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经济学者对发展总部经济的几点建议
市场机制是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市场在公共服务、外部性等领域会出现失灵,这需要政府发挥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因此,在发展总部经济过程中,政府应该对自身的职能进行准确定位,政府发挥的作用只能是引导而非主导,政府要做的是作好企业竞技的“裁判员”,而非“运动员”,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场经济正常运行需要政府为企业自由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充分的制度保证,使企业在公平的环境中自由竞争,因此,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对于总部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完善GDP统计、税收上缴政策,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必要政策支持
在我国发展总部经济过程中,企业总部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很容易引起区域之间的争夺。不可否认,这种争夺是市场条件下不同利益主体的正常表现,限定在一定程度内是有益的;但是,从发展总部经济的全局来看,过分的争夺容易造成稀缺经济资源的浪费和经济利益的流失。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影响,国家应进一步完善GDP统计、税收上缴等制度,避免区域对总部资源的争夺造成的不良影响,实现总部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配置。
(三)以总部经济理论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实现区域产业和功能的合理分工(www.xing528.com)
按照总部经济的发展思路,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将实现总部所在区域、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共赢”的局面。在总部经济模式下,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而形成产业链,总部在中心城市聚集,周边形成制造加工集群,进而将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把各自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实现双赢,变水平恶性竞争为垂直价值链不同区段上的友好合作。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层面来看,总部经济的思路有助于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应走出争夺完整项目和企业的误区,根据区域资源优势,主动做产业的制造配套和生产加工,“心甘情愿”地让企业将总部功能布局在东部地区,使企业取得东部与西部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然后经过较长期持续的积累和发展,逐步完善发展环境,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实现共同发展。从对总部资源的争夺看,不同城市应该根据各自的产业比较优势,吸引不同产业类型或者不同功能(管理功能、营运功能、研发功能等)的企业总部入驻,实现由过去单一的产业分工向产业分工和职能分工并重转变。
(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环境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各国企业之间竞争规则和平台的一致性。我国发展总部经济就必须站在全球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高度,为各跨国公司总部实施其全球竞争与发展战略提供一个统一公平的法律环境,这与WTO规则对我国的要求是一致的。同时也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与国际企业的对接,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要尽可能在政策、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与国际接轨,对违背WTO规则或与国际惯例存在较大冲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修改和完善。例如逐步取消关税贸易壁垒、取消对外资准入领域的限制,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在本地含量、出口比例、外汇平衡和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强制性要求等。
(五)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软硬环境建设
发展总部经济,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优美的城市环境、浓厚的商业文化、开放的市场体系、发达的现代化服务业等等。在这些要素中,政府一般对硬环境建设都很重视,却容易忽视发展总部经济的软环境建设,结果还是很难吸引企业总部入驻,因此,在发展总部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软、硬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形成完善的、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和信息交流通道;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人才、科研资源的培育和法律制度的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