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七雨巷那把桐油伞,如今撑开谁家的天:四川泸州桐油纸伞工艺

十七雨巷那把桐油伞,如今撑开谁家的天:四川泸州桐油纸伞工艺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七 雨巷那把桐油伞,如今撑开谁家的天——四川泸州桐油纸伞工艺在四川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乡的桐油纸伞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仍在用传统工艺生产桐油纸伞的作坊。据相关专家考实查证,泸州制伞业起源于明末清初四川泸州市江阳区的分水岭镇,这个小镇是国内最早的油纸伞生产制作发源地,距今已存在了400余年,其生产制作历史与泸州老窖相差无几。但这还仅是泸州油纸伞制作前的第一道工序。

十七雨巷那把桐油伞,如今撑开谁家的天:四川泸州桐油纸伞工艺

十七 雨巷那把桐油伞,如今撑开谁家的天——四川泸州纸伞工艺

在四川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乡的桐油纸伞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仍在用传统工艺生产桐油纸伞的作坊。以这里为中心,周边家家户户都在制作油纸伞,其技艺世代相传,至今仍有200多人能够参与油纸伞的制作。

历史上的四川泸州,不管区划如何变化,管辖时间最长的是泸县、合江、纳溪三地,而三地的中心点,正是这个建在山坡上的分水岭乡。分水岭向东北不远是长江,江对岸就是宋元战争名城神臂城遗址,是南宋泸州城所在地,沿江而上是今日的泸州城,往下是重庆;分水岭往南,沿合江尧坝古镇到赤水河沿河一线,则是大名鼎鼎的“夜郎古道”;分水岭向西,不远便进入纳溪,穿过南宋纯州城遗址,沿永宁河,便可踏上川滇驿道。

所谓油纸伞,指的是用竹篾做伞骨,厚纸糊成伞面,在伞的正反两面抹上一层亮黄色的桐油,晾干后,用五彩丝线穿面制成的手工伞。第一次听到“油纸伞”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它里里外外透着一种娟秀的书生气,心想,这把伞的主人如果不是满腹才情的文人墨客,那也一定是浪漫多情的才子佳人,似乎只有这类人才配得上这个典雅、朴实又不失精致的名字。古往今来,设计史告诉我们,生活物品的选择是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折射。但是当笔者第一次接触实物时,打动人的就不仅仅是它的名字了,更是它给予人的温暖和厚重。这种温暖的感觉源自它每一个手工的细节,源于它浑身上下的那种旧报纸式的暗黄色泽,以及它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总之,说不清楚,就是很喜欢它。

(一)泸州油纸伞的制作工艺

1882年的《泸县志》上对泸州油纸伞的生产和销售状况作过详细记载:“泸制(桐油)纸伞,颇为有名。城厢业此者二十余家,崇义分水岭亦多此业,而以分水岭所制为佳。近又有美美,工作益精巧。”­据相关专家考实查证,泸州制伞业起源于明末清初四川泸州市江阳区的分水岭镇,这个小镇是国内最早的油纸伞生产制作发源地,距今已存在了400余年,其生产制作历史与泸州老窖相差无几。泸州分水岭镇最初生产的油纸伞是品种和颜色单一的红色伞,其后才逐步发展到手工绘画伞,直至19世纪中叶产生了石印油纸伞。其生产范围才从分水岭逐步发展到泸州境内的蓝田、沙湾、弥陀和小市等地。明末清初到20世纪70年代,是油纸伞生产的鼎盛时期,仅分水岭从事油纸伞生产的匠人就多达1­000多人,产量的高峰期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至1958年间,泸县当时伞厂有60多家,整个泸县生产的油纸伞高达520万把,据县志的不完全记载,当时全国使用的各种红色雨具油纸伞中,平均三把中就有两把来自泸州,泸州的油纸伞可谓盛极一时,这段历史至今仍可以从伞厂大门那些破败的雕花中找到些许当年的痕迹来。

泸州油纸伞能在我国油纸伞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首先是它地理环境上的优势,其次是其复杂的制造工艺。这种看起来悠闲的生产工艺,看似散漫的工序,却十分复杂,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要经历选竹、削伞骨、组装伞骨、绕线、绘伞面、糊伞、收伞、定型、晒伞、装伞杆、装伞柄、上桐油、上光油、缠伞头、穿內线等多达一百道的繁琐工序,且油纸伞中的所有制作工序,哪怕是其中看似简单的工序,以及最细小的某个环节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是选料,据当地的工艺人说,伞架需选用蜀南竹海海拔800米、生长周期3年以上的优质向阳楠竹,才能做出柔韧性强、富于弹性、不易变形和折断的伞架出来。但这还仅是泸州油纸伞制作前的第一道工序。选好材后其次是制作伞的批子和衬子,批子和衬子的制作是否合乎规格,决定了伞骨的质量好坏。制伞的老师傅在伞上留下一条条横的竖的看似简单随意的画线,实际都是在为后面的工序做刻度和记号。竹子经过削割打磨后制成竹篾,竹篾经过刨槽加工后制成竹条,竹条拼接一起,按照老师傅之前画好的刻度,先对好横线,然后再找齐竖线,经过钻眼和穿线后,我们几乎看到了油纸伞的制作雏形——这个最最基本的结构保证了伞面最终合拢后的紧密状态。但这还仅仅只是第一个结构——批子的制作,接下来还有衬子的制作,衬子与批子的制作方式相差不大,但光是这两个结构的制作就有多达四十多道工序要完成。批子与衬子完成之后,便是伞的手柄、木顶和伞托的制作,这一部分结构需选用泸州当地的岩桐树和杉木树制作而成。但还远远不止这么简单,选好木料之后,由于岩桐树和杉木树的木料富含胶质,在干燥的时候会收缩,造成木头开裂。因此,为防止插接伞骨的时候木顶不开裂,需要将岩桐树和杉木树用水浸泡数日,使木头的胶质溶于水,这样木料晾干后就不会开裂了。制伞的师傅说,制作一把泸州油纸伞少则一周,多则半个月,制作时间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的好坏,天气好有太阳的话,木料晾干的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伞的手柄、木顶和伞托就容易完工;此外,还可以使伞面的桐油干得更快,反之,如果遇到阴雨天气,一把泸州油纸伞从制作到完工需要半个月甚至20天也很常见。

制成伞柄、木顶和伞托之后,便是伞杆的制作,伞杆是伞的主干,如何选择伞杆的材料将直接决定着油纸伞的寿命长短,泸州油纸伞在伞杆的选料上多使用产自四川宜宾的水竹,这是因为这种竹子竹身细长,柔韧性好,制成的伞杆不仅牢固可靠,且手感极好。

油纸伞中最小的部件是跳子,它是用来支撑几乎整个伞骨和伞面重量的一个零部件。它运用的是最简单的力学原理——靠竹子自身的韧性,借力反弹。完成这个部件的制作之后,意味着一把传统的泸州油纸伞的基本骨架材料都已准备齐全,接着便进入组装这一工序,组装对工匠的技术要求很高,同时这一工序也包含着极强的科学原理。相传鲁班的妻子云氏因担忧鲁班常年在外风餐露宿,风吹雨淋,因此模仿亭子的造型特征,制作出伞,有人说,伞是一座移动和缩小了的亭子,但是,在笔者看来,伞和亭子比起来,伞的制造工艺更为复杂,全由细小零部件组成的结构,要支撑起庞大的受力面,需要综合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

批子与衬子相互支撑构成伞骨,根据纸伞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均匀程度来安排批子和衬子的数量及位置,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批子对伞面起支撑的作用,相同的道理,批子的数量越多,相应的伞面支撑点就多,承受的力就大,反之则越少。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降落伞,最初就是根据油纸伞的这个原理发明出来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伞的国家,由亭子到伞,再到降落伞的发明,中国的民间工艺实在是伟大!

批子的数量还决定了一把油纸伞的工艺复杂性,批子的数量越多,相对应的衬子也就越多,后期穿线的难度也就越大,但穿出来的效果就会越好。将大辊子上的长线分缠到小辊子上这一工序被称为道线,这是为了方便后面的网伞。网伞和缠线完成之后,最后一道也是最为讲究的工序便是切纸。史书上记载,鲁班之妻云氏造伞后,劈竹为条,蒙以兽皮,收拢如棍,张开如盖,但是初期的伞大多以丝绸、羽毛等物料制作而成,造价昂贵,普通的老百姓和平民没办法买得起,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后,造伞的工匠以纸代昂贵的布帛,从而使得寻常百姓都能购买得起这样一把雨具。美观实用且能为人人享有,这是现代主义设计所坚持追求的原则,这在油纸伞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油纸伞的制伞宗师许桐森曾给弟子们定下一条纸伞标准:油纸伞要达到反复撑收3­000次不损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变形,顶五级大风行走不变形的要求。这就对纸张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几百年来,泸州油纸伞的制作工匠经过反复的实验,最终制作出一种以楮树皮为原料的手工皮纸,­这种皮纸要经过泡料、煮料、洗料、晒白、打料、捞纸、榨干、焙纸等几大步骤,最终制作出的皮纸质地细柔,富有轫性,吸油性强,非常适合制作油纸伞的伞面。《天工开物》就有记载:“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油纸伞的出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以单一的颜色来示人的,虽然中间也曾出现过一些能工巧匠对伞面作过一些改进,比如增加伞面的图案或花色,但都无法形成规模。直到19世纪初期石印艺术的传入,才真正促进了油纸伞伞面的图案和花色的大规模的改进。实际上,早在石版传入中国之前,就有人尝试过用印制年画的木板雕刻来给伞面制图,但是由于制版的工作量太大,效率又非常的低下,没有人工绘画来得快,因此最终人们放弃了这个尝试转而采用从德国传入中国的石印法绘制图案,它所依据的主要是石材吸墨且和油水不相容的原理。一块好的版面可以印制一千多张不同的图案,但石印也有其缺陷,那就是图案的色彩最多不能超过红、黑、绿、蓝四种颜色,此外,石板的表面必须在每天闲置的时候涂上一层酱油、松香、油胶,来保持版面的湿润。

印好花的图案之后,便可以开始糊伞了,糊伞是油纸伞的制作中最重要的几道工序之一。伞的纸面贴得是否干净漂亮主要取决于工匠们的巧手,纸和竹子的黏合时,胶水上得厚薄、均匀程度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最后伞的成型。从油纸伞的最初的制作过程到糊伞,似乎看到了几根竹子、几把木料在工匠们的手里完成了一个转身,油纸伞最终考究的不是原料的好与坏,制造工艺的精细与粗糙最终取决于工匠们的耐心和仔细程度。

进行到最后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不能忽略,那就是糊上桐油之后的纸伞需要晾干。晾伞是比较耗时的一道工序,需要使伞自然阴干而不能接受阳光的直射,这主要是因为阳光的直射会导致伞面的开裂,以及伞面图案及颜色的减弱,同时,这样被阴干的胶水,可以比较均匀地附着在伞纸上。晾干的过程当中,制伞的师傅还必须不断地用扎签插入伞面折叠的缝隙中,以防止粘了桐油的伞面互相粘连。待到自然晾干后,纸伞还需要再进入烤箱烘烤,以使纸伞能够更快地定型,达到收撑自然的效果。

油纸伞在类型上有“满穿”和“半穿”之分,所谓“满穿”,指的是上完桐油后的纸伞,将编好的五色丝线,按照顺序穿渡在伞骨之间,根据每一层的不同颜色和图案,穿渡不同的针法。一把完整的“满穿”油纸伞,需被穿成五层,至少过渡两千多针,工艺极为复杂,但更为美观、耐用。据说这种“满穿”的制造工艺是从四百年前朝廷的贡伞演变而来的,但如此复杂的工艺,主要是要给伞的衬子起到加固的作用。“半穿”则和“满穿”的制造手法基本相似,但其制造工艺更为简单。这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用途和工艺的复杂程度上。

一把传统的泸州油纸伞在制作过程中,所有的部件全都取材于自然,没有任何一块金属材料。而以反复熬制后的熟桐油糊于纸面的方法,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被用到了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当中,因此,我们不得不赞叹能工巧匠们的聪明与才智

(二)泸州油纸伞与江浙油纸伞的异同(www.xing528.com)

就目前我国比较知名的油纸伞的生产和销售区域而言,主要集中于两个地区,第一个是江浙苏杭地区,第二个是四川泸州地区。如果论名气,显然前者比后者更为有名。首先因为,苏杭作为我国江南水乡的代表,古镇、石板街、朦胧的烟雨,它所造就的独特环境,为江浙油纸伞的粉墨登场营造了诗意、典雅的韵味;其次,《白蛇传》中,白蛇与许仙在西湖断桥红油纸伞为媒,结下了一段大家耳熟能详,感人至深的佳缘,这也为江浙的油纸伞增色不少。同时,在报刊、网络等众多描写苏杭等地的江南文学、艺术作品中都离不开油纸伞的影子,特别是新月派诗人戴望舒的一首《雨巷》,更是让江浙的油纸伞走入了众多人的视线。但文学归文学,艺术归艺术,实际上,如果论传统制作工艺的精到和久远,四川泸州地区的油纸伞则远比江浙一带的油纸伞更胜一筹,更值得我们对其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两个油纸伞生产区域,苏杭利用其千年的丝绸工艺,为苏杭的丝绸工艺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朴实的泸州油纸伞则以其几百年来的桐油纸工艺,完整地保留传统生产方式,得到人们的青睐与肯定。

上/桐油伞支撑的结构,工序复杂。(余强 摄)

下左/四川泸州分水岭乡生产的桐油伞。(余强 摄)

下中/桐油伞的骨架制作。(余强 摄)

下右/桐油伞商铺。(余强 摄)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间,雨水丰富,竹子品种众多,柔韧性好,作为我国传统的造纸基地,泸州的百年深山楠竹和高山毛竹为油纸伞的制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原材料——竹与纸,同时泸州也是我国桐油的主要产地。因而泸州地区一直保留伞面为桐油纸的传统工艺,作为名副其实的油纸伞,泸州油纸伞一直保留着雨具的功能;而杭州借助当地丝绸业发达的优势,以丝绸代油纸做成伞面,伞面缺乏雨具功能,主要向舞蹈、装饰等工艺伞方向发展。近几年来,作为传统雨具的油纸伞一度受折叠伞、钢架伞的冲击,众多从事油纸伞生产的人纷纷改行从事现代雨伞的生产,促使杭州“天堂伞”等现代伞迅速发展起来,造成了杭州现今生产加工油纸伞的老艺人很少。而在泸州,虽然油纸伞也深受现代雨伞的冲击,但与泸州相邻的云、贵、川、渝等少数民族地区如苗族聚居区,其婚丧嫁娶的传统习俗仍旧离不开油纸伞,因此泸州的油纸伞虽然在其他地方失去了市场,但在西南少数民族当中依然有较好的销路。

与此同时,泸州地处西南内陆,和江浙沿海等地比较,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其传统的工艺能得以延续,除此之外,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泸州当地经济相对落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虽然从事油纸伞生产加工的工资待遇低,但在泸州本地易于形成产业化,而杭州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本来就少,人们不愿意从事油纸伞这类辛苦而待遇低的工作,因此形成产业化较难。就伞的制作过程而言,泸州油纸伞从选竹、印花、糊伞、上油到穿线等整个过程有数十道程序,每一道工序都需凭手工制作,这就要求制伞的民间艺人要有非常娴熟的技术,泸州的大街小巷众多老艺人世代以制伞为生,这为泸州油纸伞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工艺基础。

(三)油纸伞的吉祥寓意

作为传承了上百年的泸州油纸伞,它除了自身极为复杂、精致的手工艺为人们所称道之外,它还有着祥和美满的吉祥寓意,成为人们美满生活的理想图腾和象征,几百年来,深入人们的心中。

(1)“油纸”与“有子”谐音,寓意为多子、多福;伞的繁体字为“傘”,意为聚在一起的五个人,寓意为贵人庇护、五子登科、五福临门。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的婚嫁习俗中,按照不成文的规矩,订婚的男子一定要送女子一把红油纸伞,在结婚时,新娘新郎同撑这一把红伞,寓意为同甘共苦。

(2)经过反复熬制后糊于伞面的熟桐油,有祛风除湿,防水、防腐、防蛀之功效,被认为是驱邪之物,早期客家汉人常会在自家墙角或房梁上悬挂一把油纸伞用于驱邪镇宅。因此油纸伞还有镇宅驱邪,带在身边可保路途平安之寓意。除此之外,“油纸”谐音“游子”,因而古代的油纸伞亦称作“包袱伞”,意指出门在外远游的人,包袱中要带一把伞以保平安。《毛主席去安源》的画面中,描绘了当年毛主席去安源时,身无长物,随身只带了一把油纸伞。

(3)从泸州油纸伞的外形来看,伞面圆如月盘,寓示着美满和团圆;伞骨为竹,寓意着竹报平安、节节高升。“纵使千根骨,终归一点心”,古代的亲友之间互赠油纸伞,以表达同心同德、平安圆满。

(4)油纸伞的伞顶呈葫芦状,俗称“葫芦”,“葫芦”谐音“护禄”“福禄”,意喻祈求幸福与祥和。

(四)结语

“巧饰盘荷掩玉面,锦云华盖璋婵娟,三千世界多风雨,我独一方无­漏天。”

泸州油纸伞在这个地处西南的小镇,宁静而孤独地历经了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一代又一代的制伞师傅们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制作出一把把比钢筋铁骨的现代伞更富有人情味儿的油纸伞,但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变迁当中,泸州的油纸伞正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从许仙断桥借伞的传说到苗族、瑶族的定情信物,油纸伞在千年的文化中,都扮演着不可言说的重要角色,传承千年的文化,却在当今的现代文明中行将没落。也许,再过不了多久,我们这代人对于油纸伞的怀念,只能成为一种遥远的梦境,当人们开始怀念某件物品的时候,说明它已经淡出了视线。这朵折叠了无数空间,收放自如的“花朵”在岁月的风雨潇潇和江南的湿润水气中渐渐走远,唯独留下怀旧的人们在淅沥的细雨里追寻着它们远去的背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