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的都是因为太聪明
聪明是好事,但“太聪明”往往坏事。所谓“太聪明”是指不顾场合滥用自己的智慧,甚至不惜算计他人,伤害他人。“太聪明”的人终将受到社会法则的惩罚。这也就有了人们常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是对一个人的夸赞,不过,人们在生活工作中还是实诚一些好,有时聪明反被聪明误。如今有的学校专门为学生测试智商,被测出智商高的学生和家长兴高采烈,认为科学家、艺术家的桂冠指日可待了;那些被测出智商不高的学生则泄气了。智商高固然好,但智商不高不等于愚蠢,等到人真正走入社会,做蠢事的常常是太聪明的人。
清朝有个读书人叫乔世荣,其貌不扬,但是却精通诗书,颇有才干。他于某年大考及第,到吏部候职时,因无余银“上贡”,所以坐了好久的冷板凳才被任命为一个七品县令。在走马上任的途中,乔世荣碰到一老一少二人在激烈争吵。一问之下才知道,老者拾获钱袋,在原地等候遗失者前来认领;而遗失钱袋的年轻人,找到钱袋后反而一口咬定钱袋原装有50两银子,而不是现在的10两银子。围观的民众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老者昧银,有的认为年轻人耍赖。乔县令走上前去亮明身份,先向老者问话:“你捡到这钱袋,有没有离开原地?”老者答:“没有”。乔县令又问:“可有人见证?”一部分围观民众纷纷愿替老者作证。乔县令于是胸有成竹地说:“这就对了,老者捡到的钱袋,是装10两银子,那就不是年轻人的装有50两银子的钱袋。这位老者,你拾金不昧,本县判将钱袋赏你。这位年轻人,你的50两银子的钱袋,还是自己再到别的地方找一找吧。”在人们的讥笑声中,年轻人只好自认倒霉,灰溜溜地走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失败不是因为人们太傻,而恰恰是太精明所致。对于这个论断,哈佛大学巴罗教授在研究囚徒困境的过程中,也有一个很接近生活的模型。
两个旅行者从一个出产细瓷花瓶的地方回来,都买了花瓶。可是提取行李的时候,发现花瓶被摔坏了。于是,他们向航空公司索赔。航空公司知道花瓶的价格总在八九十元上下浮动,但是不知道两位旅客买的确切价格是多少。于是,航空公司请两位旅客在100元以内自己写下花瓶的价格。如果两人写的一样,航空公司将认为他们讲的是真话,并按照他们写的数额赔偿;如果两人写的不一样,航空公司就论定写得低的旅客讲的是真话,并且按这个低的价格赔偿,但是对讲真话的旅客奖励2元钱,对讲假话的旅客罚款2元。
为了获取最大赔偿,甲乙两位旅客最好的策略就是都写100元,这样两人都能够获赔100元。
可是甲很聪明,他想:如果我少写l元变成99元,而乙会写100元,这样我将得到101元。何乐而不为?所以他准备写99元。可是乙更加聪明,他算计到甲要算计自己而写99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 ",于是他准备写98元。想不到甲又聪明一层,算计出乙要这样写98元来坑他,"来而不往非礼也",他准备写97元……
下象棋的时候,不是说要多“看”几步吗?看得越远,胜算越大。你多看两步,我比你更强多看三步,你多看四步,我比你更老谋深算多看五步。 在花瓶索赔的例子中,如果两个人都"彻底理性",都能看透十几步甚至几十步、上百步,那么上面那样"精明比赛"的结果,最后将落到什么田地?事实上,在彻底理性的假设之下,这个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是两位旅客都写0。(www.xing528.com)
对于这个演进了的囚徒困境,巴罗教授称之为"旅行者困境"。一方面,它启示人们在为私利考虑的时候不要太精明,因为精明不等于高明,太精明往往会坏事;另一方面,它对于理性行为假设的适用性也提出了警告。人们在为私利考虑的时候不要太精明,因为精明不等于高明,太精明往往会坏事,在我们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其实这样的故事很多……
有许多刚开始工作的人,为了能让别人注意自己,特别是希望自己的上司对自己印象深刻,于是常常创意独特,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表现出来,希望借此能吸引更多人的视线,不料“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而引来了别人对自己的非议。关于人际交往,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很多。不料,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些问题,越是聪明人,越是容易犯错。
有研究指出,在“囚徒困境”的情况下人们容易耍小聪明,复杂的规则并不比简单的规则做得更好。事实上,这些规则的共同问题是,使用一些复杂的方法来推断对方。而这些推断常常是错误的。一方面,对方经常用试探性的背叛来表明它不会被引诱而合作,更关键的,这些规则没有考虑到它自己的行为会引起对方的变化。对方对你的行为是有反应的,对方将把你的行为看作你是否回报合作的信号。因此,你自己的行为将会反射到你的身上。
离开大学校园步入工作岗位,给我的感触是:人真正走入社会,做蠢事的往往就是那些太聪明的人。
从古至今太聪明的人不胜枚举,举个人人皆熟的例子:《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可谓是个“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人,她聪明过分之处是用欺骗满足贪心,凡那些“太聪明”的人都不会跳出这个巢臼。再比如奸诈闻名于世的曹操,近代想当皇帝的袁世凯等等,他们都属于太聪明之列。袁世凯颇爱权术,且不说他阳奉阴违,使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杀,就说他在称帝问题上更是耍尽聪明。当时袁世凯蓄谋当皇帝已久,但害怕舆论谴责。于是有人为他伪造舆论。一天袁世凯看上海《时报》,某人前来拜访发现报纸与外界出版的《时报》不一样。原来袁世凯阅读的《时报》尽是拥护恢复帝制的,外面的《时报》是谴责帝制的。袁知道“真情”后十分震怒,此事传出后人们以为袁世凯并不热衷称帝,只是手下人的主张,殊不知是他本人玩的欺世把戏。
通常太聪明的人或是贪名或是贪利,总之贪心不离左右。这些人倘若当官,则是搞权术的高手,我想若是为民,肯定也是贪小利争便宜的能人。不过,我真的要奉劝那些“太聪明”的老兄们:有些时候万事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人不能太聪明了,过于聪明不一定是件好事,什么事都应该有个“度”,即“限度”。
人不聪明不会欺人欺世,人真聪明不敢欺人欺世,人太聪明则认为人可欺世也可欺,于是忘乎所以,把人、世玩弄于股掌之间,然而世事偏偏又不像这些“太聪明”者算计的那样,最终就像仰面唾天者,唾沫最后落在自己的脸上,这就是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