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反叛型的思维规律
反叛型设计思想往往指向与传统截然相反的方向,有显著的反传统性。反叛型设计思想是认识论上的突变和跳跃,同时,反叛型设计思想又有独特的新颖性。在司空见惯的大量传统设计面前,与之截然不同的新设计一旦出现,无疑是鹤立鸡群,引人注目。例如,“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促使服装款式发生急剧的变化,贵族阶层多年来华丽、夸张、富裕、丰饶的服饰,几乎一夜间为引发革命的平民百姓所唾弃,代之而起的是新的与其时代相配的简朴服装,促使注重自由与平等的平民社会漠视权势,确认了自然朴素之美的价值。如果说,继承至改良是缓慢的进化,那么,反叛则是爆发式的革命。在1923年包豪斯的作品展览会上,最为人乐道的展览品之一,是一所完全以包豪斯的设计建成的示范住宅。室内厨房废除了房屋中间装设一张大工作台及另设操作室的传统形式,而代以沿墙设置更具效率的柜台式工作台,上下都有储藏柜。今天,所有现代厨房,实际上都采用这种‘革命性’的设计。”[3]
反叛型设计思想的副作用是结果不稳定,有可能立即成功,也有可能产生失败的冒险:一方面由于外来的压力,保守思想的抑制,使得新的设计思想饱受磨难,以至出现起伏不定的现象;另一方面,自身的不成熟,由于完全没有先例,结果不可预测,所以带有冒险性。如包豪斯时期,第一个使用玻璃幕墙的建筑师曾遭失败,因为室内像暖房一样的高温,使人无法居住。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良,使用内墙隔热以后,玻璃幕墙的建筑才真正融美观与实用为一体。这是经得住失败最终走向成功的案例。
在广告设计中,对反叛型的思维规律的运用主要是敢于超越规则,超越规则是指改变一贯作法,不为已知经验和成规所束缚,产生新的创意。美国创造心理学家D·N·柏金斯曾举过一个例子,一般人切苹果都是通过“南北极”纵切的,但他的儿子却沿着“赤道”横切,结果发现苹果中间有一颗五角的星形图案。这是孩子不知切苹果的“规矩”而无意发现的。
通常人们做事很容易产生“思维定势”,也就是常说的“习惯”,有了定势,思维就难以突破,人有永不满足的心理,但人常为习惯所困扰。克服心理定势的反向思维,是突破常规的开拓性思维,它能排除定势的干扰,使思维另辟蹊径。如在美术史中,往往一种风格的出现是对前一种风格的反叛或超越: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是对于古典艺术的反叛,开拓了新的艺术形式;现代艺术将反叛演绎得更甚,当杜桑将抽水马桶放在美术展览厅命名为“泉”时,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概念,书写了美术史上一段不朽的篇章。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琪罗认为,真正的艺术大师具有超越规则的本能和神力。黄宾虹认为:“法从理中来,理从造化变化中来。”超越规则的前提在于接近自然规则,超越规则是伟大创意的起点,艺术总是在不断超越中向前。中国民间艺人常讲:艺术无正经,只是图新鲜。艺术永远在变动中,图新求变是艺术永恒的生命力之所在。
超越规则的思维规律是创造性思维的典型特征,创造性的思维带来创造性的作品。超越规则的思维规律主要表现为: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活跃的灵感和新颖的表述等。它对于设计的结果有极大影响。(www.xing528.com)
但是,有一点要特别注意:想要超越规则必须是在了解规则的基础之上,否则就谈不上超越。我们类比大量的设计作品发现,以模仿型、继承型、反叛型三种思维规律并存,对于设计创意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在这三种思维规律中看似反叛型思维最具创造性,其余两种似乎是保守,但实然模仿型思维和继承型思维是反叛型思维必要的基础和起点。这三种思维规律是先有规则而后超越规则的典型过程。但以上三种设计思维形式的结构并没有高低之分,而是互相联系、互为渗透。
【注释】
[1]苗杰主编:《现代广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诸葛铠著:《图案设计原理》,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3]诸葛铠著:《图案设计原理》,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