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影接受的仪式感
电影的放映,由于技术、放映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以及引导观众等方面的目的,有以下一些“仪式”在发挥作用,使置身于影院之中的观众生出强烈的仪式感。
(一)不易得性带来的仪式感。易得性是指观众接触到某种媒介的难易程度。与电视即取即得的便易不同,电影是在影院中放映的,欣赏电影必须付出一定“努力”:首先需要安排一段完全闲暇的时间,这时间还必须与电影院上映影片的时间相一致;其次需要穿戴整齐,不能像在自己家那样随便和不修边幅;第三,从自家到影院,需要乘坐一定的交通工具,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到达;之后还要通过买票、入场等过程;最后必须花费数分钟等待电影的正式开演。这些程序的一一履行,反复暗示观众:你正在进入一种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状态,某种类似参加仪式的状态。
(二)群体性接受带来的仪式感。看电影是一种群体行为,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临时组成一个集体,他们有观赏同一部电影的共同目标。为了不干扰其他人,电影院还制定了一系列行为规范,如不得吸烟,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来回走动,不得接听电话等等。所有这些,使观众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律意识,对观赏电影高度重视。观影群体一经形成,群体之间存在的心理场就会发生作用。处在群体中的个人,表面上互相之间是独立的和陌生的,但是事实上,群体的压力,会使每个个体既倾向于本人,又趋向于群体的共同目标,在心理上与整个群体联系在一起。于是,在群体范围内,会出现某种无形中的审美沟通,这种沟通会促使观众个体远离影院外的纷扰,与群体共同走入银幕世界。据说,曾有导演在电影上演时安排一个女演员在观众席里,一到需要的时候,这个女演员便哭泣起来。奇妙的是,这哭泣声犹如一个传染源,坐在女演员周围的观众不由得纷纷掏出手绢擦起眼泪来。(www.xing528.com)
(三)暗场带来的仪式感。电影利用的是光学成像原理,放映时通过放映机发射出的光束把图像还原到银幕上,这就需要保持影院环境的黑暗,观众因此处于隔绝(与现实)和隐秘状态。一些影院如首都剧场、北大百年讲堂等,为了在心理上提示观众对影片形成审美注意,还有意突出这种效果,在放映前都会响起钟声,然后灯光逐渐变暗。照明的灯光熄灭的刹那,黑暗关闭了生活中的现实,却打开了银幕中的现实,而且是观众眼前唯一的现实。电影院这种绝无仅有的空间效应,使观众的视觉重心不得不放到眼前反射着强光的巨大银幕上。视听觉内容作用于观众心理,形成心理重心和心理定势,并直接促使观众调动自己的想象力、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影片的欣赏中去。
(四)社交性带来的仪式感。观众对媒介系统有着依赖关系,电影是一种公共媒介,观众对电影的依赖主要是一种社会娱乐的依赖。看电影通常是偶尔的行为,据有关调查,个人年平均看电影不超过5次。观影更像一种特意准备的社会活动,就像人们常常与他人结伴出来参加公共社会活动一样,调查显示96%的人选择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共同参与一件事情,以及借助看电影活动增进彼此间的情感,是观众选择看电影时考虑的主要内容。比如,一位携妻带女前来看电影的严先生说,“基本上一月才来一次,主要不是为看电影,而是调节一下家庭气氛,增加一点生活情趣。”严太太补充道,“一家人观看同一部影片,感受同一种氛围,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12]这个时刻有超出任何个人获得的满足的意义,对于共同参与媒介行为的朋友、家人或其他人来说,内容是次要的。例如两个处于浪漫关系的恋人也会去看电影,因为电影更适合情侣看。对热恋中的情侣而言,一起看电影比一起看电视更浪漫、更富有情调。对他们来说,电影的美学价值并不像他们一起上电影院那样重要,看一场糟糕的电影与看一场好看的电影在仪式上一样令人满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