾设修复北边关营和边墙。次年,由新任副使齐之鸾监督,于平虏城北15里,东自黄河岸边沙湖,西至贺兰山临山墩枣儿沟,利用原伍岔渠走向,挑挖为深沟高垒,临山筑石墙1道,下置暗门,东端临河处亦置暗门,是为宁夏北关门,全长40里。从此镇远关、黑山营弃而不守。嘉靖十七年至二十年(1538~1541年),又筑成平虏城西贺兰山大硙山口墙墩,亦称“新边”。
固原内边:宁夏明长城固原段,始筑于弘治十五年(1502年),完善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东自固原卫(今宁夏固原市)徐冰水,西至靖虏花儿岔(今甘肃靖远县境),全长600余里。因其位于河东边墙内侧,又称“固原内边”和“内墙”。
二、关隘
东边墙主要关隘有二:
长城关:又称“边防东关门”。是东边墙线上一座重要关门,也是宁夏、固原二镇和整个西北战区的战略中枢要隘。位于后卫花马池城外北侧60步(约百米)的长城线上。城墙低阔约30米,高约20米,砖砌。嘉靖九年(1530年),三边总制王琼修筑关门城楼1座。关楼高耸雄壮,边外大漠一览无余。关楼上悬“北门锁钥”“朔方天堑”“深沟高垒”“防胡大堑”等匾额。是历任总督“防秋”的第一指挥位置。关外设有“夷场”,是和平时期蒙汉人民商业交换的市场。
铁柱泉关:位于东边墙内侧90余里(今宁夏盐池县冯记汤乡境内)。此处有九泉,水质好、水量大,是敌我双方人畜饮水补给重地。嘉靖十五年(1536年),三边总制刘天和环水源地筑城,驻军守护“以绝套虏水草”。城为方形,周长4里,墙高厚3丈2尺。在干旱的长城一线防区内,水源地稀少,该城自然成为特殊的军事资源和战略要地。
西边墙主要关隘有三:
赤木关:又称“贺兰口”“三关口”。是宁夏镇的重防要隘。位于镇城西南80里贺兰山深处,是贺兰山通往蒙古地界的最大山口,自古以来就是边防雄关。原有旧关,嘉靖十九年(1540年),宁夏巡抚杨守礼、宁夏总兵官任杰主持重修,筑三重关隘(头道、二道、三道)。头道关设于贺兰山东麓山口,关墙南北与西边墙连接;二道关居中,两侧高山峭壁,形势险峻,仅一线可通;三道关处于贺兰山西麓山口,关外即蒙古地界。
胜金关:谓见雄险胜过金堤和潼关,故名。是扼守西长城南端的一座要隘,位于今宁夏中卫、中宁的交界一处。弘治元年(1488年)参将韩玉修筑。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宁夏巡抚崔景荣重修。其上固山据险,其下倚水(黄河)为固,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www.xing528.com)
大硙口(亦称“打硙口”,今名“大武口”)是西长城北段的中心关隘,扼通往蒙古地界诸山口的重要通道。旧有三关。嘉靖十年(1531年),平虏新边修成后,此关弃为边外。嘉靖十九年(1540年),宁夏巡抚杨守礼重修。头关长28丈5尺,二关长31丈,三关(外关)长54丈,各依山势,半斩半砌,形成陡壁,易守难攻。
北边墙主要关隘有二:
镇远关:位于平虏所防区最北端,关内筑有黑山营,仓场皆备,左河右山,锁钥宁夏,形胜扼要,为蒙汉地界重要门户和军事据点。距平虏城(今宁夏平罗县城关)约40公里。正德初弃守,沦为“虏地”,从此宁北地区不得安宁。嘉靖间,右副都御史杨守礼担任宁夏巡抚时,有志恢复重修关隘营城。他在给朝廷报告中提出:“镇远关自不能守,柳门等墩自不能瞭,平虏之势遂至孤立。宁夏北境半为虏有。荀失平虏,则无宁夏;无宁夏则无平、固;无平、固则关中骚动,渐及于内地,患不可量矣。求久安计,先须修打硙口,为复镇远关之渐;次修镇远关,为复黑山营之渐。不然,是垣户不设,欲思堂寝之安,庸可得乎?”可惜国力不济,形势日艰,终明之世,镇远险关始终未能恢复。
镇北关:亦名“平虏关”。自从镇远关放弃以后,平虏城暴露于敌,屯守军民“不能安于牧艺”。嘉靖间,在三边总制刘天和与宁夏两任巡抚吴铠、杨守礼及总兵官任杰等人共同努力下,于北虏城北侧,西起贺兰山枣儿沟,东抵黄河西岸沙湖,修筑了25里长新边墙1道,另筑关门2座,东曰“平虏”,中曰“镇北”,距平虏城约10里。墙内东西各修1堡,驻军防守。
固原内边主要关隘有:
下马关:亦名“下马房”,位于东边墙与固原内边交会处,距固原近百里,原无人居。明代“防秋”时,三边总制要从固原总制府移驻花马池前线坐镇指挥三军,将帅们每年都要选择居中地方下马休息、过夜,于是早先在此处建有一些简陋的房屋作为“防秋”官员的落脚之所,久之人们称此地为“下马房”。弘治十五年(1502年),三边总制秦纮修筑固原内边,下马关城为内边要隘。每年“防秋”时固原总兵官移师驻守,作为后援。嘉靖五年(1526年),三边总制王宪始在此筑城,名为“下马关城”。城内土外砖,周长5里7分,墙高阔各3丈5尺。驻守备守城。万历二十年(1592年),增兵改以参将驻守。关城“东北扼庆(阳)宁(夏)咽喉,南连巩(昌)固(原)肘腋,是固原镇的屏障”。清代曾是新设立的平远县(今宁夏同心县)的县城。
西安州、干盐池城:西安州位于今宁夏海原县西安乡南约4里处,东距今宁夏海原县城30里。宋代建城,元符二年(1099年)陷于西夏,改名为“南牟会”。明嘉靖修复,成化四年(1468年)满俊叛乱。次年,总督陕西军务项忠为加强固原地区治安,在古城设立西安州守御千户所,调1000兵驻守。城为土筑,周长5里6分,墙高阔各3丈2尺,城中新修隔墙1道,分为南北2城。增筑南北2门瓮城,并改为砖墙。城外有护城壕环绕。干盐池城东距西安州城40里,开东、西2门,均筑瓮城,亦有护城壕。两城均为固原内边防线上的战略要隘。
红古城:是固原镇北部门户,宁夏、固原交界重关。明弘治间筑城,驻游击将军防守,为固原内边中段的防御重点。
三、烽燧
烽燧是修建在边防线最前沿,供传递敌情的一种军事设施,上古有之,应是长城的前身。其方法是筑台以声光报警,举火曰“烽”,施烟曰“燧”,土台曰“烽火台、烽火墩、烽堠、狼烟墩”。白天有警施烟,夜间燃火,逐墩依次传往军营,使后方官兵有所备。明代在宁夏、固原二镇临敌地区遍筑墩台,以作为长城、关堡防御的补充。据《明实录》记载,一般根据设防布局和地形需要,每三五里修筑1墩,十里1堡,百里1城,设官管理。每墩下方10丈,上方6丈,高1丈5尺。有的墩顶建土房1间,四墙留有箭眼,并以树枝遮护;有的墩台中空,攀梯上下。一般多为土筑,在紧要处和水边也有砖石砌成。守墩士兵称为墩军,每墩派3人守护,配射程600步、20斤以下佛朗机小铳一杆。后来因为敌军屡屡入侵,官方供给又不及时,墩军的生活保障和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便纷纷弃墩逃亡。成化年间,余子俊整顿边务时,曾命“每墩置墩院,墩军随带妻小”,实行家庭承包制,把守边、自防与垦荒、牧羊自救结合起来,才使墩军安下心来。
烽燧报警的方法在不同朝代、不同防区也不完全相同。据有关资料记载,明代成化年间规定:来敌百人左右,白天放1 烟1炮,夜间放1火1炮;500人为2烟(火)2炮;千人3烟(火)3炮;5000人4烟(火)4炮;万人5烟(火)5炮。另据《民国盐池县志》载,宁夏东边墙防线上烽燧报警方法是白日放烟,夜间举火(燃料中加硫黄、硝石助燃),同时鸣炮一响。若敌人不退,照前法每隔一个时辰再重复一次。如敌情解除,则日放空烟,夜举空火告之。所谓“空烟”“空火”就是只有烟火,不放炮。如果来犯敌人在三五十至百骑之内,日则加悬黄旗1面,夜间加悬灯笼1只;敌二三百至五百骑之内,日则加悬青旗1面,夜悬灯笼2只;敌六七百至千骑以上,日悬皮袄1件,夜悬灯笼3只;敌至万骑时,日悬青号带1,沤浓烟1堆,夜悬灯笼4只。
宁夏境内的烽火墩分为两大类,一类修建在长城本体上,今保存下来的战国秦长城一线,仍然依稀可见,一般每百米就有墩台1座,以后各代修筑的长城也大体为这种布局;另一类是修建在长城之外的交通要道沿线,一般每5里1墩。现在人们所能见到的烽火墩大多是明朝修建。据地方志记载,宁夏境内共有烽墩615座,分布于北部沿长城一线内侧和贺兰山东麓一带,大约筑墩488个;南部固原地区境内大约有127个。其中灵州至甘肃环县、庆阳的古灵州大道旁,每5里1墩,共有58墩,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至环县一线不属于交通干道,每20里1墩,共有34墩。这两条线所处地方由于干旱少雨,人烟稀少,大部分墩台至今基本上保存完好。墩台大多修筑在险要(沟口)或开阔(路口、要津)地方便于瞭望的制高点(山头)上。以上这些烽火墩星罗棋布于宁夏山川大地,构成了一道独特的边塞文化风景线,是今天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也是宁夏独具魅力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
四、贺兰山口
明季边患主要来自于青、甘至河套地区,贺兰山后是瓦剌、鞑靼各部驻牧和往来的重要地区,每当秋爽马壮季节,蒙古部往往内犯明界。他们或毁边墙,或由贺兰山各口闯边,所以贺兰山各口在军事防御方面的作用与重要性也不次于边墙、城堡和关隘。贺兰山大口一般都筑关墙、修堡寨、置烽墩瞭守,但是小口众多,防不胜防,给敌方许多可乘之机。
贺兰山主要口隘有:黄草坡口、野马川口、打硙口、阿武坡口、刺滩口(以上在今宁夏石嘴山市境内);归德口、大风口、小风口、汝箕口、大水口、小水口(以上在今宁夏平罗县境内);西番口、塔峡口、贺兰口、新开口、宿崽口、拜寺口(以上在今宁夏贺兰县境内);镇北口、水吉口、黄峡口、滚钟口、金塔口、赤木口(以上在今宁夏银川市境内);磨石口、独树儿口、干沟儿口、山嘴儿口(以上在今宁夏永宁县境内);双山北口、双山南口、灵武口、林泉口(以上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境内);哈剌木口、硖石口、黄沙口、观音口、大佛寺口(以上在今宁夏中宁县境内)。计36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