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币为什么最终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不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它有着存在的深层机制。这个深层机制就是信息不对称。是信息不对称导致了这种异常的逆向选择的形成。
明朝嘉靖时,朝廷为了维护铜币的地位,曾发行了一批高质量的铜币,结果却使得盗铸更甚。为什么呢?原来在市场上流通的一般铜币质量远低于这些新币,盗铸有重利可图,致罪者虽多,却无法禁绝。私铸者还往往磨取 官钱的铜屑以铸钱,使官钱也逐渐减轻,同私铸的劣币一样;而且新币会被人收拢,熔化然后按照一般的较低的质量标准重铸,从中获利。
可是另一方面,如果政府铸造的金属币质量过于低下的话,同样会鼓励民间私铸。明代在15世纪中取消了对金属货币的禁令,却没有手段来保障铜币的供给,这导致了大量伪钱占领了市场,并引发了前述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对于上述现象,从博弈论的角度可以得到一种全新的解读。我们可以利用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提出的著名的二手车市场模型。
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础是完全竞争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资源能够得到最优配置,并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然而现实中,完全满足上述假设的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二手车市场就是这样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阿克洛夫在1970年发表了名为《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的论文。在美国的俚语中,“柠檬”是“次品”或者“不中用产品”的意思。这篇研究次品市场的论文因为浅显先后被《美国经济评论》和《经济研究评论》两个杂志退稿,理由是数学味太少。然而它却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他本人也于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假设你刚刚来到一个城市,想要买一辆二手车,于是来到二手车市场上。
你和卖车的人之间对汽车质量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卖家知道所售汽车的真实质量;但是你只知道好车最少要卖6万元,而坏车最少要卖2万元。要想确切地辨认出二手车市场上汽车质量的好坏是困难的,最多只能通过外观、介绍及简单的现场试验等来获取有关汽车质量的信息。而从这些信息中很难准确判断出车的质量,因为车的真实质量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使用才能看出,但这在二手车市场上又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在把二手车买下来之前,并不知道哪辆汽车是高质量的,哪辆又是低质量的,而只知道二于车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www.xing528.com)
假定你的时间有限,或者缺少耐心,不愿反复讨价还价。你先开价,如果被卖家接受,就成交;否则,就拉倒。那么,你应该开价多少呢?开价6 万元显然是太高了,因为这不能保证你买到好车,如果你希望买到好车的话;而如果你希望买到坏车,开价2万元(或者稍微多一点),就肯定有人卖给你。
也就是说,所有典型的买家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出价4万元。结果是,二手车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降低,因为买家愿意支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在均衡的情况下,只有低质量的汽车成交。
这样一来,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卖家就会将他们的汽车撤出二手车市场,市场上只留下质量低的卖家。于是,高质量汽车被低质量汽车排挤到市场之外,市场上留下的只有低质量汽车。也就是说,高质量的汽车在竞争中失败,市场选择了低质量的汽车。演绎的最后结果是:市场成了破烂车的展览馆,极端的情况是一辆车都不成交。在这种情况下,不论买家是否愿意,他只能将质量较低的二手车开回家。
这违背了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选择法则。市场,或者价格机制并没有带来帕累托最优,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率。因为平常人们都是选择好的,而这里选择的却是差的,想买好车的人没有买到好车,想卖好车的人没有出售好车。所以这种现象又被称为逆向选择。
上面的这个例子尽管简单,但给出了逆向选择的基本含义:
第一,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的运行可能是无效率的。因为有买主愿出高价购买好车,市场——“看不见的手”并没有实现将好车从卖主子里转移到需要的买主于中。市场调节下供给和需求是总能在一定价位上满足买卖双方的意愿的理论失灵了。
第二,这种“市场失灵”具有“逆向选择”的特征,即市场上只剩下次品,也就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传统市场的竞争机制导出的结论是“良币驱逐劣币”或“优胜劣汰”;可是,信息不对称导出的是相反的结论“劣币驱逐良币”或“劣胜优汰”。
从上述分析还可以看出,产品的质量与价格有关,较高的价格诱导出较高的质量,较低的价格导致较低的质量。逆向选择使得市场上出现价格"决定"质量的现象。由于买者无法掌握产品质量的真实信息,这就为卖家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来降低成本从而争取低价格提供了可能,因而出现低价格导致低质量的现象。
我们可以知道,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逆向选择的根源。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中是普遍存在的最基本事实,因而二手车市场模型具有普遍经济学分析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